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11060)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双林赵青芳董贺平贺行良李兴更多>>
相关机构: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海底
  • 7篇海底沉积
  • 7篇海底沉积物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4篇盆地
  • 3篇油气
  • 3篇烃类
  • 3篇烃类气体
  • 3篇南黄海
  • 3篇南黄海盆地
  • 3篇南黄海中部
  • 3篇海盆
  • 3篇海盆地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球化学异常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酸解
  • 2篇碳同位素

机构

  • 9篇国土资源部
  • 8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长江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9篇李双林
  • 8篇赵青芳
  • 6篇董贺平
  • 3篇贺行良
  • 2篇陈立雷
  • 2篇王建强
  • 2篇张培玉
  • 2篇李兴
  • 1篇张生银
  • 1篇王蛟
  • 1篇龚建明
  • 1篇肖国林
  • 1篇冉涛
  • 1篇张念礼
  • 1篇程日辉

传媒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山东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油气微生物好氧降解轻烃模拟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选取海洋油气田附近的沉积物,在好氧条件下,成功富集培养得到不同菌落形态的轻烃降解菌,并利用其模拟轻烃的生物降解,探讨了油气微生物对C1~c5轻烃组分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富集轻烃降解菌对各轻烃组分产生明显的降解作用,培养基的溶解作用和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均可被忽略。C1-C5,轻烃的生物降解曲线呈明显的反“s”型,但微生物对不同轻烃的降解作用具有选择性:碳数越少的轻烃组分越容易发生生物降解,正构烷烃较碳数相同的异构烷烃更容易发生生物降解。
陈立雷李双林赵青芳贺行良张培玉
关键词:轻烃海洋沉积物生物降解作用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类气体地球化学异常与深部油气属性被引量:3
2014年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甲烷和酸解烃乙烷异常分布显示相同的特征,在西部存在1个高异常区,东部存在1个低异常区。酸解烃类气体的C1/(C2+C3)—δ13C1相关图显示酸解烃类气体属于热成因类型。烃类气体的C1—C2交会图和C1/(C2+C3)—C2/(C3+C4)交会图指示异常区的深部油气属性属于"油气并存"区和"干气"区,其中西部异常区以"油气并存"为主,东部异常区以"干气"为主。
李双林冉涛董贺平王建强赵青芳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烃类气体碳同位素
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烃类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被引量:2
2013年
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顶空烃类气体以顶空甲烷(WC1)为主,除去3个WC1特高值样品后,余下样品WC1总体体积分数偏低并显示单峰分布,峰值为19.46μl/L。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甲烷(AC1)、乙烷(AC2)和丙烷(AC3)的频率分布图揭示了其频率分布特征。AC1频率分布显示明显的双峰特征,一个峰值为160μl/kg,另一个峰值为650μl/kg,而AC2和AC3频率分布显示单峰分布特征,峰值分别为3.5μl/kg和1.8μl/kg。AC1与重烃气体AC2+之间显示弱的正相关,而重烃气体AC2和AC3之间则显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AC1与重烃气体AC2和AC3具有不同演化特征。海底沉积物烃类气体组合、湿度比、乙烷/乙烯比值,以及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指示,顶空烃类气体属于典型生物成因类型,而酸解烃类气体则属于热成因类型。顶空烃类气体的高值区与海底浅层气的分布区对应,而酸解烃类气体的异常区则主要受构造控制,可能代表了深部油气沿构造交接部位向海底表面渗漏的产物,预示着在南黄海中部区,特别是酸解烃类气体异常区的深部可能有油气存在。
李双林李兴董贺平赵青芳
关键词: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烃类气体
轻烃在海洋沉积物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模拟海洋微环境,向脱气的海洋沉积物中注入已知浓度的轻烃混合标准气体,探究轻烃在海洋沉积物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溶解和吸附作用使各轻烃组分发生显著的变化,且引起低碳原子数轻烃的变化以溶解作用为主导,引起高碳原子数轻烃的变化以吸附作用为主导。同时,同碳数的烯烃较烷烃更容易被溶解,正构烷烃较异构烷烃更容易被吸附。解吸附实验表明,热解吸可以起到解吸附的作用,且溶解态轻烃相对于吸附态轻烃更容易被解吸。
陈立雷贺行良赵青芳张培玉李双林
关键词:油气轻烃海洋沉积物
南黄海北部海底沉积物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判识被引量:1
2014年
对南黄海北部48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沉积有机质中的饱和烃组分进行了色谱定量、色谱—质谱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沉积有机质受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在饱和烃色谱图中出现不同程度的UCM鼓包,峰型为双峰型,奇偶碳优势明显,且长链烃奇数碳优势更加显著;石油烃参数Pr/nC17和Ph/nC18比值较高;甾、萜烷成熟度生物标志物参数均显示了有机质进入生烃的热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认为,南黄海北部海底沉积物受双源控制,以陆源输入为主,有机质保存条件好,成熟度较高,推测可能有外源烃的污染。
赵青芳何伟董贺平李双林
关键词:饱和烃生物标志物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及其邻区海底沉积物酸解烃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2016年
为查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及其邻区海底沉积物酸解烃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因类型,并探讨异常区与深部油气的关系以及构造对异常区分布的影响,对研究区100个站位进行了地球化学柱状样取样,获得100组酸解烃和52组酸解烃碳同位素数据。结果表明,各站位酸解烃含量均具有甲烷(AC_1)>乙烷(AC_2)>丙烷(AC_3)>丁烷(AC_4)>戊烷(AC_5)的特点,饱和烃指标之间决定系数达0.7以上,表明这些组分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对数据的分析表明,研究区烃类气体的成因类型总体上属于热成因,微生物对饱和烃的贡献有限。根据计算得出的异常下限圈定了4个AC_1和4个AC_2异常区。C_1/(C_2+C_3)-C_2/(C_3+C_4)图解表明,研究区深部油气属性应该为凝析气或油。从异常区与构造的吻合度来看,异常区的分布与断裂的展布关系密切,下一步应加强对AⅠ和AⅣ区域的研究。
张念礼李双林程日辉龚建明王建强
关键词:酸解烃歧口凹陷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歧口凹陷海底表层沉积物苯系物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分析渤海湾歧口凹陷99个站位的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苯系物特征,发现苯与其余苯系物指标之间呈现弱相关性,其余苯系物之间表现为中等程度相关至极强相关。苯系物的降解特点是导致苯系物相关性特征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及时对样品进行苯系物含量检测。分析该研究区的苯系物的分布特征,表明苯系物与现有油气藏具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构造对苯系物的分布具有导向性,苯系物的分布特征对油气藏具有非常好的指示意义。
周大泉
关键词:苯系物油气藏歧口凹陷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类气体及其碳同位素地球化学被引量:4
2012年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类气体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地球化学特征是识别烃类气体异常、成因类型和成熟度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酸解烃类气体组合与碳同位素组成同标准模式相比较表明,研究区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类气体不是来自表层现代海底沉积物生物成因气体,而是来自深部埋藏有机质,可能主要是海洋源岩受热形成的气体,具有少量陆源有机质的贡献。这些烃类气体可能代表了深部圈闭和源岩中烃类向上渗漏的产物。
李双林李兴赵青芳董贺平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烃类气体碳同位素
南黄海中部隆起区海底沉积物三维荧光特征及其油气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分析南黄海中部隆起及北部坳陷海域1.0~1.5m深度海底沉积物三维荧光特征,对油气渗漏类型及油气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区内共分析样品497件,主峰荧光强度介于56.8~1003.6之间,通过频率直方图法确定最大荧光强度标准化异常下限值为1.5,并据此识别出2个高置信度异常区及1个低置信度异常区。据w(T)/w(D)指标确定的异常范围与这3个异常区互为印证,说明异常区的划分较为可靠。研究区绝大多数样品主峰荧光强度出现在230nm、337.5~348nm的波长范围内,次峰强出现在248~260nm、357~361.5nm之间,表明沉积物中芳烃以萘系为主,次含量为菲和蒽及其衍生物,指示了原油信息。三维荧光主峰陡度K为0.21~0.94,生烃潜力指标R1介于1.44~8.05,由K-R标准图版判断异常区内有10个站位表现出异常属性,其中7个为凝析油,3个为轻质油。通过对比分析中部隆起和北部坳陷内烃源岩特征,表明该方法能部分地反映深部油气类型信息。
董贺平李双林肖国林赵青芳王蛟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南黄海盆地油气渗漏
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判识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南黄海中部海底表层沉积物饱和烃及生物标志物测试分析,研究了沉积物饱和烃及生物标志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物源判识。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系列有3种碳数分布模式:后峰型、双峰型和中间型。各地化指标说明沉积中有机质是混源输入的结果,以陆源高等植物贡献为主。沉积有机质是在海相缺氧的还原条件下沉积的。甾、萜烷中地质构型的化合物丰度高,反映了有机质低熟-成熟特征,推测研究区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受人文活动或工业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赵青芳李双林董贺平贺行良张生银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南黄海中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