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无)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蒋伟伟刘正文宋晓兰郭亮陈非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再悬浮
  • 2篇群落
  • 2篇浮游
  • 2篇沉积物
  • 2篇沉积物再悬浮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英文
  • 1篇藻类
  • 1篇浅水湖泊
  • 1篇群落结构
  • 1篇湖泊
  • 1篇浮游动物
  • 1篇浮游动物群落
  • 1篇浮游藻类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宋晓兰
  • 2篇刘正文
  • 2篇蒋伟伟
  • 1篇陈非洲
  • 1篇郭亮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模拟实验被引量:12
2010年
沉积物再悬浮是浅水湖泊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不同再悬浮程度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探讨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下总悬浮物与叶绿素a浓度差异显著.再悬浮组中枝角类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和轮虫占优势,而对照组中大型枝角类溞属(Daphniasp.)占优势,再悬浮使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趋于小型化.不同再悬浮条件下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和轮虫的丰度差异显著,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和桡足类丰度差异不显著.总悬浮物浓度与轮虫和简弧象鼻溞丰度显著正相关,与隆线溞丰度显著负相关,与其它浮游动物种群丰度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显示,沉积物再悬浮是决定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蒋伟伟刘正文郭亮陈非洲宋晓兰
关键词:沉积物再悬浮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浅水湖泊
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藻类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作为浅水湖泊的重要特性之一,由风浪等动力作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藻类的初级生产力、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长季节(5-6月)在太湖梅梁湾湖岸的中宇宙模拟实验,比较在同样的外源负荷下浮游藻类对不同的沉积物再悬浮程度的影响特征,以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实验在约250L的大桶中进行,通过位于沉积物-水界面的水泵的动力作用,模拟了三个不同程度沉积物再悬浮:无再悬浮即对照、弱悬浮和强悬浮程度。实验结果显示:(1)对照、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悬浮物浓度呈显著性梯度变化,平均值分别为5、30、40 mg L-1,水下20cm光密度分别为表面光密度的80%、35%和25%。TN和TP在悬浮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物可利用的各种溶解性营养盐形式对再悬浮的响应特征不明显。(2)浮游藻类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再悬浮的响应显著。对照组的Chla在整个实验阶段都很低,强悬浮组和弱悬浮组的平均Chla分别5倍和2倍于对照组。实验初始浮游藻类群落种类多样性低,优势种群主要为隐藻(隐藻属Cryptomonas spp.和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再悬浮处理显著促进了隐藻的生长,但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优势种群演替为微小型种类蓝隐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 sp.)。(3)以相对丰度为统计数据,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再悬浮的响应显著,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枝角类大型种类溞属(Daphnia spp.)丰度显著高于再悬浮处理组,枝角类小型种类象鼻溞属(Bosmina spp.)和网纹溞属(Ceriodaphnia spp.)、轮虫丰度则呈相反趋势。可见,再悬浮促进了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和水下光照的衰减,还影响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使其向摄食藻类能力较差的种类演替,从而在上行(bottom-up)和下行(top-down)两个方面影响了浮游藻
宋晓兰刘正文蒋伟伟
关键词:沉积物再悬浮浮游藻类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