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无)

作品数:8 被引量:569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德寰黄蓓蓓匡文波郑雪谢新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媒体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环境
  • 1篇新闻
  • 1篇新闻来源
  • 1篇新闻媒体
  • 1篇舆论
  • 1篇舆论监督
  • 1篇在线新闻
  • 1篇日报
  • 1篇时报
  • 1篇手机
  • 1篇手机互联网
  • 1篇数字鸿沟
  • 1篇纽约时报
  • 1篇媒体环境
  • 1篇接入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华尔街日报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篇刘德寰
  • 1篇王秀丽
  • 1篇郑雪
  • 1篇许静
  • 1篇谢新洲

传媒

  • 1篇新闻战线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中国网络传播...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手机互联网的数字鸿沟被引量:20
2011年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不同人群中手机互联网领域的数字鸿沟是否存在。笔者通过是否使用手机上网来测量人们对手机互联网的接入沟,进而通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来测量使用沟。研究发现,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和家庭月收入等某一方面的优势地位并不必然导致接入和使用手机互联网的优势,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并不比低者更好地接入和使用手机互联网。性别鸿沟、收入鸿沟和年龄鸿沟成为手机互联网领域不同人群社会分化的新标志。此外,较早接入手机互联网的人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也更长,接入的优势会强化使用的优势。
刘德寰郑雪
关键词:数字鸿沟手机互联网接入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结构化特征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伴随着新媒介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化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开始显示出一些新的结构化特征。首先,出现大批具有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的行动者(agent),他们善于利用各种传播规则和资源进行直接的事实揭露、意见表达和集体讨论。对规则和资源的利用不仅限于互联网等新媒体,而是扩展到其他社会性规则和资源。舆论监督的惯例化和日常化,使其带有制度性社会实践的特征,并通过结构性关系的建立和改变而发生重要影响。作者认为,以批评性报道为基础的舆论监督体现出的是一种支配性结构关系,但是网络舆论监督则更多体现为一种话语关系的建立。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将有可能通过多方的理性选择和力量博弈,建立起新的合法性结构关系,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许静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监督
从美国新闻网站的经营理念看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被引量:5
2009年
美国对于新闻网站的界定比较宽泛,大体来说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指类似《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这样的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版;第二类是指像雅虎新闻和美国在线新闻等囊括众多新闻来源的门户新闻网站;第三类是像德鲁吉网站(www.drudgereport.com)和Breitbart.com这样的由个人编辑整理的新闻网站;第四类是以digg(http://digg.com)等新兴的内容共享的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社会化新闻网站。
谢新洲王秀丽
关键词:传统新闻媒体《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新闻来源在线新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