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11028)

作品数:13 被引量:158H指数:6
相关作者:严金明夏方舟程子腾张秋月李洋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新型城镇化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城镇化
  • 2篇低碳
  • 2篇地经
  • 2篇整治
  • 2篇中国经济
  • 2篇生态承载力
  • 2篇生态足迹
  • 2篇随机边界分析
  • 2篇土地经济
  • 2篇农村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技术效率
  • 1篇低碳经济
  • 1篇低碳循环
  • 1篇低碳循环经济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范式
  • 1篇循环经济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剑桥大学
  • 2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严金明
  • 8篇夏方舟
  • 2篇张秋月
  • 2篇程子腾
  • 1篇仝德
  • 1篇李洋宇
  • 1篇刘建生
  • 1篇陈昊
  • 1篇杨丹凤
  • 1篇高峰
  • 1篇徐一丹
  • 1篇沈悦

传媒

  • 4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土地经济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科技与企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城镇化下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柳州市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目的:对柳州市经济增长和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柳州市在新型城镇化理念下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根据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脱钩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柳州市生产生活中主要涉及的10种能源进行碳排放计算,分析1996年-2011年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与趋势。研究结果:柳州市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未实现脱钩,能源碳排放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且人均生态呈赤字水平。因此,柳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程子腾严金明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低碳经济
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以柳州市为例被引量:15
2016年
研究目的:探索柳州市在低碳循环经济导向下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方法。研究方法:通过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中的脱钩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定量分析2003~2012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2003~2012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碳排放未实现脱钩,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变化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建议:通过建立低碳循环经济导向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加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为柳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程子腾严金明高峰
关键词:低碳循环经济
基于山水视野约束的城镇立体空间开发潜力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目的:为了明晰城镇立体空间开发潜力,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摊大饼式"的外延拓张转向"错落有致"的立体扩展,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瓶颈、景观限制和发展矛盾,保障土地管理目标的实现,支撑宏观经济调控的效率改善,推动城市景观环境改善,引导城市均衡化发展。研究方法:DSSPM模型,潜力评价。研究结果:通过引入数字立体空间潜力模型(DSSPM),融合适宜性评价、经济需求分析和限制修正,构建了基于山水视野约束的立体空间开发评价模型与方法,并以广西柳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柳州市城镇立体空间开发3D潜力图。研究结论:通过笔者提出的模型能够直观、有效地摸清城市立体空间潜力,有利于指导和促进城镇立体空间有序合理开发,保证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夏方舟沈悦严金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评述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目的:梳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文献成果,以期为协调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土地产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试点地区土地制度创新经验等方面研究可为合适的制度优化路径选择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仅以土地配置效率为评判制度适宜性标准、多注重制度的静态描述等缺陷。研究结论:今后须注重基本国情与环境约束,以资源配置效率与权益保护作为评判制度适宜性的标准,加强对制度变迁动态性与路径的研究。
陈昊夏方舟严金明
关键词:土地制度农民权益
东莞市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东莞市33个镇街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通过横向比较东莞市生态足迹在区域间的差异,分析了东莞市各镇街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揭示了各镇街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生态压力,为东莞市在经济社会双转型中制定土地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张秋月严金明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可持续发展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差异化管理分区研究——以海南省沿海12个市县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是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工业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在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工业基础、市场潜力三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差异化评价标准和分区管理体系。并以海南省沿海市县为例,通过聚类分析划定了环境脆弱-低基础-中潜力区、环境安全-低基础-高潜力区、环境安全-中基础-中潜力区、环境敏感-高基础-低潜力区四类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分区类型,并提出差异化管理目标和策略,为因地制宜指导不同地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
袁玉玺马利仝德王艳梅
关键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东莞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从东莞城市化发展水平出发,借鉴加拿大著名生态学家威廉·里斯提出的"生态足迹"可持续性城市思想,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东莞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已经出现生态赤字,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东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即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机融入珠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建立城乡土地统一规划体系,创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方式;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开展存量建设用地挖潜。
张秋月严金明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土地整治的转型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现代意义的土地整治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中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仍然需要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土地整治模式进行转型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土地整治的整治对象、目标效益和路径模式,探讨中国土地整治与新型城镇化结合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整治的改进建议。本文认为针对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亟需加强土地整治战略顶层设计,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由战略定位、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统筹和战略保障等共同构成的多层级土地整治顶层战略体系,为促进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切实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提供支撑。
严金明夏方舟杨丹凤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整治
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随机边界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目的: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应用随机边界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影响,并应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随机边界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但引入土地要素后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有所降低(-0.09);(2)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平均技术效率较高(0.83),但仍具备一定潜力提升空间;(3)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技术效率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东中部地区土地利用技术效率普遍较高(0.73-0.94)且呈阶梯分布,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技术效率较低(0.20-0.38)。研究结论:土地宏观调控偏紧可能加剧了市场的摩擦对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应进一步明确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整土地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并针对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技术效率差异制定相应配套政策。
夏方舟严金明徐一丹
关键词:土地经济随机边界分析经济增长技术效率
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为补充并丰富国内对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型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重构模式探索治理路径的选择方向,提升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的实践绩效,该研究1)比较分析了不同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差异特点,区分识别了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3种典型模式:"拆迁型"、"建设型"和"保留型";2)在简要回顾2个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治理路径分析框架:"光谱-阶梯治理路径";3)针对不同重构模式选择了广西省柳州市3个典型案例对治理路径及绩效优劣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重构模式相对适宜于特定混合型重构治理路径,治理路径的选择应考虑主客观状况的匹配程度,充分体现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公共资源多中心治理。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只有注重政府推动、市场配置与农户构想的有机统一,并在治理路径中额外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监管,才能确保农民作为重构活动的主体地位,切实促进农村居民点重构的治理效果最优,充分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夏方舟严金明刘建生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