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6007)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沈自求王军沈正维刘延来马烽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传热
  • 3篇对流传热
  • 3篇传质
  • 2篇弹状流
  • 2篇电解质
  • 2篇气泡聚并
  • 2篇沸腾传热
  • 2篇纯度
  • 1篇氧气
  • 1篇英文
  • 1篇载气
  • 1篇蒸发传热
  • 1篇蒸发器
  • 1篇直接接触式
  • 1篇质传递
  • 1篇入口温度
  • 1篇筛板
  • 1篇碳酸钙
  • 1篇通气
  • 1篇牛顿流体

机构

  • 15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沈自求
  • 10篇王军
  • 4篇沈正维
  • 3篇刘延来
  • 3篇马烽
  • 2篇贠军贤
  • 2篇谢建
  • 2篇臧晓红
  • 1篇秦卫龙
  • 1篇苗君
  • 1篇孙明朗
  • 1篇孔德立
  • 1篇刘芸

传媒

  • 4篇热科学与技术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模糊系统与数...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系统科学学报
  • 1篇第三届全国传...

年份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量醇及电解质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在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考察了微量醇类物质(乙醇、叔丁醇、季戊四醇)及电解质(CaCl_2)对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和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向空气-水体系中添加微量醇类物质可以明显改善气液传质性能,同时醇类物质强化气-液传质存在一极限浓度,超过此浓度后,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略有降低;当表观气速增加时,去离子水体系和含醇体系的气含率都增加,但醇体系的气含率明显高于去离子水体系。此外,添加电解质 CaCl_2也会使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有所提高,并从离子强度的角度对其抑制气泡聚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臧晓红王军刘延来沈自求
关键词:气液传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电解质气含率氧气气泡聚并
Q-截集,Q-截云和模糊集的运算(英文)
2006年
通过引进Q-截集的概念,我们得到了新的分解定理和表现定理。利用Q-截集和随机集落影理论,导出了模糊集的运算、多值蕴涵算子和双蕴涵算子,特别是导出了模糊条件语句的逻辑算子。
沈正维
关键词:模糊集
外环流气泡塔结晶器传递特性与结晶的研究
2002年
基于对气泡塔结晶器内弹状流传递特征与结晶分离机理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气泡塔结晶器,即外环流气泡塔层式结晶器.以己内酰胺-环己酮物系为例,通过结晶实验,对其结晶效率、晶层纯度及弹状流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的Rutgers气泡塔结晶器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环流气泡塔层式结晶器结晶分离和操作的原理.
贠军贤沈自求
关键词:纯度弹状流
ILAR中醇及电解质对非牛顿流体中气-液传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在-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试验考察了非牛顿流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中的气泡聚并现象以及表面活性物质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牛顿流体中气-液传质效率随黏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是黏度增加使Taylor泡的尾流趋于稳定,降低了液相扰动,气泡间易聚并,从而气-液传质效率低。向非牛顿流体中添加醇类物质会影响气-液传质行为,对于聚合物含量低的流体,添加微量醇可以促进气-液传质,聚合物含量高的非牛顿流体,微量醇的加入反而不利于气-液间传质过程。非牛顿流体在ILAR上升管中的气含率随着黏度的增加变化不大,而下降管中的气含率有所提高。
臧晓红王军刘延来沈自求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传质
似Hele-Shaw盒中的直接接触式汽化传热及界面形态被引量:1
2005年
应用似Hele-Shaw盒的窄缝实验设备,考察了向高黏热液中引入挥发性冷剂进行直接接触汽化传热的过程,获得了糖液的冷却曲线;分析了冷剂通入量和冷剂的入口温度对瞬间主体温度及容积传热速率的影响,并以“界面汽化热阱”效应概念对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冷剂驱替高黏液体时的界面形态,对形成的黏性指进现象进行了图像分析并应用分形理论进行了阐述,获得了界面形态与两液体的黏性比的关系。
孙明朗谢建王军沈自求
关键词:直接接触式入口温度传热过程冷剂挥发性
气泡塔熔融结晶器中传递与晶层生长
2003年
分析了气泡塔结晶器熔融结晶过程中自熔体向晶层界面的热、质传递特征,建立了描述该过程晶层生长的稳态模型.在自熔体向晶层界面对流传热膜系数的计算中,将弹单元分为弹状气泡周围液膜区、尾迹区及液塞段3段,各段的平均对流传热膜系数不同.分别在表观气速0.04和0.08m/s下,用模型对己内酰胺晶层生长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贝军贤沈自求
关键词:热传递质传递对流传热
上置加热管筛板蒸发器流体力学及蒸发性能
2005年
对筛板上方液层内置有水平加热管束的载气蒸发器的流体力学和蒸发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气速一定时,筛板单板阻力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大而提高;在液体流量一定,气速较大时筛板单板阻力不随气速而变化;随着液体温度的提高,筛板单板阻力明显减小;在相同条件下,上置管束的筛板单板阻力比普通筛板单板阻力明显增大。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水体系,在相同条件下,加热管束通入加热蒸汽可使出口空气的湿含量提高8. 7%—12. 6%。随着加热管束通入蒸汽流量的增加,出口空气的湿含量进一步提高。
孔德立王军秦卫龙马烽
低液速载气蒸发传热与操作特性的研究
2004年
载气蒸发是利用在垂直加热管的底部引入一种惰气作为载气,使液体的蒸发在气液两相界面上进行的过程.为减少热敏性物料蒸发过程中物料的停留时间而开发的升膜单程直通式载气蒸发器,要达到足够的浓缩效果,必须在低液速条件下进行,因而对低液速载气蒸发传热和操作特性的研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在减压条件下,于φ27mm×3mm,加热长度为1350mm的垂直不锈钢管中进行了低液速载气蒸发传热和操作特性的研究,实验中获知在一定的操作温度下,对于入口表观液速ul =0.032 ~ 0.321m·s-1时,当采用较低的表观载气速时,蒸发传热膜系数随表观载气速的增加而增加,而且较对流沸腾有明显提高,加热壁面温度降低;但当表观载气速过大时,传热膜系数反而随着表观载气速的增加而减小.同时研究中对低液速载气蒸发的操作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马烽沈自求
关键词:传热特性
CaCO_3垢的形成对池核沸腾传热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在一水平圆形加热表面上通过实验考察了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时 Ca CO3垢的生成对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的初始阶段沸腾传热系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稳定降低的趋势 ,而且在初始阶段出现了负污垢热阻现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 ,过冷池核沸腾传热系数明显低于饱和池核沸腾传热系数。在分析污垢的生成和生长影响表面活化中心的基础上 ,对污垢的形成对沸腾传热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
刘芸王军沈自求
关键词:沸腾传热碳酸钙传热系数
通气环套内垂直圆柱表面核沸腾传热研究
2003年
研究了带有同心套管的垂直圆柱形加热表面在环隙中通入空气时的核沸腾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通入空气使沸腾传热系数有所提高,并且加热表面温度有所降低.通入空气也会增强自然对流传热,而且这种增强幅度比沸腾时更大.在实验条件下,通气可使沸腾传热系数提高39.63%~80.50%,壁面温度可降低1.39~2.58℃,自然对流时通气可提高传热系数380.09%~482.52%.为此对上述实验结果用扰动增强和'界面汽化热阱'效应增强的机理来进行了分析.实验还在恒定热流率下考察了气速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沸腾传热系数随气速提高先增加后降低.用Mashima 和Ishii的两相流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说明了这种气速影响的原因是由于由泡状流向弹状流流型的转变.
苗君王军谢建沈自求
关键词: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