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2036)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晓冬姚健林巍巍李奕陈雪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坐骨
  • 8篇坐骨神经
  • 5篇缺损
  • 4篇神经缺损
  • 3篇雪旺细胞
  • 3篇移植物
  • 3篇神经损伤
  • 3篇神经移植
  • 3篇神经再生
  • 3篇桥接
  • 3篇人工组织神经...
  • 3篇坐骨神经缺损
  • 3篇陈旧性损伤
  • 2篇蛋白
  • 2篇神经桥接
  • 2篇失神
  • 2篇失神经
  • 2篇施万细胞
  • 2篇周围神经

机构

  • 15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苏州卫生职业...
  • 1篇南通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王晓冬
  • 9篇姚健
  • 9篇林巍巍
  • 7篇李奕
  • 6篇陈雪
  • 4篇施伟
  • 4篇焦海山
  • 3篇陈颖
  • 2篇林琳
  • 2篇袁颖
  • 1篇姜正林
  • 1篇林潇哲
  • 1篇施建华
  • 1篇林乃祥
  • 1篇刘晓梅
  • 1篇李云恺
  • 1篇朱昌来
  • 1篇梅晓云
  • 1篇丁斐
  • 1篇田竑

传媒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时间坐骨神经横断伤后远侧端雪旺氏细胞活性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长时间损伤不同时间后远侧端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SCs)的活性变化。方法:根据坐骨神经横断时间,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A组)、损伤1月组(B组)、损伤2月组(C组)和损伤3月组(D组)。取坐骨神经损伤远侧端和正常坐骨神经进行SCs培养;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形态学观察细胞形态;应用CCK8试剂检测SCs活力;ELISA定量检测SCs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以神经元的突起长度为指标来检测各组SCs来源的条件培养液对运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其远侧端SCs形态发生改变,其中B组最明显;B组SCs活力最强,C、D组与B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SCs分泌的NGF量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B组SCs来源的条件培养基中生长的神经元突起长度最长,C、D组与B组相比均短(P<0.05)。结论:周围神经长时间损伤后远侧端SCs发生了形态的改变;其细胞活力,分泌NGF以及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方面的能力都发生下降,但并未完全随着损伤时间延长而进一步下降。
李奕林巍巍陈雪陈颖王晓冬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大鼠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60天)的修复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陈旧性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切除成年SD大鼠部分左侧坐骨神经,饲养60d形成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后,以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缺损,同时设自体神经修复和不修复两对照组。修复术后3个月做神经-肌复合电位、腓肠肌湿重及再生神经形态学检测。结果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组实验侧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移植物远侧再生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等结果与自体神经修复组相似。不修复对照组则未记录到神经-肌复合电位,未观察到再生神经纤维结构,腓肠肌湿重明显小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结论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修复缺损60d的大鼠坐骨神经。
姚健施伟袁颖林巍巍陈雪李奕王晓冬
关键词: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神经再生神经桥接
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半个月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大鼠坐骨神经非新鲜损伤的修复作用。我们在成年SD大鼠左侧股中部切除部分坐骨神经制造神经缺损模型。15d后,实验组(9只)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自体神经修复作为阳性对照(6只),保持神经缺损为阴性对照(6只)。第二次手术后3个月,电生理学、形态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再生神经虽略差于自体对照组,但明显优于缺损对照组,腓肠肌的萎缩形态学指标变化则较接近自体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已缺损15d的大鼠周围神经具有较好修复作用。
林巍巍姚健施伟焦海山李奕王晓冬
关键词:坐骨神经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神经再生
大鼠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修复期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期限,观察自体神经移植对大鼠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切除大鼠左侧部分坐骨神经,制作神经缺损模型。神经损伤后1、3、6个月用对侧自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作为A1、B1、C1组,不予修复作为对照A2、B2、C2组。术后每周观察步态、足趾皮肤及腿部肌肉的变化。第2次术后3个月,进行电生理检查、荧光金(fluorogold,FG)逆行示踪、腓肠肌Masson染色、再生神经亮绿-变色酸2R-磷钨酸法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神经损伤后各组大鼠均有足部溃疡、跛行等失神经表现,修复术后2个月,A1、B1组溃疡愈合,跛行改善,其余各组仍有溃疡、跛行。修复术后3个月,A1、B1、C1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21.84±6.74)、(20.02±4.17)、(16.09±8.21)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potential,CAMP)波幅分别为(12.68±4.38)、(9.20±3.43)、(1.22±0.39)mV,A1、B1组与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B2、C2组未记录到CAMP。FG逆行示踪观察,A1组阳性细胞最多,胞体较大,B1组居中,C1组阳性细胞最少,胞体最小。腓肠肌Masson染色示A1、B1组腓肠肌纤维形态接近正常,C1、A2、B2、C2组肌纤维明显萎缩。A1、B1、C1组肌纤维横截面积为(340.73±118.46)、(299.88±119.75)和(54.33±53.43)μm2,A2、B2、C2组为(78.60±51.38)、(65.62±25.36)和(40.93±28.22)μm2。A1、B1组与C1、A2、B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形态观察,A1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直径粗,髓鞘厚;B1组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与A1组相似;C1组中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少,纤维细,髓鞘薄;A2、B2、C2组则仅见SC及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自体神经移植能不同程度修复缺损1个月和3个月的大鼠坐骨神经,但对缺损6个月的大鼠坐骨神经修复作用不�
姚健林潇哲田竑施伟焦海山王晓冬
关键词:陈旧性损伤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移植
坐骨神经横断后远期体外培养的施万细胞形态及其分泌BDNF和NT3功能的变化
2011年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横断后体外培养的远端施万细胞(SCs)形态及其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功能的变化。方法依据坐骨神经横断时间,16只SD大鼠分为横断后1个月组(A1组,3只)、2个月组(A2组,5只)和3个月组(A3组,6只);C组(2只)为正常对照组。取各组横断坐骨神经远端进行SCs培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ELISA检测SCs分泌BDNF、NT3水平。结果坐骨神经横断后SCs形态均发生改变,以A1组最为明显。与C组比较,A1组SCs分泌的BDNF增多(P<0.05);A2、A3组BDNF和NT3均较A1、C组明显减少(P<0.05);但A2组与A3组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坐骨神经横断损伤1个月后,其远端SCs形态发生改变;2个月后BDNF和NT3分泌量下降。
李奕林巍巍陈雪陈颖王晓冬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施万细胞神经营养因子3
成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远侧端雪旺细胞变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体外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不同时间段远侧端雪旺细胞的变化。方法:切断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以远侧端为研究对象,术后1、2周和1个月取材,进行雪旺细胞体外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S-100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雪旺细胞的形态,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神经被切断后,雪旺细胞形态发生改变,1月组最明显;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也发生变化,切断1周组活力和增殖能力最强,随后逐渐变弱。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但仍未停止增殖。
李奕林巍巍王晓冬姚健
关键词:雪旺细胞S-100MTT坐骨神经
自体神经桥接陈旧性周围神经缺损后雪旺细胞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索长时间失神经损伤后的雪旺细胞的促神经再生功能。方法:切除成年雌性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4 mm,分别饲养3、6个月后,修剪近、远侧神经断端制成不同持续时间的大鼠坐骨神经10 mm陈旧性缺损模型。实验组切取对侧正常坐骨神经桥接缺损,对照组缺损模型制备完成后不予任何修复。各组动物术后再饲养3个月取材,标本进行神经三色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电镜等组织学方法观察。结果:各组损伤近端神经结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桥接物段可观察到粗细不等的有髓神经纤维。电镜下,实验组远侧断端皆可观察到髓鞘形成良好的有髓神经纤维和存活的雪旺细胞。结论:长时间失神经损伤的雪旺细胞仍能在一定时间内存活并维持其促神经再生功能。
焦海山姚健刘晓梅林乃祥林巍巍陈雪李奕王晓冬
关键词:雪旺细胞失神经周围神经桥接
双向电泳分析失神经支配大鼠腓肠肌蛋白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建立骨骼肌蛋白分离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体系,寻找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与正常骨骼肌蛋白的表达差异。方法:建立失神经腓肠肌模型,提取腓肠肌总蛋白,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IEF)和第二向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离总蛋白,使用PDQuest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分析,并测量了凝胶蛋白斑点在IEF和SDS-PAGE方向上的位置偏差。结果:失神经组和正常组腓肠肌组织3块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560±16和545±13,平均匹配点数分别为471±19和447±17,匹配率达84.1%和82.1%。对比分析了两种腓肠肌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发现,平均匹配点数为445±8;发现在失神经支配后有80个点发生了明显而稳定的质和量(大于10倍或小于0.1倍)的改变。不同凝胶间蛋白质点在IEF方向的偏差为(1.203±0.763)mm,在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1.062±0.529)mm。结论:失神经组和正常组腓肠肌的双向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失神经后表达下调的蛋白可能与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相关,而表达上调的蛋白则可能与肌萎缩的发生过程相关。
孙华林梅晓云王晓冬何江虹丁斐
关键词: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
陈旧性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的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的变化。方法切断成年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形成10mm缺损。于术后1~12个月不同时间段取材。标本用p75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S-100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另部分标本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神经损伤后1个月,损伤远端神经中p75N7R和S-100的表达最多,在损伤后6个月时p75NTR降至正常水平,S-100则在损伤后9个月时消失。电镜下,雪旺细胞出现在神经内膜管内,神经内膜管下及内膜管周围有大量胶原原纤维增生。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中p75N7R的表达增加,但随损伤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下降,伤后6个月时消失。
姚健顾剑辉 陈罡 林琳 胡文 王晓冬
关键词:坐骨神经许旺氏细胞陈旧性损伤
陈旧性坐骨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陈旧性坐骨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组织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10mm的缺损。于术后1、3、6个月分别用硝酸还原法测定大鼠腓肠肌NO的含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NOS的活性;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肌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1个月大鼠腓肠肌组织NO含量、NOS活性有所增加,AI变化不明显。3、6个月NO量显著上升、NOS活性显著增加、肌细胞AI增加(P均<0.01),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多,且随神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陈旧性坐骨神经损伤能导致肌细胞凋亡增加,其原因可能与NO的增多有关。
林琳朱昌来王晓冬
关键词:一氧化氮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