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3KJB310144)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 相关作者:邢淑华王艳姬怀雪夏安周刘晓玲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9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P600125抑制c-Jun的激活拮抗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应用JNK抑制剂SP600125研究转录因子c-Jun的激活对肾缺血/再灌注(I/R)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夹闭大鼠肾蒂缺血45 min后再灌注3 h的方法制备肾I/R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法分析转录因子c-Jun的激活变化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3h,p-c-Jun的免疫活性显著增强,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增加。SP600125明显抑制了p-c-Jun的免疫活性且明显减少肾I/R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肾I/R诱导的细胞凋亡与c-Jun的激活有关,SP600125能明显抑制转录因子c-Jun的激活,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
- 王艳夏安周姬怀雪邢淑华
- 关键词:C-JUNSP600125细胞凋亡
- 银杏叶提取物对肾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脉夹闭大鼠双侧肾蒂 4 5 m in、再灌注 2 4 h的方法制成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光、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改变 ;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 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 ;测定血浆肌酐、尿素氮 ,并观察肾功能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 ;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 ,组织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预防给药能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夏安周张召辉邢淑华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 银杏叶提取物抑制c-Jun激活拮抗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
- 2007年
-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Ginaton)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再灌注(I/R)组、药物(Ginaton)组,每组6只。采用双侧夹闭大鼠肾蒂缺血45 min后再灌注3 h的方法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分析转录因子c-Jun的激活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ham组磷酸化c-Jun的活性变化不明显,I/R组磷酸化c-Jun的免疫活性显著增强,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与Sham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金纳多明显抑制磷酸化c-Jun的免疫活性且减少了肾脏I/R诱导的细胞凋亡,与Sham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纳多抑制肾I/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保护肾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制c-Jun的激活有关。
- 王艳姬怀雪邢淑华
- 关键词:C-JUN银杏叶提取物细胞凋亡
- JNK激酶抑制剂抑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被引量:5
- 2008年
- 王艳夏安周姬怀雪邢淑华
-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肾缺血再灌注激酶抑制剂JNKI/R损伤缺血性肾损伤
- 金纳多对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Ginaton)注射液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夹闭大鼠肾蒂缺血45min后再灌注20min、3、24h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在预定时间点采用免疫印迹分析JNK及其底物c-Jun的激活和表达。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24h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多,肾脏病理改变明显。肾脏缺血/再灌注20min时,JN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3h,c-Jun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金纳多明显抑制了肾I/R诱导的JNK(vsI/R20min,P<0·05)和c-Jun(vsI/R3h,P<0·05)的磷酸化水平的增加。同时,金纳多明显减轻肾I/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vsI/R24h,P<0·05),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金纳多抑制肾I/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保护缺血性肾损伤的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JNK通路的激活实现的。
- 王艳姬怀雪邢淑华
- 关键词:JNKC-JUN细胞凋亡
- Percoll法分离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建立良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选用SD幼鼠的肾组织进行细胞培养,采用Percoi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肾小管后,选择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5%CO2、37℃孵箱进行细胞培养。利用传1代的细胞,制作细胞爬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进行鉴定。结果细胞生长4—5天后基本达到融合,细胞呈多边鹅卵石铺路样。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培养传1代后98%的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论用Pereoll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数量多,均一性生长较好,可重复性操作较好。为体外研究接近组织原位RTECs细胞功能和特征及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可行性和可能性。
- 刘晓玲邢淑华
- 关键词: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培养离心法
- SB203580对缺氧/复氧损伤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2008年
- 目的研究SB203580(吡啶咪唑类抗炎药)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取第2代细胞实验;共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细胞;模型组,细胞缺氧1 h后,复氧6、12、24、48 h培养;SB203580预处理组,在缺氧损伤前1 h,用不同剂量SB203580(0.2、2、20μmol·L^(-1))预处理细胞,尔后进行缺氧/复氧损伤处理,各细胞用Hoechst 33258、Tunnel染色、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缺氧/复氧后细胞凋亡及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后,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且细胞内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应用SB203580预处理细胞,可显著降低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内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SB203580通过抑制p38MAPK的活性,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 刘晓玲邢淑华
- 关键词:SB203580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