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270)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徐世烺刘问李庆华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延性断裂性能评价准则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该文研究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断裂性能评价准则。对纤维体积掺量为1.5%、2.0%与2.5%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弯曲断裂试验,基于非线性断裂力学,应用双J参数评价其断裂性能,并分析了其JR阻力曲线。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弯曲断裂表现出延性特征。应用双J参数评价该材料的断裂性能,当流入裂缝塑性区的能量大于起裂断裂能JIC时,裂缝出现;随后,裂缝稳定扩展;当流入塑性区能量大于失效断裂能JIF时,局部裂缝出现,材料进入失稳发展阶段。该材料的JR阻力曲线存在三阶段线性关系,分别以宏观裂缝出现点与主裂缝局部化点为分界点。在UHTCC的变形稳态发展阶段,相同面积的裂纹发展量消耗的能量相同。
- 刘问徐世烺李庆华
- 关键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后浇UHTCC既有混凝土复合梁弯曲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研究疲劳荷载作用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将UHTCC外浇层作为保护层,对既有着混凝土梁体一侧浇注UHTCC而制成的UHTCC/混凝土复合梁(UC复合梁)进行三点弯曲疲劳加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UC梁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UHTCC层产生若干条可见裂缝,其数目随应力水平的下降而减少,混凝土层裂缝数目为1~3;复合梁随荷载循环的疲劳变形曲线表现出延性特征,呈现三阶段发展,变形能力随应力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在高周疲劳情况下,复合梁S-N双对数疲劳曲线线性良好.由此表明,利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保护层能分散既有混凝土的表面裂缝,提高复合梁的变形能力和寿命.
- 刘问徐世烺李庆华
- 关键词:复合梁平截面假定
-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模型试验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的疲劳特性,对其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在UHTCC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从连续损伤力学出发,基于弹塑性各向同性损伤模型,研究了该材料在等幅重复荷载下的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并建立了关于D-S的疲劳损伤模型。为准确描述该材料的损伤演变,模型中引用了起始损伤Ds的概念表示第Ⅰ变形阶段的损伤量;采用试件底面塑性应变εp作为变量计算损伤量D;根据试验曲线拟合得出损伤模型的各项参数。结果表明:UHTCC在不同应力水平S下的起始损伤量和累积损伤程度随应力水平的降低而变小,与实际情况相符;损伤模型的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
- 徐世烺刘问
- 关键词:道路工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疲劳寿命试验研究被引量:26
- 2012年
- 通过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的弯曲疲劳寿命、疲劳变形以及破坏特征等。试验结果表明:疲劳荷载作用下,UHTCC也会产生多条裂缝,随应力水平降低,裂缝数目减少,使得其变形能力减弱;疲劳破坏后,试件断面可分为3个不同区域,且不同应力水平下,纤维的拔出破坏和拉断破坏比例不同。UHTCC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的威布尔分布,根据威布尔参数拟合的S-N双对数方程呈明显的双线性特征,原因是在低周与高周疲劳荷载循环作用下UHTCC中PVA纤维发挥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
- 刘问徐世烺李庆华
- 关键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疲劳试验破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