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09081018)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永珍许并社刘旭光韩艳星刘红艳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碳微球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1篇修饰
  • 1篇碳材料
  • 1篇碳纳米材料
  • 1篇气相沉积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化
  • 1篇煤沥青
  • 1篇敏化
  • 1篇纳米材料
  • 1篇介孔
  • 1篇介孔分子筛
  • 1篇化学镀
  • 1篇化学气相
  • 1篇化学气相沉积
  • 1篇基线
  • 1篇发光

机构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刘旭光
  • 5篇许并社
  • 5篇杨永珍
  • 3篇韩艳星
  • 2篇刘光焕
  • 2篇刘红艳
  • 1篇李莎
  • 1篇金琳
  • 1篇刘伟峰

传媒

  • 2篇煤炭转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8-羟基喹啉锌/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流变相反应法制备了碳微球(CMSs)负载8-羟基喹啉锌(Znq2)的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Znq2/CMSs复合材料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Znq2以非共价键形式负载于直径均匀的CMSs(300~400 nm)表面,形成了一种Znq2/CMS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黄光(540 nm)区发光,有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
杨永珍韩艳星刘伟峰刘红艳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碳微球复合材料发光
碳微球的离子化表面修饰被引量:4
2010年
碳微球(CMSs)经HNO3和H2O2混酸处理后,与NaOH碱溶液进行离子化反应,考察离子化反应前后CMSs表面性质的差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的形貌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考察了产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结果表明,HNO3和H2O2混酸处理得到的CMSs-(COOH)n与NaOH溶液进行反应后,生成大量—COONa离子基团,形成了CMSs-(COONa)n,其表层出现沟壑,在水中的分散性明显改善,亲水性显著增强;然而,NaOH对未经酸处理的CMSs修饰效果欠佳,团聚现象依然严重;由于CMSs-(COONa)n强的离子性,很难在有机溶剂中分散。
杨永珍韩艳星李莎刘红艳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碳微球离子化修饰
煤沥青基线团状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和性能被引量:1
2010年
以煤沥青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在氢气和氩气气氛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由碳纳米管自组装的线团状碳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形貌、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高纯度的碳纳米管自组装的线团状碳材料,其直径约0.5μm,碳纳米管直径为20 nm^45 nm;另外,测试了该产物的铁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在±10 000 Oe范围内,具有较大的矫顽力值(446.13 Oe),呈明显的铁磁性;在2 GHz^18 GHz频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微波吸收性能,有望成为铁磁性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
刘光焕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煤沥青碳纳米管
以负载Fe的介孔分子筛为模板合成碳纳米管被引量:1
2010年
以负载Fe的介孔分子筛Fe/MCM-41和Fe/ABW分别为催化剂,乙炔为碳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对催化合成碳纳米管(CNTs)进行研究,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以及催化剂预处理对CNTs纯度和形貌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CNTs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0℃,两种不同的催化剂经H2还原后,催化生长出直径均匀(20nm~30nm)且晶化程度较好的CNTs.
刘光焕刘光焕杨永珍韩艳星许并社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化学气相沉积碳纳米管
碳微球负载钌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化学镀制备被引量:3
2010年
以碳微球(CMSs)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不同的氧化方法对CMSs进行表面改性,再利用SnCl2敏化溶液对改性CMSs进行敏化,最后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Ru纳米颗粒/碳微球(Ru/CMSs)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改性方法和敏化液用量对CMSs表面化学镀Ru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经400℃空气氧化改性后的CMSs制备出的Ru/CMSs样品纳米金属粒子均匀细小且加载率也较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0.5mol/L敏化液敏化处理制备的Ru/CMSs样品形貌最好,约15nm的钌纳米颗粒均匀地加载到碳微球表面。
金琳刘旭光杨永珍许并社
关键词:碳微球改性敏化化学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