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6B13501001)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树林王兆玉林敬明钟文彬胡耀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油桐
  • 2篇小油桐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叶片
  • 1篇油脂
  • 1篇植物
  • 1篇能源
  • 1篇萃取物
  • 1篇毛细管
  • 1篇毛细管电泳
  • 1篇高效毛细管
  • 1篇高效毛细管电...
  • 1篇GC-MS
  • 1篇GC-MS分...
  • 1篇超临界CO2...
  • 1篇超临界CO2...
  • 1篇超声波
  • 1篇超声波强化提...
  • 1篇超声强化

机构

  • 3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黄树林
  • 2篇林敬明
  • 2篇王兆玉
  • 1篇陈飞龙
  • 1篇周林
  • 1篇李晓东
  • 1篇胡耀华
  • 1篇钟文彬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波强化提取能源及药用植物小油桐种子的油脂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温度、超声波频率、料液比、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超声波法提取能源植物小油桐种子油脂的影响,以及超声波法的优越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比较了超声波法与传统索氏法的提取时间、所得油脂的理化性质。结果试验数据表明,温度对超声波法提取小油桐油的影响不大,其余各因素影响大小次序为:超声波频率>处理时间>料液比;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超声波频率为40 kHz,料液比为1∶10,处理时间为30 min。超声法所得油脂的理化性质与传统索氏法所得油脂基本相同,但提取时间远远少于后者。结论超声波强化提取油脂工艺在小油桐生物柴油的制备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王兆玉林敬明李晓东黄树林
关键词:小油桐超声强化
细菌代谢产物中小分子有机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的分析方法,测定细菌代谢产物中的小分子有机酸。方法采用毛细管:Beckman coulter未涂层50μm×60cm(有效长度50cm);缓冲溶液:pH10.5的10mmol/L(含0.5mmol/LCTAB)的硼砂溶液;检测波长214nm,分离电压-20kV,进样压力为1.0psi,进样时间为10s。结果4min内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得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甲酸3.8~30.7mg/L(r=0.9971);乙酸3.3~52.5mg/L(r=0.9961);丙酸3.1~49.5mg/L(r=0.9993);丁酸3~48mg/L(r=0.9925);乳酸7.5~60.5mg/L(r=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甲酸99.29%(RSD=0.67%);乙酸98.90%(RSD=1.36%);丙酸99.65%(RSD=0.65%);丁酸99.35%(RSD=0.42%);乳酸98.06%(RSD=1.4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细菌发酵液中代谢产物有机酸的检测。
胡耀华钟文彬周林黄树林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
小油桐叶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对小油桐叶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技术分析小油桐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后,应用GC-MS分析得到70个峰,确定了其中43种化合物(占61.43%),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6种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量的81.36%。含量最为丰富的4种物质依次为:22,23-二羟基豆甾醇,占16.14%;α-维生素E,占15.18%;β-香树素,占7.73%;三十二烷醇,占7.02%。此外,检测出小油桐叶富含γ-维生素E(2.88%),维生素E总相对含量高达18.06%。结论小油桐叶富含多种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及细菌的成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王兆玉陈飞龙林敬明黄树林
关键词:小油桐叶片超临界CO2萃取GC-M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