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0447060)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韦叶生唐任光刘运广蓝景生李壮更多>>
相关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8篇基因
  • 5篇细胞
  • 5篇基因多态性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血清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血清水平
  • 3篇启动子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启动子多态性

机构

  • 11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1篇韦叶生
  • 8篇唐任光
  • 6篇刘运广
  • 4篇蓝景生
  • 3篇李壮
  • 2篇蓝艳
  • 2篇黄海玲
  • 2篇黄照河
  • 2篇黄赞松
  • 2篇梁丽艳
  • 2篇解继胜
  • 2篇常正义
  • 1篇龙显科
  • 1篇黄瑞雅
  • 1篇潘兴寿
  • 1篇袁锡华
  • 1篇覃羽华
  • 1篇蒙兰青
  • 1篇刘忠仁
  • 1篇潘小炎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869T/C、915G/C多态性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第1外显子+869T/C、+915G/C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18例食管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3.077倍(OR=3.077,95%CI:1.336~7.087),携带C等位基因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5.37±9.76)μg/Lvs(48.29±8.29)μg/L,P<0.05];而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唐任光韦叶生潘小炎
关键词:食管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患者sCD14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68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sCD14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sCD14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sCD14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sCD14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sCD14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sCD14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唐任光蓝艳袁锡华蓝景生韦叶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可溶性CD14炎症
CD14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基因启动子159C/T,260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析CD14基因型及血清CD14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46例冠心病患者及258名正常人对照组CD14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D14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14基因159C/T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14基因260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417倍(OR=1.417,95%CI:1.106~1.816),携带T等位基因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CD14基因启动子260C/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CD14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韦叶生刘运广唐任光蓝景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基因多态性
广西地区汉族人群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多态性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了解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8例汉族人的CD14基因型,并结合文献对不同种族间的CD1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广西汉族人群中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9%,54.3%和30.8%;等位基因C及T频率分别为42.1%和57.9%,CD14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德国人、挪威人、希腊人、捷克人、以色列人、意大利人比较,CD14基因多态性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广西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多态性,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韦叶生蓝艳刘运广唐任光梁丽艳
关键词:CD14基因基因多态性种族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第1外显子+869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TGF-β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24倍(OR=1.624,95%CI:1.134-2.324);携带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62.9±18.2)mmHg与(155.1±16.8)mmHg,P〈0.05]。结论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相关,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因收缩压的升高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唐任光韦叶生黄照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
CD14的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CD14基因启动子-159C/T、-260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AMI患者及130例正常对照组CD14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D14水平。结果AMI组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14基因-159C/T多态性在AMI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14基因-260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AMI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54倍(OR=1.654,95%CI:1.161~2.356),携带T等位基因的AMI患者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CD14基因启动子-260C/T多态性与AMI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AMI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CD14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AMI的发病风险。
刘忠仁刘运广韦叶生潘兴寿黄照河蒙兰青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CD14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血脂及血小板计数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634C/G多态性在广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血脂、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98例正常汉族人IL-6基因型,同时检测血小板数量及血脂水平。结果IL-6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血小板数量具有相关性,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78.75±49.32×109·L-1vs169.87±47.19×109·L-1,P<0.05),IL-6基因-634C/G多态性与血小板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广西汉族人群中存在IL-6基因-572C/G、-634C/G多态性;且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血小板数量具有相关性,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不携带者,这在血栓性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韦叶生刘运广李壮常正义覃羽华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血小板数量人IL-6
广西壮族与汉族人群IL-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在中国广西壮、汉两民族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5名壮族人和195名汉族人的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文献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在壮族人中CC、CT基因型分别为94.8%、5.2%;在汉族人中CC、CT基因型分别为93.3%、6.7%。两组IL-1β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比较,发现IL-1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IL-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在广西壮、汉两族分布无差异,但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分布有差异。
解继胜黄赞松韦叶生黄海玲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壮族汉族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4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5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IL-6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IL-6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可溶性IL-6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IL-6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韦叶生唐任光刘运广蓝景生李壮梁丽艳
关键词:冠心病白细胞介素-6血清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
白细胞介素-6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634C/G的多态性,探讨IL-6的基因型及其血清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45例健康对照者IL-6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的血清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572C/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的相对风险度增加1.740倍(OR=1.740,95%CI=1.135~2.668).携带G等位基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1).IL-6基因-634C/G多态性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韦叶生刘运广唐任光蓝景生李壮常正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基因型血清水平急性心肌梗死IL-6聚合酶链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