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941)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高坤山柯才焕王克坚卢斌王文雄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胆碱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阳光紫外辐射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氧化碳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营养状态
  • 1篇鱼类
  • 1篇杂色鲍
  • 1篇藻类
  • 1篇植物
  • 1篇生物积累
  • 1篇双酚
  • 1篇四溴双酚
  • 1篇四溴双酚A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篇柯才焕
  • 2篇高坤山
  • 2篇王克坚
  • 1篇陈善文
  • 1篇薛明
  • 1篇林智勇
  • 1篇王文雄
  • 1篇卢斌
  • 1篇刘洁
  • 1篇张民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二氧化碳加富与阳光紫外辐射对球形棕囊藻的耦合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在含有和滤除紫外(UV)辐射(UVR,280-400 nm)的阳光条件下,向静止、恒温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充含390×10^-6和800×10^-6体积CO2的空气,以期探讨CO2浓度升高与阳光UV辐射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结果显示,该藻对CO2加富和UVR的响应与细胞密度密切相关。在细胞密度较低时,CO2加富导致生长和有效光化学效率分别下降了11.0%和10.7%,UVR对两者的抑制率分别达19.2%和41.7%。在细胞密度较高时,CO2加富和UVR的影响明显减小,UVR的存在甚至导致生长速率的增加。UVR降低了该藻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及光能利用效率,在周围空气下分别达14.1%和21.0%,CO2加富使其进一步下降,分别达8.2%和17.6%。细胞Chl a和Chl c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高CO2条件下显著增加(达4.6%,5.9%和5.2%);UVR导致类胡萝素含量升高(达4.3%)。结果表明,在阳光辐射下,CO2加富导致球形棕囊藻抵御强光及UVR胁迫能力下降,其对此的生化响应是增加具有保护作用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陈善文高坤山
关键词:二氧化碳紫外辐射球形棕囊藻
四溴双酚A对翡翠贻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影响
为研究四溴双酚A(TBBPA)对海洋生物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本文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分别暴露于1μg/L、10μg/L和100μg/L TBBPA1、4、7、14、21、28d后取样,分别以1-氯-2...
陈荣李珍珍刘辉
关键词:四溴双酚A翡翠贻贝
文献传递
低浓度镉、锌暴露对白氏文昌鱼的毒性累积及其几种重要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了镉、锌对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简称文昌鱼)的毒性累积效应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磷酸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了亚致死浓度镉、锌胁迫下文昌鱼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镉和锌对文昌鱼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60和2.26mg/L,相比之下锌对文昌鱼的毒性更大.实验采用理论上的镉、锌安全浓度(1/10 96hLC50)对文昌鱼进行7d的亚慢性暴露,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镉在文昌鱼体内呈线性增加,而锌的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文昌鱼对锌的调节能力大于镉.7d亚慢性毒性实验表明文昌鱼体内的AChE活性随着金属暴露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至第7天时镉和锌对AChE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65%和79%;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在金属暴露初期即达到极显著水平,随后稍有下降且镉对文昌鱼体内活性氧的诱导作用大于锌;SOD活性在暴露中期受到显著抑制,可能是由于体内过氧化程度过高抑制其活性,之后逐渐恢复.文昌鱼体内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镉或锌暴露的第1天被显著诱导,之后恢复至对照水平;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镉暴露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锌对ACP活性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很低浓度的镉、锌都会对文昌鱼的神经系统及抗氧化等防御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
卢斌柯才焕王文雄
关键词:文昌鱼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酶
NF-κB信号通路在鱼类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NF-κB(nuclear factorκB)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核转录因子。经不同刺激信号激活后,参与多种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对鱼类先天性免疫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鱼类NF-κB的结构、功能及其信号传导途径进行概述,并对NF-κB信号通路在鱼类先天性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杨冰贞张民王克坚
关键词:鱼类先天性免疫
海洋酸化正负效应:藻类的生理学响应被引量:34
2011年
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海洋酸化,使得海水pCO2、H+和HCO3-浓度增加,CO32-浓度下降,并导致CaCO3的饱和度下降.海水pCO2升高,促进某些藻类的光合作用与生长,特别是在光能不足的情况下,这种促进效应尤其明显.然而,海水酸性的增加导致钙化藻类钙化量下降,蒙受阳光UV辐射的损害增加,威胁其生存.即使非钙化藻类,如某些硅藻类和赤潮藻类,pCO2升高引起的海水酸性增加可降低其耐受高光胁迫的能力,加大光抑制,且增加其呼吸作用.因此,海洋酸化究竟会导致海洋光合固碳量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酸化与CO2浓度升高"双刃剑"效应的平衡,也就是取决于海洋酸化正、负效应的平衡.在不可逆转的海洋酸化进程中,藻类必然进行生理调节并适应酸化带来的海水化学胁迫,由此,遗传或进化方面的变化也会发生.海洋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量,依赖于藻类光合作用驱动的CO2生物泵,自然也依赖于海洋酸化的正、负效应.
高坤山
关键词:CO2海洋酸化浮游植物藻类
不同浓度苯并(a)芘对杂色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阐释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的毒性效应,以0.02、0.04和0.08 mg/dm33个质量浓度的B(a)P对杂色鲍进行水体暴露胁迫,7d后检测肌肉、外套膜、鳃、性腺、肾和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显示:0.02 mg/dm3的B(a)P暴露对杂色鲍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不明显,而0.04、0.08 mg/dm3的B(a)P则显著抑制了SOD、CAT和GPx酶活性以及GSH含量,同时对GST酶活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实验还发现,不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对B(a)P胁迫的敏感性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鳃、肾脏和肝胰腺的敏感性响应明显高于肌肉和外套膜.上述结果表明,苯并(a)芘暴露对杂色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及组织差异性,杂色鲍的鳃、肾脏或者肝胰腺的抗氧化酶响应多环芳香烃胁迫的更敏感,可作为B(a)P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刘洁林智勇王克坚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杂色鲍苯并(A)芘抗氧化酶活性
不同营养状态下方斑东风螺的镉生物积累及毒性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室内模拟方式,研究了方斑东风螺在饥饿及摄食饵料分别为贻贝和沙蚕3种情况下暴露于水体镉(Cd2+,50μg·L-1)10周后的存活、生长、螺体Cd蓄积及有关毒性效应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饥饿与同时水体Cd暴露降低了方斑东风螺的成活率,且螺体糖原被最大程度动用,摄食有助于螺体抵抗Cd毒性;方斑东风螺肝胰脏DNA受损伤后在摄食状态下随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禁食使螺的DNA完整性降低且不能恢复;饥饿引起方斑东风螺体组织萎缩,并导致Cd蓄积与金属硫蛋白(MT)含量升高,摄食螺因体质量增加的稀释作用而具有较低的Cd蓄积与MT含量;摄食贻贝的方斑东风螺较摄食沙蚕有更快的生长率和更低的Cd浓度.表明饥饿加剧了Cd对方斑东风螺的毒性;不同饵料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并间接影响螺体Cd蓄积、MT诱导和糖原消耗.应用方斑东风螺等海洋腹足类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种时应考虑栖息地食物丰度和饵料类型等的影响.方斑东风螺高密度工厂化养殖中应注意合理投饵并定期监测海水Cd浓度.
薛明柯才焕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镉暴露生物积累金属硫蛋白DNA完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