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作品数:4,856 被引量:31,697H指数:43
相关作者:孙兴国谭明生阮祥燕李非张巍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807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1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15篇医药卫生
  • 37篇文化科学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哲学宗教
  • 12篇生物学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5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11篇细胞
  • 395篇肿瘤
  • 362篇手术
  • 268篇动脉
  • 237篇综合征
  • 222篇术后
  • 198篇血管
  • 196篇切除
  • 196篇中医
  • 186篇外科
  • 185篇疗效
  • 183篇儿童
  • 181篇预后
  • 177篇慢性
  • 152篇超声
  • 134篇切除术
  • 127篇淋巴
  • 126篇成像
  • 121篇关节
  • 118篇心脏

机构

  • 30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8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5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25篇北京大学
  • 219篇北京协和医学...
  • 185篇中日友好医院
  • 18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6篇北京大学第三...
  • 15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8篇北京大学第一...
  • 1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9篇北京医院
  • 1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0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9篇孙兴国
  • 36篇谭明生
  • 31篇贾竑晓
  • 28篇阮祥燕
  • 27篇李非
  • 26篇张巍
  • 25篇苏向前
  • 25篇陈新月
  • 25篇谢立科
  • 23篇吴东宇
  • 22篇郝晓凤
  • 22篇滕秀香
  • 21篇刘小荣
  • 21篇刘如秀
  • 21篇刘方
  • 20篇移平
  • 20篇王昭
  • 18篇沈建武
  • 16篇李浩
  • 15篇黄丽辉

传媒

  • 74篇中华中医药杂...
  • 73篇中华医学杂志
  • 72篇中国临床医生...
  • 68篇首都医科大学...
  • 55篇北京大学学报...
  • 47篇中华神经外科...
  • 44篇临床肝胆病杂...
  • 41篇北京中医药
  • 40篇中华胃肠外科...
  • 40篇临床和实验医...
  • 40篇中华实用儿科...
  • 39篇中国医刊
  • 39篇中国微创外科...
  • 39篇中国医药导报
  • 36篇中华外科杂志
  • 35篇中华整形外科...
  • 35篇中国循环杂志
  • 35篇中华放射肿瘤...
  • 31篇中华结核和呼...
  • 3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97篇2023
  • 282篇2022
  • 447篇2021
  • 565篇2020
  • 566篇2019
  • 596篇2018
  • 596篇2017
  • 618篇2016
  • 451篇2015
  • 312篇2014
  • 198篇2013
  • 101篇2012
  • 32篇2011
  • 1篇2010
4,8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不同分子分型在治疗、预后上存在差异,三阴乳腺癌为乳腺癌的一种分型,临床特点为ER、PR、HER2均为阴性,三阴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均不敏感,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探索积极有效的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预后。三阴乳腺癌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和正虚毒炽证及其他证型,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对症用药可以减缓疾病进展及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临床及试验研究均证实,对于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除放化疗外,中医药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有效方法,中医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可以扶正抑瘤,达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作用。
苏菲万冬桂刘芳贾立群张艳华王娟娄彦妮
关键词:中医三阴乳腺癌辨证论治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双源CT诊断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 探讨肺静脉隔离(PVI)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双源CT(DSCT)诊断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8例拟接受PVI治疗的AF患者资料。所有患者PVI术前均接受TEE及DSCT检查。TEE显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为阳性,DSCT显示造影剂充盈缺损为阳性。以TEE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SCT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TEE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及DSCT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相关检查资料。结果 经TEE确诊为左心耳血栓22例(22/338,6.51%),DSCT诊断左心耳血栓42例(42/338,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0,P〈0.01)。22例DSCT阳性而TEE阴性者中,11例(11/22,50.00%)TEE显示血流缓慢引起的自发显影,比率明显高于DSCT阴性组(4/29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0,P〈0.01)。DSCT的诊断敏感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93.04%(294/316),准确率为92.90%(314/338),阳性预测值为47.62%(20/42),阴性预测值为99.32%(294/296)。TEE及DSCT检查中,阳性患者左心房前后径、横径及上下径均大于阴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TEE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E阳性患者中LVEF〈50%的比例(27.27%,6/22)高于TEE阴性患者(7.91%,25/316;χ2=7.01,P〈0.01)。结论 DSCT有助于诊断AF患者左心耳血栓,其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
李虹李一丹魏丽群孙兰兰王丽孔令云叶晓光吕秀章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耳超声心动描记术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特色和临床解读被引量:16
2017年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编制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与现有的其他现有行业共识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为临床提供参考。
卞立群李振华李保双温艳东唐旭东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不良组织学特征对结直肠癌肿瘤学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不良组织学特征对淋巴结阴性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并行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临床不良组织学特征对淋巴结阴性结直肠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共入组167例患者,男性98例,女性69例。年龄(63.6±11.6)岁。观察指标包括年龄、T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肿瘤种植、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化程度、组织类型、环周切缘。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环周切缘阳性、肿瘤种植和年龄与无病生存率相关,环周切缘、年龄、T分期、肿瘤种植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总体生存率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HR=1.053,95% CI:1.013~1.095,P=0.009)、低分化腺癌(HR=7.572,95% CI:1.815~31.587,P=0.005)、肿瘤种植(HR=4.711,95% CI:1.809~12.264,P=0.002)、黏液腺癌(HR=3.063,95% CI:1.003~9.354,P=0.049)、脉管瘤栓(HR=2.885,95% CI:1.062~7.832,P=0.038)、神经侵犯(HR=6.610,95% CI:1.037~42.122,P=0.046)是无病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低分化腺癌(HR=12.200,95% CI:1.985~74.972,P=0.007)、肿瘤种植(HR=5.379,95% CI:1.636~17.685,P=0.006)、年龄≥70岁(HR=1.062,95% CI:1.013~1.114,P=0.013)和神经侵犯(HR=8.043,95% CI:1.026~63.055,P=0.047)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T1~2期患者与T3~4期患者比较,3年无病生存率及3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 结论年龄≥70岁、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肿瘤种植、脉管瘤栓、神经侵犯是淋巴结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陆君阳徐徕张冠南孙曦羽邱辉忠吴斌林国乐肖毅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组织学根治性手术
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可能与肿瘤复发及转移相关,CTC检测及对其表型、基因型等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癌变预测、疾病进展监控及化疗敏感性评估等。CTC可利用免疫磁珠、膜滤过、微流控芯片等技术进行分选,但不同方法的样本处理速度、CTC回收效率、纯度、细胞活性等存在较大差异。目前CTC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仍很有限,通过方法学的完善与规范、CTC基因测序及体外培养并建立体内移植瘤模型等,有望获取更多肿瘤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
赵旭东马永蔌田孝东杨尹默
关键词:胰腺肿瘤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7
2019年
介绍脑卒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现况,综述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进展,并指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开发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脑卒中全程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新思路。
陈越皮红英宋杰章洁唐静萍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miRNA——中医药干预PCI预后的新靶点
2019年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植入的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过度增殖的同时也延缓了血管内皮细胞(ECs)的修复,导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如何特异性调控ECs及VSMCs增殖是相关研究的难点问题。miRNA在PCI术后血管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医药本身富含miRNA,其通过调控ECs及VSMCs中miRNA水平来干预PCI预后可能是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要靶点。现将概述VSMCs及ECs中miRNA在血管重塑过程分子机制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对miRNA的干预作用,以期为后续中医药干预PCI预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贾文浩崔晓云万洁黄雁超龙佳林谦
关键词:MIRNA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医药
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2例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结果肿瘤位于腰段椎管内10例、胸段椎管内1例、骶管内1例。12例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病理均为副神经节瘤。术后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无感染、脑脊液漏。术后随访3~102个月,平均57.67个月,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按McCormick分级,Ⅰ级11例,Ⅱ级1例。结论椎管内副神经节瘤临床罕见,大多为良性无功能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常难以正确诊断。手术全切肿瘤后大多预后较好,建议术后长期随访。
林国中马长城杨军王振宇谢京城刘彬陈晓东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副神经节瘤显微手术
既往手术评分对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假黏液瘤疗效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既往手术评分(PSS)对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腹膜假黏液瘤(PM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从PMP临床科研数据库中收集首次行CRS+HIPEC治疗的病例,分析PSS与总生存期、严重不良事件(SAEs)的相关性,评价PSS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共335例PMP患者首次接受CRS+HIPEC治疗,其中PSS4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58.2个月,PSS-1患者为63.7个月,PSS-2/3患者为55.4个月,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9,P=0.779);按病理类型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体SAEs(χ^2=0.625,P=0.722)、手术相关性SAEs(χ^2=0.267,P=0.901)、非手术相关性SAEs(χ^2=0.677,P=0.715)在不同PS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专业化中心,PSS对CRS+HIPEC治疗PMP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影响。
李鑫宝于洋安松林刘刚张彦斌姬忠贺闫风彩许洪斌彭正李雁
关键词:黏液瘤肿瘤细胞减灭术
右肺上叶切除术后中叶扭转保守治疗2例
2020年
肺叶扭转是指肺实质沿支气管血管蒂不同程度旋转,进而产生肺动脉血供障碍、静脉回流受阻和支气管狭窄闭塞,临床罕见,多发生于肺叶切除术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肺叶扭转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扭转肺组织[1-2]。保守治疗尚未见报道,现将本研究所涉及2例右肺上叶切除术后中叶扭转患者保守治疗长期效果报道如下。
李凤卫辛兴边建伟刘思杰吴迅岳超陈应泰
关键词:静脉回流受阻肺实质保守治疗肺叶切除术后
共4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