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2109)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国林宗艳伟杨学强宗英飞戴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气候
  • 3篇地温
  • 3篇冻土
  • 3篇气候变暖
  • 3篇气候突变
  • 3篇倾向率
  • 3篇变暖
  • 2篇地面温度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深层地温
  • 1篇水资源
  • 1篇突变
  • 1篇农村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资源
  • 1篇气温
  • 1篇浅层地温
  • 1篇热量资源
  • 1篇作物生长

机构

  • 5篇辽宁省朝阳市...
  • 1篇兰州资源环境...
  • 1篇沈阳市气象局

作者

  • 4篇张国林
  • 1篇戴海燕
  • 1篇宗英飞
  • 1篇孙福义
  • 1篇杨学强
  • 1篇宗艳伟

传媒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辽宁西部地区地面温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辽宁西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业生产工程服务,掌握近地面层气候变化规律,利用1953—2012年辽宁西部7个观测站逐月地面温度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近60年辽宁西部年、季、月地面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气候突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存在不同的升温趋势和变化特征。地面平均温度年均值气候倾向率为0.403℃/10 a,气候突变在1987年,大部分月份升温明显,各个季节不存在气候突变;地面平均最高温度年均值气候倾向率为0.331℃/10 a,不存在气候突变,仅有1—4月呈现升温,其他各月变化平稳;地面平均最低温度年均值气候倾向率为0.590℃/10 a,气候突变在1993年,各月、季升温显著。地面温度的上升趋势主要取决于地面最低温度的升高。研究结果对气候资源利用和开发,农作物种群的调整和布局,农业气象风险性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谢华光张国林宗英飞孙福义
关键词:地面温度气候特征气候突变
建平地区1959-2013年温光水资源特征分析
2015年
为了搞好“三农”气象服务,采用1959—2013年建平地区气候资料,运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分析了建平南北地区温光水资源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建平县以奴鲁尔虎山山脉为界分为差异明显的南北2个气候区,岭南区年平均气温为8.5℃、年日照时数为2813h、年降水量461.3mm;岭北区年平均气温为5.6℃、年日照时数为2934h、年降水量438.3mm。气温升高明显,岭南区气候倾向率为0.243℃/10a、岭北区为0.095℃/10a;日照时数明显减少,岭南区气候倾向率为-36.922h/10a、岭北区为-35.454h/10a;降水存在减少趋势,岭南区气候倾向率为-12.065mm/10a、岭北区为-9.754mm/10a。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突变升高,突变之后升高0.5~0.9℃;日照时数在1983突变减少,突变之后减少103~111h。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暖干旱化趋于严峻,扩建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徐丽何丽娟谷慧刚
关键词:气候资源突变
近52a辽宁西部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浅层地温是影响区域气候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浅层地温研究有利于掌握其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为区域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服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辽宁西部1959—2011年0~320 cm的6个层次地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层次地温年变化均具有升高趋势,但具有不同的温度倾向率,其中,0 cm温度倾向率最大,其次是320 cm,40 cm的倾向率最小;除0 cm地温历年变化突变点在1985年外,其他各层次的地温历年变化的突变点均在1987年,但各层次温变过渡区间有所差异;各层次地温季节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逐次后推,浅层地温纵向40 cm深温度低于其他任何层次,并以0 cm最高,320 cm次之,浅层地温的升高将影响植物萌芽越冬及根系生长,影响土壤生物繁殖和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半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隋景跃张国林戴海燕吴晓华
关键词:浅层地温倾向率
气候变暖特征分析及对深层地温和冻土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研究区域性气候变暖特征及其对深层地温和冻土的影响,运用气候倾向率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西部地区1961—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深层地温和冻土深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辽西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71℃/10 a,变暖区间主要出现在9月至翌年2月间,冬季是气候变暖的主体,倾向率高达0.778℃/10 a。气候变暖对深层地温和最大冻土深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年平均气温升高1℃,深层平均地温随之升高0.5℃;秋冬季气温升高1℃,冻土深度变浅5.8 cm;深层地温倾向率为0.258℃/10 a,最大冻土深度倾向率为-4.095 cm/10 a。研究结果可为辽宁西部地区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戴海燕张国林
关键词:气候变暖深层地温冻土
辽宁西部地区冻土深度特征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给工农业生产及冻土研究提供依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辽西半干旱区冻土持续期、冻土最大深度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环境下,冻土封冻始期变化平缓;冻土层化通日期存在提前趋势,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提前7 d;冻土持续期缩短不明显;冻土最大深度明显变浅,每10年变浅4.1 cm,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变浅12 cm。气温、地面温度及降水量对冻土最大深度影响显著,冻土最大深度与气温存在线性关系,气温每升高1℃冻土最大深度将变浅5.74 cm。冻土层变浅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同时也有利于病虫越冬和界限北移,对防虫防疫不利。
宗艳伟宗英飞
关键词:气候变暖冻土
辽宁西部朝阳农村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辽西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气象站资料,应用序列相关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掌握该农村的气候现状。[结果]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年均值呈波动变化,其中日最高气温年均值趋势升高增温幅度最大(0.328℃/10a),且显著水平最高,是气温升高的主体;日平均气温增幅(0.151℃/10a)和显著水平次之;日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且显著水平不明显。在冬、夏半年时间尺度里,日最高气温平均值趋势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17和0.250℃/10a,以冬半年升高最突出;日平均气温趋势性显著水平较低,日平均最低气温趋势性不显著。辽西朝阳农村≥10℃积温呈波动增加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2.590(℃.d)/10a,近45年趋势增加192(℃.d)。[结论]该研究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品种布局等农业措施提供气候依据。
宗英飞陶林张国林
关键词:农村气温热量资源
作物生长季地表及耕作层地温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辽西山区小流域地表及耕作层温度变化状态,从气候角度出发,运用气候倾向率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建平丘陵山区1959—2012年作物生长季地表温度、耕层温度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建平的南、北部地表、耕层温度因地域性相差2.2℃,4—10月地表、耕层温度呈明显增加趋势,南部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88℃/10 a和0.248℃/10 a;北部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09℃/10 a和0.312℃/10 a。异常高温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而异常低温年则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南部地表、耕层温度升高过渡区间在1981—1993年,1994年突变;北部过渡区间在1981—1996年,1997年突变。研究结果对辽西山地小流域治理,气候资源利用开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徐丽张国林郭文华
关键词:地表温度耕作层倾向率气候突变
气候变暖对辽宁西部地区冻土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给工农业生产及冻土研究提供依据,利用辽宁西部1960/1961—2009/2010年冬季的气候资料,分析辽西半干旱区冻土持续期、冻土最大深度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冻土持续期变暖明显,气温倾向率为0.787℃/10a,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升高3.2℃。在气候变暖环境下,冻土封冻始期变化平缓;冻土层化通日期存在提前趋势,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提前7天;冻土持续期存在缩短趋势,但不明显;冻土最大深度明显变浅,倾向率为-4.120cm/10a,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变浅12cm。气温、地面温度及降水量对冻土最大深度影响显著,与气温存在线性关系,当气温每升高1℃,冻土最大深度将变浅5.74cm。冻土层变浅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同时也有利于病虫越冬和界限北移,对防虫防疫不利。
杨学强张国林
关键词:气候变暖冻土
辽西低山丘陵区地面温度的变化特征
2013年
用辽宁西部丘陵山区1953—2012年地面温度资料,用气候倾向率等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地面温度年际、季节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地面年平均温度(Td)气候倾向率为0.392℃/10 a,突变点在1989年,温度升高1.7℃;地面年平均最高温度(TdG)气候倾向率为0.155℃/10 a,突变点不明显;地面年平均最低温度(TdD)气候倾向率为0.622℃/10 a,突变点在1994年,温度升高2.7℃。春季T d,T dG,Td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97,0.585,0.646℃/10 a,突变点前后温度分别升高1.7,2.6,2.9℃;夏季T d,TdG,Td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66,0.206,0.342℃/10 a,突变点前后T d升高1.2℃,TdD升高1.6℃;秋季Td,TdG,Td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924,0.116,0.630℃/10 a,突变点前后T d升高1.1℃,TdD升高2.8℃;冬季Td,TdG,Td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64,0.300,0.865℃/10 a,突变点前后温度分别升高1.9,1.7,3.4℃。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山地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安排农业工程项目提供气候依据。
徐丽郭文华庞爱平
关键词:地面温度倾向率气候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