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102-002-07)

作品数:7 被引量:110H指数:4
相关作者:许立蒋宝平陈叶香许波华王曼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淮阴工学院贵阳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缺血
  • 4篇心肌缺血
  • 3篇丹酚酸
  • 3篇丹酚酸B
  • 3篇缺血心肌
  • 3篇酚酸
  • 2篇蛋白
  • 2篇细胞
  • 1篇蛋白反应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血管
  • 1篇心肌血管新生
  • 1篇心肌组织
  • 1篇心衰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贵阳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许立
  • 4篇蒋宝平
  • 3篇陈叶香
  • 2篇王新宇
  • 2篇许波华
  • 2篇王曼
  • 1篇俞云
  • 1篇龙军
  • 1篇张雯
  • 1篇余黎
  • 1篇景怡
  • 1篇卞慧敏
  • 1篇喻斌
  • 1篇林超
  • 1篇黄磊
  • 1篇孙鑫
  • 1篇黄小玲
  • 1篇张建华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性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7年
内质网应激(ERS)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非动脉壁系统和动脉壁系统因素均密切相关。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作为ERS长期激活的标志,可导致细胞的病理状态及组织功能受损。已有大量研究表明As斑块内的细胞,尤其是易损斑块区域的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均表现有UPR被慢性激活。病理性的慢性ERS通过诱导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凋亡而促进坏死核形成,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影响易损斑块的形成与稳定性,有重要的促As效应。造成慢性ERS的应激源:氧化应激、氧化型胆固醇、细胞内高水平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等在As病程中表现明显,且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等促进As临床病程的因素中更为突出。近年研究已经部分揭示了ERS促As易损斑块形成的机制及体内的相关性,为ERS药物靶向性治疗途径提供了思路,但仍需大量深入的研究才能转化为具有临床意义的防治方法。
景怡蔡丹凤林超孙鑫卞慧敏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动脉粥样硬化未折叠蛋白反应内皮细胞
丹酚酸B保护大鼠缺血心肌与炎症小体NLRP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小体NLRP3(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相关蛋白的表达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al B低、中、高剂量组。Sal B各剂量组腹腔注射给予Sal B 5、10、15 mg·kg^(-1),模型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给药7 d;从d 5开始,皮下多点注射ISO(30 mg·kg^(-1)),连续2 d造模。末次造模24 h后观察Sal B对大鼠心电图、血清中心肌酶、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含量、心肌组织中炎症小体NLRP3相关蛋白表达及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Sal B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组织坏死和炎细胞浸润,明显降低心电图中T波值(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Sal B各剂量组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值、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值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值,Sal B中、高剂量组的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值及中剂量组的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Sal B中、高剂量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值明显升高(P<0.05,P<0.01);Sal B给药组的心脏组织中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Sal B具有抗ISO所致大鼠心肌缺血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小体NLRP3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有关。
王新宇王曼孙帅军陈叶香蒋宝平许立
关键词:丹酚酸BNLRP3异丙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1-Β心肌酶
丹酚酸B对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结扎大鼠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Sal B 1.6,3.2,6.4 mg.kg-1组,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10μg/只),并设立假手术组,每组10只,给药2周后,HE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V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结果:Sal B3.2,6.4 mg.kg-1组梗死面积(7.18±3.15)%,(5.74±2.02)%较模型组(14.84±5.40)%明显减小;Sal B能增加心肌组织中NO,NOS,VEGF含量;Sal B 3.2,6.4 mg.kg-1组心肌梗死边缘区MVC(28.6±5.86),(30.20±5.07)条,较模型组(15.60±4.62)条,明显增多。结论:Sal B可促进心肌缺血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与VEGF、NO释放增加有关。
陈衡霞许立许波华
关键词:丹酚酸B心肌缺血血管新生CD34
白藜芦醇改善阿霉素性心衰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阿霉素(doxorubicine,Dox)诱导大鼠慢性心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60只,通过使用剂量递增的方法(1,2,3 mg/kg)腹腔注射阿霉素,成功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将心衰大鼠随机分为地高辛(阳性药)和白藜芦醇组(浓度分别为25.0,12.5,6.25mg/kg),另设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各组均经过灌胃给药(20 ml/kg),给药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WST微板法和TBA法检测心脏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总巯基的含量。Masson染色明确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8-羟基脱氧鸟苷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SIR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25mg/kg浓度时明显改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降低8-羟基脱氧鸟苷大量表达,并且增加大鼠血流动力学LVSP、(+)dp/dtmax参数,增加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总巯基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显示白藜芦醇组剂量依赖性明显上调SIRT1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的氧化损伤,这种保护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来实现的。
黄磊许立张雯孙帅军陈叶香蒋宝平
关键词:白藜芦醇阿霉素心衰SIRT1
运用Micro-PET技术观察环维黄杨星D抗大鼠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应用Micro-PET扫描技术,观察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高辛阳性药组和环维黄杨星D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分别在建模后第1天和给药第7天尾静脉注射^(18 )FFDG显像剂,注射1h后,通过Micro-PET扫描,测量大鼠心肌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评价心肌活力,通过感兴趣区域(VOI)勾画评价大鼠心肌梗死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环维黄杨星D组SUV明显升高(P<0.05~0.01),心肌梗死率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借助于Micro-PET分子影响手段可在活体条件下评价环维黄杨星D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张建华许立蒋宝平龙军喻斌余黎俞云沈祥春
关键词:环维黄杨星D心肌缺血
丹酚酸B对大鼠缺血心肌组织溶酶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 B)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肌溶酶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和Sal B 12.8、6.4、3.2 mg/kg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ISO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连续给药7 d后,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组织蛋白酶D(Cat-D)的活性,心脏匀浆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Cat-D和溶酶体匀浆中Cat-D的活性;HE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心电图T波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Lamp-2、Cat-D的水平显著升高,心脏匀浆中NOS、NO、Cat-D含量升高,溶酶体匀浆中Cat-D含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多。Sal B 12.8、6.4 mg/kg组和丹参注射液组能够显著降低心电图T波升高值,降低血清lamp2、Cat-D和心脏匀浆中NOS、NO、Cat-D含量,升高心脏溶酶体匀浆Cat-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 Sal B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溶酶体的膜稳定性及水解酶的活性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孙帅军王新宇黄小玲陈叶香王曼蒋宝平许立
关键词:丹酚酸B心肌缺血溶酶体组织蛋白酶D
中药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3
2011年
目的:对中药抗心肌缺血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通过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检索了近5年来,中药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罗列出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部位。结果:通过整理发现中药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包括:降低心肌耗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钙超载、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的比值、促血管生成等方面。结论:现在中药能从不同方面,不同途径起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但目前研究都还只处于实验阶段,没有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在今后研究中要应用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
许波华许立
关键词:心肌缺血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