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09502)

作品数:20 被引量:740H指数:11
相关作者:汪泽成徐安娜徐兆辉卞从胜朱如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盆地
  • 7篇须家河组
  • 6篇四川盆地
  • 3篇油气
  • 3篇致密砂岩
  • 3篇三叠
  • 3篇砂岩
  • 3篇气藏
  • 3篇勘探
  • 3篇成藏
  • 3篇储层
  • 2篇低孔
  • 2篇地层
  • 2篇岩溶
  • 2篇源岩
  • 2篇三叠世
  • 2篇天然气成藏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坳陷盆地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9篇汪泽成
  • 6篇徐安娜
  • 5篇徐兆辉
  • 4篇卞从胜
  • 3篇周川闽
  • 3篇江青春
  • 3篇朱如凯
  • 2篇张宝民
  • 2篇孟召平
  • 2篇郑红菊
  • 2篇刘柳红
  • 2篇刘静江
  • 2篇李宗银
  • 2篇王兆云
  • 2篇赵文智
  • 2篇宋丽红
  • 2篇崔瑛
  • 2篇胡志方
  • 2篇李军
  • 1篇朱德升

传媒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现代地质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焉耆盆地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及生烃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焉耆盆地煤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特点及其生烃机理。方法运用有机岩石学研究方法,分析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及其与生烃潜力的关系,探讨烃源岩显微组分中主要生烃贡献者。结果盆地煤岩中显微组分表现出富镜质组-惰性组、贫壳质组+腐泥组的特点;泥岩的显微组成表现出贫惰性组、富镜质组-壳质组+腐泥组的特点,富氢的显微组分是成烃的物质基础。结论盆地的主要生烃组分为基质镜质体B、角质体、小孢子体和矿物沥青基质。
胡志方孟召平
关键词:有机岩石学煤系烃源岩焉耆盆地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都位于我国南海,均属第三纪沉积盆地。尽管如此,两者之间仍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前者为转换-伸展型坳拉谷盆地,后者为伸展型大陆边缘盆地。研究了两个盆地在构造、地层、沉积演化和烃源岩等各个方面的特征,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通过对比,认为这些差异造成了目前两个盆地油气勘探情况的不同,明确这些差异可以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与开发。
徐兆辉王露江青春李永新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烃源岩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二段储集体非均质性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6
2011年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岩非均质性较强,为分析其特征和成因,基于前人在构造演化、沉积背景及其演化和成岩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须二段野外露头120个砂砾岩样品、井下160个岩屑样品和150个岩心样品,开展了岩石粒度、成分和重矿物分析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储层实验室综合分析。结论认为:该砂岩储集体非均质性较强,表现为岩石组构的非均质性明显,层内和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高,中高孔渗砂体侧向连通程度低以及渗透率分布在河道部位的方向性等;特定构造和沉积背景以及水道多期迁移为须二段储层非均质性的形成奠定了地质条件,河道粗粒砂岩、绿泥石衬边和碱性长石等经历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储集体非均质性形成的关键要素。
徐安娜汪泽成赵文智卞从胜徐兆辉崔瑛武松涛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三叠世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体非均质性
礁滩体与建设性成岩作用被引量:50
2009年
礁、礁丘、丘同属碳酸盐建隆,礁、滩是重要勘探目的层。但各自在沉积组分、组构、环境和时空分布,以及油气地质条件上迥然不同,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勘探实践上,都有必要将其各成体系划分开来。礁滩自身为好储集岩,当建设性成岩作用叠加后可形成好的储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与建设性成岩作用两大因素控制。前者是基础,并以高能的礁滩相带为最好;后者主要包括破裂、白云石化和溶蚀三大类,并以白云石化或溶蚀为最优,其中的溶蚀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刻而对优质储层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礁滩储层中的古岩溶类型最为丰富多彩,包括同生期、准同生期、表生期和埋藏期热流体岩溶的所有类型,白云岩化礁滩体也不例外。其中,同生-准同生期岩溶的形成机制与礁滩沉积时高频层序旋回向上变浅序列的短暂暴露淋溶有关,表生期岩溶则受控于礁滩沉积后三级层序旋回Ⅰ型界面的暴露淋溶。由此,导致礁滩储层中除了可以也是(碳酸盐岩中)唯一保存原生孔隙外,还发育了次生溶蚀孔洞缝和大型溶洞。礁丘、灰泥丘尤其是丘间洼地中发育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它们自身没有有效的原生孔隙,但岩溶作用可以形成次生孔隙。
张宝民刘静江边立曾申银民贾进华张立平曹宏杨晓萍
关键词:生物礁岩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类与特征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被引量:166
2009年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布广泛,可建立地质、录井、测井和地震综合识别标志,并可应用不整合面、洞穴碎屑充填物岩性及其古生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定时断代。其成因类型包括潜山、礁滩体、内幕、顺层深潜流、垂向深潜流和热流体岩溶,前3个属于基准面岩溶,受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控制;后3个为非基准面岩溶,主要受构造和断裂控制。岩溶相带划分应充分考虑基准面、非基准面岩溶的内在联系和深部湍流带的存在以及岩溶成因类型。含油气盆地碳酸盐岩层系溶蚀流体的复原及溶蚀孔洞缝和大型溶洞溶蚀机理分析对油气储集层评价和预测至关重要。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方面,强调在进一步深化非地带性内营力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对地带性外营力的研究。
张宝民刘静江
关键词:层序界面
构造沉降梯度对盆地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构造沉降是盆地可容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沉积速率和沉积体系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构造沉降梯度是某一地质时期盆地构造沉降横向变化的表征值,揭示了该时期盆地可容空间变化特征。通过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和须三段构造沉降梯度分析发现,构造沉降梯度对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带展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构造沉降梯度高值区,可容空间变化快,水系集中发育,沉积相变化大;构造沉降梯度低值区,可容空间变化小,水系发散,沉积相稳定分布。通过对广安地区须四段解剖发现,构造沉降梯度还对储层的分布有影响,在局部构造沉降梯度高值区,由于地形坡度较大,河道水动力较强,形成砂岩储层的物性相对较好。与其他盆地的类比发现,以南堡凹陷为代表的断陷盆地构造沉降梯度变化大,基本在1~7(m/Ma)/km,导致其沉积相带窄而变化快,亚相长度只有6~13km,岩性和物性变化快,形成的有利储层规模较小,非均质性强。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为代表的前陆盆地和坳陷盆地,构造沉降梯度变化相对较小,基本在0~1.5(m/Ma)/km,导致其沉积体系规模大、沉积相分布范围广,亚相长度达50~150km,可形成大型河流三角洲和大面积有利储层的稳定分布,是发育大型岩性含油气区的有利地区。
卞从胜汪泽成徐兆辉徐安娜李兆影江青春
关键词:沉积速率坳陷盆地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与分级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岩心常规物性分析和压汞分析数据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储集层的微观特征,并找到了它在世界储集层"连续谱"中的位置。采用统计学方法,根据渗透率和孔喉半径划分致密储集层级别,分析每个级别储集层各项参数的数值分布范围。探索孔喉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三者之间的拟合公式。利用该公式,将常规物性数据换算成孔喉值,进而推断储集层所属级别并获得其他重要的储集层参数。
徐兆辉汪泽成徐安娜卞从胜
关键词: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层
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被引量:30
2009年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及南部奥陶纪露头勘察结果,尤其是中奥陶统平凉组页岩在盆地的西部及南部普遍存在,结合地表露头及盆内钻孔资料,系统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早古生代奥陶纪不同时期沉积环境特点,分析了各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受中央古隆起形成和祁连海向东逐渐海侵影响,马家沟组一期到五期,地形坡度较缓,鄂尔多斯盆地古地理格局由祁连海向盆地内部分别发育开阔海台地、局限海台地到蒸发台地相沉积。马家沟组六期和平凉期以及其上的上奥陶统沉积时期,主要为开阔海台地、斜坡相和深水盆地相沉积,在台地向斜坡的转换部位发育一些生物碎屑灰岩及由珊瑚组成的生物礁滩相沉积,斜坡部位发育平凉组笔石页岩斜坡相沉积,构成了华北盆地边缘中—上奥陶统一套特殊的局部天然气勘探组合。鄂尔多斯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实际生产意义。
韩品龙张月巧冯乔高建荣张曼莎王红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岩相古地理奥陶纪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构造变形成因探讨及其勘探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一直以构造稳定、变形微弱著称,但近年来对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天然气勘探实践却揭示出其构造变形具有复杂性。为探讨构造变形的成因,根据构造变形特征,将该区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区带,从南到北依次为威远背斜隆起区、遂宁—合川低缓褶皱区、简阳—阆中斜坡区、南充—平昌断褶区,并重点分析了须家河组NW向构造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①构造叠加变形是该区构造的主要特征,早期构造变形受印支期龙门山前陆盆地和燕山期大巴山前陆盆地形成演化控制,在晚侏罗世—白垩纪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NE向区域性大单斜;②喜马拉雅期受华蓥山断裂右行走滑作用控制,产生NW向压扭构造形迹;③该区须家河组气藏总体表现为大面积、低丰度致密砂岩气藏,局部构造和断层控制了天然气"甜点"区分布,天然气勘探开发要高度重视NE向构造与NW向构造叠加变形区。
汪泽成李宗银李志荣樊斌张海杰李玲卞从胜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基底断裂
川中地区须五段—须六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模式被引量:43
2009年
针对川中地区须五段—须六段,在大量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基础上,结合测井和地震分析,认为研究区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根据煤岩产状、砂岩中植物颈干与碎片、河道底部冲刷程度、滞留沉积类型、层理类型等特征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4种亚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浅水三角洲模式:一种为以须五段为代表的低物源供给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另一种为以须六段为代表的高物源供给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低物源供给型的下三角洲平原发育的煤是良好烃源岩,高物源供给型的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决口沉积为优质储层发育相带,两者匹配,构成良好的生储组合,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区块。
刘柳红朱如凯罗平周川闽张兴阳翟文亮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四川盆地须家河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