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Q20081211)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李菊花姜涛李相方刘滨高文君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藏
  • 2篇气水
  • 2篇气水交替
  • 2篇气水交替驱
  • 2篇非稳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储量
  • 1篇粘性
  • 1篇粘性指进
  • 1篇指进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水气比
  • 1篇气驱
  • 1篇驱替
  • 1篇驱替特征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效率
  • 1篇注气
  • 1篇注气参数

机构

  • 5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5篇李菊花
  • 3篇姜涛
  • 2篇李相方
  • 2篇刘滨
  • 1篇高文君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注气参数对注气驱非稳态驱替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非均质油藏注入气与原油由于受粘性指进、重力和毛管力作用,表现出复杂的非稳态驱替特征。使用标定多相流态的无因次量组,采用组分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无因次注气参数(扩散数Nd、重力数Ng)对注气混相驱非稳态驱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注气混相驱随着扩散数增大,溶剂与原油之间传质效果增强,与原油混相更加充分,驱油效率增大;而对于注气非混相和近混相驱,随着扩散数增大,驱油效率减小,采收率越小。注气速度引发的重力数越小,表现为驱替特征稳定程度由强变弱而最终影响驱油效率;而密度差异造成的重力数越小,驱替前缘越稳定驱油效率越高。控制合理的注气参数可以有效改善注气驱替效果,从而提高采收率。
李菊花刘滨
关键词:注气参数非稳态
气水交替驱不稳定渗流特征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GEM组分模块对气水交替驱不稳定渗流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捕集气饱和度越大采收率越高,对应的生产气油比越小,气体突破时间越晚,通过气水交替驱降低气相流度和增加驱油效率的效果越明显。但随着非润湿相在油层捕集程度的增大,气水切换过程中注入压力增高;对于渗透率小于200×10-3μm2的储层,气水交替驱随着循环周期的增加气水切换难度加大,而对于渗透率大于200×10-3μm2的高渗透储层考虑毛细管压力滞后效应影响的意义不大。
姜涛李菊花高文君刘滨
关键词:气水交替驱毛细管压力驱油效率
油藏注烃气混相驱非稳态驱替特征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应用标定多相流态的无因次量组及高密度网格消除数值弥散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针对矿场规模的注气驱替中非均质程度、倾角数对非稳态驱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油气重力分异和粘性指进双重作用,非均质变异系数值越大,混相驱扫的厚度越少,气体突破时剖面驱扫效率越小;倾角数越大,由重力分异作用影响非稳态驱替效率越明显。当注入气体积倍数较小时,倾角数越大重力混相驱油效果越明显;当注入气体倍数较大时,倾角数小于25时倾角数越大采出程度越高,倾角数大于25时倾角数越大采出程度反而有所降低。
李菊花李相方姜涛刘滨
关键词:粘性指进非稳态
气水交替驱油藏注入能力分析及优化被引量:14
2008年
针对注入能力降低是制约气水交替驱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关键因素的问题,以相似理论中的检验分析法推导了气水交替注入无因次注入能力方程,运用考虑相渗和毛管滞后效应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评价无因次注入能力的因素影响,讨论并优化了注入水气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特定油藏体系,通过增加注入气的富化度提高粘滞力重力比来达到改善驱替效果的方法比片面地增加注气速度更高一些;水气比越高,达到相同开采效果所需气量越小,但因此而出现较明显的注入能力下降的趋势。对于低粘滞力重力比的注气条件,选择水气比为2最佳;而对于高粘滞力重力比,则水气比为1是最佳选择。建议在水气比的优选时充分结合油藏地质特征和注入流体特性进行分析。
李菊花姜涛高文君刘滨
关键词:气水交替驱水气比
具有组分梯度的挥发性油藏组分分布规律被引量:7
2010年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统计了组分随深度变化的21组流体组成数据,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流体组分梯度分布图版,初步确定挥发油系统中C7+组分梯度的变化范围为0.01~0.05mol%/m;运用等温组分梯度模型预测挥发性油藏油气界面,轻质、重质摩尔组成,原油的物性参数,展示了流体组分和性质随深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显示出组分最大变化率发生在油气界面附近;采用等组分和等温梯度模型预测PVT属性建立实例油藏原油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与油藏埋深的关系图版估计地质储量范围值。对PB油藏典型流体样品采用考虑组分梯度模拟方法重新估算的地质储量较原计算值高5.38%,溶解气原始地质储量较原计算值高3.9%.
李菊花李相方刘滨
关键词:挥发性油藏地质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