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278) 作品数:14 被引量:122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密 沈焕锋 潘俊 王慧贤 江万寿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计算云衰减 被引量:1 2015年 在地-空路径传播过程中,云衰减对无线电卫星通信系统的高频率信号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利用HATPRO型微波辐射计观测反演获得的云中液态水密度廓线等信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纬度地区的精确计算云衰减的方法,得出了地-空路径信号传播过程中,云衰减对信号的影响随着频率增大急剧扩大的结论;具体表现为,在高频波段,99.99%的链路可用时间内云衰减超过10dB。将微波辐射计计算所得的云衰减与云中液态水总量建立"线性关系",与ITU-R(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模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由于ITUR模型低估了武汉地区的云中液态水总量,导致该模型低估了武汉地区的云衰减影响。 段苗苗 马盈盈 龚威 王伦澈视觉驱动的变分配准方法 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传统整体配准模型不能充分顾及局部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视觉驱动的变分配准方法。该方法在变分模型建立中综合考虑了局部变换、整体平滑和视觉约束,同时兼顾了亮度和对比度差异。首先,基于灰度均方根误差建立配准模型的数据项;其次,为了保证整体平滑,模型采用H1半范数进行自适应约束;最后,为了保证影像中的空间属性满足视觉的要求,不能出现扭曲变形,采用直线特征进行先验约束。在变分模型求解过程中先利用整个影像估计影像之间的整体变换参数,然后采用小的邻域范围进行局部估计。整个过程在多水平差分框架下迭代求解变换参数,进而兼顾了整体平滑和局部变形。笔者利用ZY-3卫星数据进行了试验,采用目视和量化指标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王慧贤 靳惠佳 雷呈强 江万寿 王艳关键词:影像配准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光学遥感影像高精度复原处理 被引量:4 2015年 光学卫星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准确量测是高质量影像复原的基础。传统的MTF测量方法忽略了卫星平台振动、影像噪声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存在较大偏差,不利于影像质量的提升。本文在分析现有MTF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高精度MTF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对实测的线扩展函数(LSF)进行迭代处理,获取无干扰的LSF,为影像复原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本文利用国产高分辨率卫星成像数据进行实验,采用边缘能量、对比度、奈奎斯特频率值作为复原前后影像质量评价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获取的MTF进行复原的影像无论是在边缘保持还是噪声抑制方面都优于传统方法。 张炳先 王密 潘俊关键词:光学成像系统 卡尔曼滤波 调制传递函数 负载分配的CPU/GPU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调制传递补偿方法 被引量:3 2014年 系统地探讨使用CPU/GPU协同处理理论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MTF补偿的方法。首先在GPU上对方法进行基本实现,并通过3种性能优化策略(执行配置优化、存储访问优化和指令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执行效率。在Intel Xeon E5650CPU和NVIDIA Tesla C2050GPU组成的CPU/GPU系统中对高分一号卫星全色影像进行MTF补偿,加速比达到42.80倍。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利用CPU的计算性能,使用CPU/GPU负载分配策略将部分负载分配给CPU进行处理,使用该策略后,方法加速比达到47.82倍,相应的处理时间压缩至1.62s,可满足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近实时MTF补偿的需求。 方留杨 王密 李德仁 潘俊一种Aura卫星遥感臭氧产品的修复方法 被引量:3 2017年 遥感臭氧产品对于监测大气臭氧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十分重要。然而,搭载于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器提供的臭氧总量产品OMTO3e(ozone monitoring total ozone level 3expanded),自2006年末开始出现信息缺失问题,每个数据的缺失区域占到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严重阻碍了该产品的正常使用。根据OMTO3e数据的特点,针对包括中国大陆的矩形区域提出了一种时相拟合法来进行缺失数据的修复。该方法考虑多个时相的空间信息,首先选取参考像元,然后利用参考像元求得回归关系,并通过加权求和得到缺失数据的预测值。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证明,相对于传统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修复精度。 彭晓琳 沈焕锋 曾超 张良培 何宗宜利用等边长正交格网进行层次聚合聚类 被引量:4 2018年 层次聚合聚类的典型算法可以体现研究数据的多尺度特征,但是典型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太高。通过将数据所在空间划分成等边长正交格网,结合3点间距离的传递性排除冗余计算,并将其推广到N维空间。设计了一种与典型算法遵循相同的单链规则,可即时计算类间距离且无需计算距离矩阵的算法,在获得与典型算法相同的多尺度聚类序列的同时,所需内存远小于典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需人工干预且不使用距离矩阵,能大幅降低层次聚合聚类的运行时间,但是效率优势随空间维数增长逐渐降低。 林恒 龚威 史硕关键词:多尺度特征 光学影像自动几何精校正中控制点粗差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3 2014年 控制点粗差检测是保证光学影像自动几何精校正精度的重要环节。将数据探测法、抗差估计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法(RANSAC)三种经典的粗差检测方法应用于光学影像自动几何精校正的控制点粗差检测中,详细阐述了三种方法检测控制点粗差的方法和流程,并在控制点粗差率为10%、20%、30%和60%的情况下,利用实际光学卫星影像分别对三种方法展开控制点粗差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RANSAC相比数据探测法和抗差估计法对粗差率的敏感性最小,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更加适用于光学影像几何自动精校正中控制点的粗差检测。 王密 常学立 朱映 应荷香 成世文关键词:光学遥感 RANSAC 数据探测法 抗差估计 基于摄影测量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在线更新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基础地理数据库快速更新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结合数字摄影测量与Arc GIS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在线更新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础地理数据库在线更新软件系统。该软件将传统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采编功能和Arc GIS的地理数据管理功能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在线更新方法,提高了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效率。 常学立 王密 楼燕敏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 基础地理数据 无缝集成 基于梯度一致性约束的多光谱/全色影像最大后验融合方法 被引量:7 2014年 多光谱/全色影像融合可以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在影像解译和分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梯度一致性约束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在最大后验概率框架下,通过梯度一致性约束建立理想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多光谱影像观测模型和HuberMarkov影像先验,构建融合目标函数,最后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得到融合影像。本文方法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梯度一致性约束,克服了现有的同类方法受限于波段数量的缺陷,同时在求解中自适应确定每个波段的迭代步长,充分顾及了各波段的光谱特性,从而既确保了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保真度,也提高了融合影像的空间信息融入度。通过IKONOS和WorldView-2影像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和GS,AIHS和AMBF等融合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更好保持光谱信息的同时增强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更佳的融合效果。 孟祥超 沈焕锋 张洪艳 张良培 李慧芳关键词:影像融合 多光谱 全色 最大后验概率 传感网中能量均衡高效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 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无线传感网中现有信源匿名协议大都存在无法同时兼顾源位置匿名性、延迟和生存周期的问题,对数据混淆、虚假信息注入等方法在隐私性、网络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匿名量化动态混淆环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ADRing:以能量均衡消耗确保的动态混淆环以及相应基于区位象限的匿名度量化评估机制来高效地保护信源节点位置隐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DRing相比于现有协议能明显改善网络能耗和延迟均衡性,延长网络寿命,能满足网络节点对于数据分组匿名性和延迟的不同需求。 牛晓光 魏川博 姚亚兰关键词:无线传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