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07-620-003-03-06)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柴彦君黄丽刘晔袁家富熊又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氮素
  • 2篇冬小麦
  • 1篇氮效率
  • 1篇冬小麦品种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营养效率
  • 1篇生理差异
  • 1篇施氮
  • 1篇硝酸还原酶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利用效率
  • 1篇还原酶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徐祥玉
  • 3篇熊又升
  • 3篇袁家富
  • 3篇刘晔
  • 3篇黄丽
  • 3篇柴彦君
  • 2篇彭成林
  • 2篇赵书军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冬小麦品种氮效率及其生理差异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选育氮高效型品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近年来鄂北岗地主栽的5个冬小麦品种(鄂麦14、鄂麦18、鄂麦23、郑麦9023、洛麦1号),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及5个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冬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显著,洛麦1号(LM1)的氮效率高于其它品种。扬花后氮效率高的小麦品种,其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水平相对较高,并且产量也相对较高,氮分配到籽粒的效率较高。
柴彦君袁家富熊又升黄丽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刘晔
关键词:小麦硝酸还原酶叶绿素
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采用氮高效品种挖掘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就小麦对氮素高效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国内外有关小麦在氮素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与氮素变化状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柴彦君黄丽袁家富熊又升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刘晔
关键词:小麦氮素营养效率利用效率
施氮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累积和运转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在鄂北岗地以当地主栽的5个冬小麦品种‘鄂麦14’、‘鄂麦18’、‘鄂麦23’、‘郑麦9023’、和‘洛麦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裂区试验在不施氮(0 kg/hm2)和施氮(195 kg/hm2)条件下研究不同品种小麦氮素的累积、转移与分配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扬花期,不施氮处理叶片、茎鞘和穗部氮素累积量均为‘鄂麦14’最大,积累量分别达到14.2、16.6和10.8 kg/hm2;施氮后‘鄂麦23’的叶片氮素积累量最大(71.5 kg/hm2),‘鄂麦14’的茎鞘积累量最大(69.0 kg/hm2),‘鄂麦18’的穗部积累量最大(34.2 kg/hm2)。(2)成熟后不同部位氮素转移效率表现为叶片>穗>茎鞘,且叶、茎鞘、穗氮素转移效率存在品种差异;不同品种间氮肥效率差异显著,并以‘鄂麦23’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最高,而‘郑麦9023’的氮肥生理效率最高。(3)在氮胁迫条件下,扬花前‘鄂麦14’各器官氮素累积量、成熟期的氮素转移率及籽粒氮素累积量都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而在施氮条件下,冬小麦各器官氮素的累积、转移与分配因品种不同而异,‘鄂麦14’和‘鄂麦23’籽粒及植株氮素累积量都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研究发现,冬小麦氮素的累积、转移与分配受品种与氮素调控共同影响;施氮能显著提高各器官氮素的累积量,且提高的幅度因品种而异。
柴彦君熊又升黄丽袁家富徐祥玉刘晔
关键词:冬小麦氮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