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623906)

作品数:61 被引量:211H指数:9
相关作者:张焕相李明忠白伦杨吉成盛伟华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4篇丝素
  • 24篇细胞
  • 18篇丝素蛋白
  • 13篇血管
  • 13篇干细胞
  • 8篇血管内皮
  • 8篇内皮
  • 7篇分化
  • 6篇血管内皮生长...
  • 6篇生物材料
  • 6篇内皮生长因子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纺丝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腺病
  • 4篇电纺
  • 4篇电纺丝
  • 4篇血管生成
  • 4篇血管生成素
  • 4篇血管形成

机构

  • 49篇苏州大学
  • 8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国家人口计生...
  • 2篇广州市恺泰生...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经贸职业...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作者

  • 15篇张焕相
  • 10篇李明忠
  • 9篇白伦
  • 9篇杨吉成
  • 7篇盛伟华
  • 6篇卢神州
  • 6篇谢宇锋
  • 6篇赵东旭
  • 5篇张学光
  • 5篇戴礼兴
  • 5篇段巧艳
  • 5篇刘铁连
  • 5篇韩甫
  • 5篇叶荣
  • 5篇缪竞诚
  • 4篇王泳
  • 4篇栾希英
  • 3篇缪竞成
  • 3篇张军超
  • 3篇黄泉

传媒

  • 6篇苏州大学学报...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丝绸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国际生物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合成纤维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纺织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Ang-1转基因成纤维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诱导血管形成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经腺病毒介导的人血管生成素-1(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诱导血管形成活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Ad-Ang-1腺病毒病毒子感染再生丝素膜上培养的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再生丝素膜对成纤维细胞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将Ad—Ang-1转基因WI-38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进行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实验(CAM)和兔角膜层间植入诱导角膜新生血管试验,并用ELISA法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Ad—Ang-1可感染再生丝素膜上培养的成纤维细胞,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sF组Ad.Ang.1转基因W1.38细胞可以成功表达目的基因(P〈0.05)。CAM实验表明Ad-Ang-l转基因wI-38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具有促进CAM血管生成的活性,并通过兔角膜层间植入实验进一步证明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具有诱导角膜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再生丝素膜对Ad-Ang-l转基因的WI-38成纤维细胞中不仅可以成功表达目的Ang-1,而且还可使与血管生成和组织损伤修复相关的VEGF、FGF2、PDG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有关。结论Ad-Ang-I转基因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具有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采用转基因技术对生物材料进行修饰或改性、研制出具诱导性的医用生物膜材料创造了条件。
钱丽娟刘铁连张晓峰谢宇锋盛伟华缪竞诚韩亚丽杨吉成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腺病毒
饲养层体系的建立与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被引量:4
2007年
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离、抑制分化培养获得的多潜能细胞。ES细胞的研究已在多种动物实验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ES细胞在体外培养不仅要保持其增殖能力,而且要维持其未分化的状态。由于饲养层细胞能分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等抑制ES细胞分化的因子,目前,ES细胞的培养主要是以饲养层来维持其干细胞特性。本实验探讨了胎鼠成纤维细胞(MEF)的分离培养、传代及其作为饲养层细胞的处理条件,建立快速稳定的MEF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小鼠ES细胞的适宜培养、传代条件。
盛利琴叶荣陈学进韩甫张焕相
关键词:饲养层细胞胚胎干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ES细胞原始生殖细胞鼠成纤维细胞
川芎嗪衍生物改性丝素材料体外抗凝血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提高丝素材料的抗凝血性能,尝试用活血化淤中草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对其进行改性.首先对川芎嗪的侧链进行结构修饰引入活性基团羟基,然后通过酯化反应引入双键,将得到的中间体进一步在无引发剂条件下接枝聚合在丝素材料表面.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对改性丝素进行了结构鉴定.改性丝素的抗凝血性能通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粘附等实验进行评价,和未改性丝素相比,改性后的丝素APTT时间延长,同时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培养30 min后未发现有粘附的血小板,说明川芎嗪衍生物改性丝素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活性有所改善.
连小洁王松朱鹤孙
关键词:丝素蛋白中草药四甲基吡嗪抗凝血材料
聚吡咯/丝素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常压下,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丝素导电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其表面电阻为103Ω/cm,而且导电性较为耐久和稳定;处理后织物的表面疏水性提高,同时也兼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复合纤维的结晶度与基体材料基本一致,而其取向度和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
孙东豪
关键词:导电纤维复合材料
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建立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原代培养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条件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DMEM分别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6h和24h;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鉴定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神经样细胞。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106、CD90、CD29和CD44标记物,不表达CD71、CD45和CD34,回收得到的条件培养基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这些神经样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呈β微管蛋白Ⅲ、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阳性,且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
周俊松董运海钱燕翔徐路尧宋琳宋雪慧辛莲张焕相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样细胞细胞分化
再生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以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再生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研究了共混配比、溶液浓度、添加剂含量及电纺电压、喷丝距离等因素对纤维成形及纤维有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聚乙烯醇共混后再生丝素纤维的柔韧性有一定改善,适当增加PVA在共混物中的含量、提高纺丝液浓度以及纺丝电压有利于改善共混溶液的可纺性。另外,加入丙三醇虽可使纤维直径的均匀性有所提高,但却不利于纤维成形。
刘芸薛华育戴礼兴
关键词:静电纺丝丝素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
2010年
为了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采用超声波凝胶干燥法制备了SF/HA复合材料;以脱胶茧丝为增强材料,水溶性淀粉为制孔剂,通过去离子水萃取法除去淀粉,制备了SF/HA多孔复合材料。对其孔隙率及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并将其植入兔股骨缺损处观察修复的情况。SF/HA多孔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接近75%,孔径尺寸分布约从几微米到400μm,并且孔隙之间相互贯通,其抗压强度可达10 MPa以上,植入兔股骨缺损处未见引起骨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及骨坏死,术后12周发现基本修复骨缺损部位,而空白对照组没有骨生成。SF/HA多孔复合材料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基本要求,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施咏毅罗敏清毛丽卢神州Yong-yi Min-qing Shen-zhou
关键词:多孔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DEFECT骨组织工程支架水溶性淀粉
丝素材料植入大鼠皮下微动脉生成过程及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孔丝素材料植入体内后的微动脉生成过程及形态学变化而进行实验研究,为合理设计创伤修复用多孔丝素膜生物材料的形态结构提供基础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16只,每只大鼠在背部皮下植入多孔丝素材料,于术后5d,7d,10d,13d,15d,18d,23d和25d时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微动脉长入多孔丝素材料的情况,并对材料中的微动脉的密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d,在组织和材料交界处,看到有微动脉长入其中。术后18d,材料与组织交界处的微动脉血管密度接近术后10d的微动脉密度,材料中血管密度继续呈增加趋势。术后25d,微动脉血管分布得更加均匀,且材料交界处与材料中微动脉的血管密度大体一致。结论:植入皮下前期,丝素材料与组织交界处先有微动脉生成并向材料中长入;推想在中后期,出现了微动脉套叠式血管新生来进行重塑血管网络。
谭小艳杨吉文茆永琴牛建涛白伦
关键词:微动脉毛细血管周细胞平滑肌
聚乙二醇丙三醇对丝素蛋白膜的改性被引量:5
2006年
以乙二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丙三醇(PEGG),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表征。用流延法制备了丝素蛋白/PEGG共混膜,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EGG含量的增加,丝素蛋白(SF)的结晶度有所下降,PEGG与丝素蛋白之间有氢键结合,因此可能抑制了s ilkⅠ结晶。测试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弹性随着PEGG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均高于24M Pa,而杨氏模量都小于80 M Pa。SF/PEGG共混膜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
卢神州李明忠白伦
关键词:丝素蛋白结构性能
γ-射线辐射处理对柞蚕生丝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了柞蚕生丝经15kGy和30kGy吸收剂量的γ-射线辐射后主要性质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柞蚕生丝经上述剂量的γ-射线辐射后,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等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都明显下降,表面形态和聚集态结构无明显变化;经剂量为15kGy的γ射线辐射后无明显黄变,经剂量为30kGy的γ射线辐射后才会明显黄变。
赵春霞李明忠王春雷龚俊杰刘佳佳郑忠厚徐巍巍
关键词:柞蚕丝丝朊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