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09-02-03)

作品数:29 被引量:272H指数:10
相关作者:程晓光于爱红王玲陈祥述张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密度
  • 8篇体层摄影
  • 8篇体层摄影术
  • 8篇X线
  • 7篇腰椎
  • 5篇定量CT测量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5篇成像
  • 4篇双能
  • 4篇肿瘤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X
  • 3篇脂肪
  • 3篇椎体
  • 3篇密度测定
  • 3篇密度测量
  • 3篇脊柱
  • 3篇骨密度测量

机构

  • 28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2篇武汉市普爱医...
  • 2篇北京石景山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积水潭医院

作者

  • 28篇程晓光
  • 9篇于爱红
  • 6篇王玲
  • 5篇陈祥述
  • 5篇张勇
  • 4篇宫丽华
  • 4篇赵海竹
  • 3篇程克斌
  • 3篇钱占华
  • 3篇张薇
  • 3篇王予生
  • 3篇徐黎
  • 3篇李佳录
  • 3篇张晶
  • 2篇彭俊红
  • 2篇李凯
  • 2篇翁磊
  • 2篇彭晓新
  • 2篇赵英威
  • 2篇顾翔

传媒

  • 8篇中国骨质疏松...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量CT与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腰椎各椎体间骨密度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探讨L2~L4椎体的骨密度变化趋势,并比较定量CT(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从多中心合作数据库中选择11443名志愿者数据进行L2~L4椎体骨密度(BMD)分析,其中11081名志愿者选用DXA检测椎体BMD值,男性2158名,女性8923名;362名志愿者选用QCT检测椎体中间松质骨BMD值,男性170名,女性192名,比较二者测量各腰椎BMD的差异。结果 DXA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F=74.450,P<0.05;女性:F=605.388,P<0.05),从L2~L4呈增加趋势;QCT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F=1.291,P>0.05;女性:F=1.653,P>0.05)。结论 QCT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
张昕王峻苏晋生史志伟程晓光
关键词:骨密度腰椎
定量CT与DXA测量近段股骨面积骨密度及T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定量CT(QCT)测量近段股骨面积骨密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对QCT和DXA近段股骨测量结果及T值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来自前瞻性城乡流病研究(PURE)项目的 103名女性和49名男性同一天进行髋关节QCT和DXA扫描。对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CTXA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为了减小QCT和DXA因体模不同造成的误差,用Mindways回归方程对QCT测量结果进行换算,并运用Bland-Altman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比较CTXA和DXA结果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QCT全髋关节(TH)与股骨颈(FN)的面积骨密度均低于DXA测量结果,分别为21.0%和17.8%。而QCT测量值用Mindways回归方程换算后,减小了与DXA测量结果的差异。FN及TH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CTXA测量误差分别为0.070和0.024 g/cm2及0.030和0.012 g/cm2,与DXA重复测量误差相近。经过Mindways校准方程换算后,Bland-Altman分析显示CTXA和DXA的TH的偏倚为-0.002(SD=0.05)g/cm2,而FN为-0.005(SD=0.06)g/cm2。CTXA测量女性近段股骨的T值与DXA的T值相关性很好,FN的R2=0.809,TH的R2=0.883。结论 CTXA测量的髋关节a BMD与DXA的测量的准确性相近,经过合适的调整,CTXA能够得出类似DXA的a BMD,对于老年女性其获得的全髋关节的T值与DXA结果相关性很好,从而能够用于诊断骨质疏松。
程克斌王玲王倩倩马毅民苏永彬张勇程晓光
关键词: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质疏松
多发性骨髓瘤脊柱病变临床及MRI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脊柱病变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全部病例经穿刺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其中男16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1.6岁。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本组正常型1例;局灶型9例,表现为多个脊椎或单个脊椎内大小、数目不等的病灶;弥漫型14例,表现为扫描范围内所有脊椎多发性弥漫异常信号;"椒盐型"8例,弥漫脊椎受累,T1WI、T2WI均表现为弥漫性斑点状高、等、低混杂信号。28例累及椎体及附件;15例形成椎旁软组织肿块。8例增强后患者,病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脊柱多发性骨髓瘤MR工具有一定的特点,对于临床以颈、胸、腰背痛就诊的中老年患者,应临床与MRI表现结合,进行综合诊断和鉴别诊断。
于爱红程克斌梁伟程晓光张晶顾翔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磁共振成像脊柱骨质疏松症
定量CT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重复性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研究采用定量CT骨密度(QCT)方法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重复性。方法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检查的30例(女15例,男15例)患者为测量对象,采用QCT分析软件中的"tissue composition"功能定量测量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的腹部脂肪面积(TAA)及腹内脂肪面积(VAA),两者相减得皮下脂肪面积(SAA)。由3名经过严格培训的放射医生独立进行测量,并记录每次TAA及VAA测量用时。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3名不同观察者测量间及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两次测量的重复性。结果 3名不同测量者及同一测量者前后两次测量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TAA及VAA的均值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3名测量者及同一测量者两次不同时间测量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TAA及VAA测量值之间高度一致(ICC>0.900)。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平均SAA/VAA比分别为1.14±0.58、1.46±0.81、2.00±1.08、2.23±1.04。使用该方法测量单层面TAA及VAA所需时间为3~6 min,平均约5 min。结论定量CT测量腹部脂肪具有准确、可重复及快速等特点。该方法在测量椎体骨密度的同时,可区域性、简单、直观的评价皮下及腹内脂肪分布。
王玲汪伟邓微姜繁徐杰赵海竹徐黎柏瑞欧陕兴嵇辉程晓光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腹部脂肪
定量CT测量的腹部脂肪分布与血脂和血糖的关系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和皮下脂肪面积(SFA)与血脂、血糖代谢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0年于我院行腰椎定量CT(QCT)检查患者277名,年龄范围14~90岁,中位年龄63岁。使用QCT脂肪测量软件测量脐水平层面VFA和SFA;同时获得患者静脉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BG)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了使正常组和异常组年龄匹配,取年龄40岁及以上病例(246例),根据TC、TG、HDL-C、LDL-C、FBG结果的正常、异常,将VFA和SFA数据分组进行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计算全部病例(277例)正常、异常组VFA和SFA值的95%可信区间,并做VFA和SFA与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TC、TG、HDL-C、LDL-C正常、异常组间VF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G正常、异常组间SFA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VFA与TG、TC、FBG的相关性(r=0.247,0.326,0.190)大于SFA(r=0.210,0.151,0.111)。结论血脂代谢正常、异常人群腹部脂肪面积不同,异常人群大于正常人群。VFA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更大,其中TG为最明显相关因素。根据血糖、血脂异常组脂肪面积的95%可信区间可知,本组研究中,高血脂患者的VFA大于140.3 cm2,SFA大于187.2 cm2;高血糖患者的VFA大于140.5 cm2。腹脂面积临界值的确定还有待做更大样本的测量。
娄路馨王玲李娜徐黎邓薇刘桐希赵兴山高兴军程晓光
关键词:腹内脂肪皮下脂肪代谢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相关椎体骨疾患的影像鉴别诊断被引量:8
2012年
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患,应用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椎体骨质疏松相似的发生在椎体的相关骨疾患,需要和椎体骨质疏松相鉴别,本文从临床影像学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方面对椎体病变与骨质疏松的鉴别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发生在椎体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与其他骨病变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
顾翔李佳录于爱红白荣杰程晓光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量CT测量近段股骨骨密度及骨皮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髋关节脆性骨折是最严重的脆性骨折,给老年人的行动、独立生活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不良影响,导致了老年人的病死率上升[1-2]。随着人口老龄化,髋关节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世界范围内髋关节骨折发生数量将从1990年的170万增加到2050年的630万[3]。髋关节发生脆性骨折主要因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
王玲马毅民程晓光
关键词:FEMUR
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461例行CT增强扫描的骨肿瘤和瘤样病变中筛选出408例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病变的患者。每例患者选择3个ROI,把增强后CT值均值和CT值增加值均值作为观测值。使用软件从408例中随机抽选30例,由2名医师分别测量,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2名医师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CT值测量方法的总体精密度。将142例骨巨细胞瘤按照对比剂分为碘海醇组(350mgI/ml)、碘普胺组(370mgI/ml)和碘比醇组(350mgI/ml),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2个观测值进行分析,同样将408例分为3组并进行分析。将408例患者按照病理诊断分为骨巨细胞瘤组和非骨巨细胞瘤组,利用ROC曲线分析获得骨巨细胞瘤的增强后CT值均值和增加值均值的诊断临界值以及诊断临界值各自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2名医师间测量增强后CT值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8,P〉0.05),CT值增加值均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682,P〉0.05),CT值测量的总体精密度为11.94%。3组对比剂间:142例骨巨细胞瘤增强后CT值均值3组分别为(126.41±27.13)、(128.90±23.12)、(127.61±23.02)HU,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P〉0.05),CT值增加值均值3组分别为(82.72±24.83)、(81.94±21.71)、(84.06±19.45)HU,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0.05,P〉0.05);408例病变增强后CT值均值3组分别为(99.15±36.44)、(107.08±39.28)、(105.75±31.17)HU,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5,P〉0.05),CT值增加值均值3组分别为(58.63±33.23)、(64.40±36.38)、(63.04±28.50)HU,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1.149,P〉0.05)。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的增强后CT值均值分别为(127.05±25.69)和(88.07±34.08)HU;骨巨�
孙伟杰苏永彬王玲过哲王继琛王予生赵海竹顾翔程晓光
关键词:成骨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脊柱定量CT重建参数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优化CT扫描协议,使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值更精确,辐射剂量更低。材料与方法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SP)与QCT校准体模一起进行不同毫安秒的CT螺旋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350mA,层厚1×16mm,床高73cm,扫描范围10cm,视野(FOV)40c,重建矩阵:512×512,重建间距0.8mm。记录CT扫描机上的辐射剂量乘积(DLP)。用标准算法(FC03)和骨算法(FC30)分两组重建欧洲脊柱体模影像,并进行BMD测量。结果 FC03组平均BMD值与毫安秒正相关(r=0.401,P<0.05);FC30组平均BMD值与毫安秒无相关性(r=0.216,P>0.05)。两组平均毫安秒与DLP呈正相关(r=0.999,P<0.01)。FC03组与FC30组平均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9,P<0.01)。FC03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20,P<0.01);FC30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6,P=0.616)。结论 QCT扫描重建参数对BMD值有影响。骨算法重建影像除去了影响BMD测量的因素,使测量准确率更高。在制订扫描协议时应充分考虑重建算法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使扫描参数保持恒定。
王予生过哲赵海竹王策张磊赵英威于爱红程晓光
关键词:骨密度
腰椎定量CT骨密度测量椎体内差异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受检者椎体内不同感兴趣区(ROI)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结果的差异,以提高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资料与方法对206例受检者进行腰椎检查(99例经GE64排螺旋CT扫描,107例经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获取扫描数据,通过Mindways QCT PRO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使用软件的3D测量模式进行测量,ROI分别放在每个椎体的上、中、下1/3部位,分别测量L1~L3椎体上、中、下3个部位松质骨骨密度(BMD)。结果 L1~L3椎体上、中、下平均BMD分别为(116.75±47.73)mg/cm3、(126.37±47.63)mg/cm3和(123.77±52.67)mg/cm3,椎体内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内各部分骨密度相差<8%。结论腰椎椎体内BMD存在区域性差异,QCT BMD测量时应选择相同的感兴趣区以减少误差,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影响较小。
李葆青孙金磊张祥王月卿王效丽程晓光陈祥述
关键词:骨密度腰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