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409)

作品数:29 被引量:104H指数:6
相关作者:谢克亮陈红光于泳浩王国林韩焕芝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脓毒
  • 10篇脓毒症
  • 10篇细胞
  • 8篇氢气
  • 6篇血浆
  • 6篇脓毒症小鼠
  • 6篇围术期
  • 6篇富氢
  • 4篇多糖
  • 4篇血浆细胞
  • 4篇脂多糖
  • 4篇细胞因子
  • 4篇浆细胞
  • 4篇肝癌
  • 4篇
  • 3篇蛋白
  • 3篇毒素血症
  • 3篇血浆细胞因子
  • 3篇血症
  • 3篇炎症

机构

  • 28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陕西省肿瘤医...
  • 4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作者

  • 25篇谢克亮
  • 23篇陈红光
  • 16篇于泳浩
  • 9篇韩焕芝
  • 9篇王国林
  • 5篇王卫娜
  • 5篇李媛
  • 5篇刘玲玲
  • 3篇刘宏伟
  • 3篇王涛
  • 3篇史媛
  • 2篇王新生
  • 2篇王世平
  • 2篇于洋
  • 2篇杨涛
  • 1篇陈亚军
  • 1篇孟啸寅
  • 1篇张利军
  • 1篇孙立江
  • 1篇张秉新

传媒

  • 10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8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精散”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生精散"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生精散组小(C组)、中(D组)、大剂量组(E组),每组8只。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B组自扭转前1 h开始给予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 ml/d,C组(0.01 g/kg.d)、D组(0.02 g/kg.d)、E组(0.03 g/kg.d)分别按体重给予灌服生精散,连续35 d后处死大鼠,对大鼠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用RT-PCR检测大鼠精子CatSper1的表达。结果: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子浓度,CatSper1基因表达,与A组[(51.30±6.60)%、(69.01±7.20)%、(40.53±7.01)×106/ml、2.04±0.77]相比,B组[(15.30±6.30)%、(44.42±6.36)%、(21.00±6.14)×106/ml、1.12±0.50),均显著降低(P<0.01);与B组相比,D组[(51.63±3.20)%、(72.09±2.20)%、(55.30±5.90)×106/ml、2.11±0.20]、E组[(55.93±3.17)%、(73.01±2.11)%、(58.33±4.90)×106/ml、2.31±0.17]均显著升高(P<0.01),而C组[(18.02±0.23)%、(48.04±7.01)%、(22.87±2.10)106/ml、1.19±0.51]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生精散可以促进睾丸扭转复位后精子质量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生精功能,提高精子细胞CatSper1基因的表达有关。
王世平翟艳慧谢克亮孙立江李延江王新生
关键词:生精散睾丸扭转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 h(T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 DEX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NS组(P<0.05)。在T0、T1、T2和T3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中IL-6和IL-10水平均随时间升高,T3时间点达到高峰。与NS组相比,DEX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血浆中IL-6水平明显减低(P<0.05),而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调整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
周一鸣陈红光谢克亮
关键词:脓毒症炎症反应细胞因子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HMGB1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 h(T3)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HMGB1的浓度。结果在T0、T1、T2和T3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中HMGB1水平均随时间升高,T3时间点达到高峰。DEX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血浆中HMGB1水平低于N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HMGB1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推广。
周一鸣陈红光谢克亮
关键词:脓毒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富氢液通过自噬途径下调中波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氢气是否能通过自噬途径调节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方法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氢气组(仅用富氢培养液培养),1、10、50mJ/cm^2UVB组,1、10、50mJ/cm^2UVB+氢气组,50mJ/cm^2UVB+3甲基腺嘌呤(3MA)组,50mJ/cm^2UVB+雷帕霉素组,50mJ/cm^2UVB+3MA+氢气组,50mJ/cm^2UVB+雷帕霉素+氢气组。细胞经过不同处理培养12h后,噻唑蓝(M1TI')法检测细胞增殖,LDH试剂盒检N-%酸脱氢酶(LDH),细胞提取蛋白检测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上清液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ot、白细胞介素(IL)-1β、HMGB1和IL-6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YB诱导的HaCaT细胞LDH释放增多,细胞活力下降,自噬蛋白LC3和Beclinl表达增加,炎症因子TNF—d、IL-1β、HMGB1和IL-6释放增加(均P〈0.05)。与UVB组相比,氢气可减少LDH释放,提高细胞活力,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进一步增加,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减少(均P〈0.05)。与50mJ/cm^2UVB组相比,50mJ/cm^2UVB+3MA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而50mJ/cm^2UVB+雷帕霉素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减少(P〈0.05)。与50mJ/cm^2UVB+氢气组相比,50mJ/cm^2UVB+氢气+3MA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增加(P〈0.05)。结论UVB照射可以诱发自噬蛋白表达增加;富氢液可以下调UVB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而这一过程是通过激活自噬途径实现的。
张秉新邢卫斌付国俊陈红光
关键词:紫外线自噬炎症趋化因子类HACAT细胞
Nrf2在氢气治疗严重脓毒症肠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 探讨Nrf2在氢气治疗严重脓毒症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152只雄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氢气对照组、脓毒症组和氢气治疗组4组,每组3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和氢气对照组不进行CLP,其他操作相同.氢气对照组和氢气治疗组于假手术或CLP后1h、6h分别吸入2%氢气1h.每组取20只小鼠,观察术后7d内的生存率.每组剩余18只小鼠,分别于术后6、12和24 h各处死6只,取部分肠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rf2、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rf2 mRNA表达;于术后24 h取部分中段空肠,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组织损伤程度.结果 假手术组和氢气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小鼠7d生存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0比100%,P<0.05);氢气治疗组小鼠7d生存率较脓毒症组明显升高(55%比0,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术后6、12和24 h肠组织Nrf2的蛋白表达(灰度值)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Nrf2蛋白6 h:1.973±0.350比1.000±0.000,t=4.411,P=0.002; 12 h:2.367±0.186比1.000 ±0.000,t=10.210,P=0.000; 24 h:2.517±0.280比1.000±0.000,t =9.521,P=0.000;Nrf2 mRNA 6 h:1.606±0.271比1.000 ±0.000,t=3.631,P=0.002; 12 h:1.692±0.399比1.000±0.000,t=3.233,P=0.005;24 h:1.784±0.341比1.000±0.000,t=3.894,P=0.001),术后24 h肠组织HMGB1表达(灰度值)明显升高(1.507±0.220比1.000±0.000,t=3.948,P=0.004).与脓毒症组比较,氢气治疗组术后6、12和24 h肠组织Nrf2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Nrf2蛋白6 h:2.583±0.395比1.973±0.350,t=2.765,P=0.024; 12 h:2.725±0.235比2.367±0.186,t=2.674,P=0.028; 24 h:2.930±0.212比2.517±0.280,t=2.595,P=0.032; Nrf2 mRNA 6 h:2.008±0.400比1.606±0271,t=2.405,P=0.029;12 h:2.188 ±0.475比1.692±0.399,t=2.317,P=0.034;24 h:2.333±0.406比1.78
李媛谢克亮陈红光王卫娜王国林于泳浩
关键词:NRF2脓毒症氢气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富氢液对脂多糖刺激离体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富氢液对脂多糖(LPS)刺激人肠上皮细胞(Caco2)单层模型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培养于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传代至第28~35代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富氢液组、LPS组和LPS+富氢液组。空白组和LPS组用正常培养基培养,富氢液组和LPS+富氢液组用含饱和氢气培养基培养;LPS组和LPS+富氢液组分别加入1g/L的LPS孵育,空白组和富氢液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模拟离体肠上皮屏障,孵育0、3、6、12、24、48h测定其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值来反映肠屏障通透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法分别测定细胞活性和损伤情况;孵育6、12、24h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测定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与occludin的蛋白表达;孵育24h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claudin-1与occludin蛋白的分布。结果空白组与富氢液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PS组和LPS+富氢液组细胞孵育6h起TEER值即较空白组明显降低,且呈时间依赖性;而LPS+富氢液组细胞孵育6h起TEER值明显高于LPS组。与空白组相比,LPS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67.2±7.9)%比(100.0±0.0)%,P<0.05〕,细胞损伤明显〔LDH释放率:(38.5±2.1)%比(1.2±0.3)%, P<0.05〕,孵育6、12、24h时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claudin-1(灰度值):0.351±0.079、0.272±0.075、0.190±0.049比0.518±0.030,occludin(灰度值):0.416±0.044、0.290±0.062、0.226±0.019比0.602±0.038,均P<0.05〕,孵育24h时细胞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分布紊乱且连续性中断。与LPS组相比,LPS+富氢液组细胞活性部分恢复〔(88.8±7.4)%比(67.2±7.9)%,P<0.05〕,细胞损伤减轻〔LDH释放率:(16.
杨涛谢克亮陈红光张红涛于洋王国林于泳浩
关键词:脂多糖肠屏障功能障碍紧密连接蛋白
氢气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Nrf2/ARE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评价氢气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ICR小鼠72只,体重20~ 25 g,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H组)、氢气组(H2组)、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症+氢气组(S+H2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 (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于CLP术后1和6h时H2组和S+H2组吸入2%氢气1h.分别于CL术后7、12和24 h时各处死6只小鼠,取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Nrf2 mRNA的表达;于CLP术后24 h时测定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和湿重/干重比值(W/D比值),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结果 与SH组比较,S组和S+H2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和W/D比值升高,Nrf2蛋白及其mRNA、HO-1和HMGB1的表达上调(P<0.05),H2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H2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和W/D比值降低,Nrf2蛋白及其mRNA、HO-1的表达上调,HMGB1表达下调(P<0.05).结论 氢气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激活Nrf2/ARE通路有关.
李媛谢克亮陈红光王卫娜王国林于泳浩
关键词:脓毒症NF-E2相关因子2反应元件
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对肝癌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ASAⅠ-Ⅱ级,男83例,女37例,年龄36-79岁,体重51-85kg。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60例择期行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癌射频消融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辅助呼吸,麻醉维持使BIS于40-60,BP、HR高于基础值20%以上时,追加0.05-0.1mg芬太尼,适时追加维库溴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h(T3),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清IL-4、IL-10、HMGB1及VEGF-1浓度。结果:T0,T1,T2及T3时间点,I组与S组血浆中细胞因子IL-4、IL-10、HMGB1和VEGF-1的浓度均随时间升高,T3时间点血浆中细胞因子浓度达到释放高峰。在T2及T3时间点,与I组比较,S组IL-4及IL-10升高,HMGB1和VEGF-1的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及T1时间点,两组血浆中IL-4、IL-10、HMGB1和VEGF-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比异氟醚麻醉能够更好地调节肝癌患者围术期血浆炎症因子的生成,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苏伟陈军来炳祺陈红光谢克亮
关键词:异氟醚七氟醚肝癌细胞因子
氢气对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评价氢气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以2×106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2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4组(n=35):对照组(C组)、氢气组(H2组)、LPS组和L胳+H2组.C组和LPS组用正常培养基培养,H2组和LPS+ H2组用含饱和氢气培养基培养.LPS组和LPS+H2组分别加入LPS1 μg/ml孵育,C组和H2组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孵育6、12和24h时,取5孔细胞,采用瑞姬氏染色观察细胞损伤情况;分别于孵育6、12和24h时,取5孔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于孵育24h时,取5孔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和p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组内皮细胞出现病理学损伤;与LPS组比较,LPS+ H2组内皮细胞病理学损伤减轻.与C组比较,LPS组和LPS+ H2组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表达下调(P<0.05),β-连环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LPS+ H2组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表达上调(P<0.05),p连环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气可有效减轻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王卫娜谢克亮陈红光韩焕芝王国林于泳浩
关键词:氢气脂多糖脐静脉内皮细胞
异丙酚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转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肿瘤细胞转移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的影响。方法将来源于人类乳腺癌细胞株移植到SPF级裸基因的免疫缺陷型小鼠制备乳腺癌模型。将接种成功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n=6)、异丙酚输注组(P组,50mg/kg,输注2h,n=6)、PI3K抑制剂(BYL719)组(B组,n=6)和异丙酚加PI3K抑制剂组(P+B组,n=6)。于给药后4周分别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4组小鼠癌组织中PI3K、磷酸化Akt(p-Akt)、Akt的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I3KR1(PI3Kregulatory subunit 1)和Akt(Akt1和Akt2)的mRNA表达水平;取双肺,观察小鼠肺表面转移结节数。结果与C组相比,P组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PI3KR1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Akt1和Akt2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肺表面转移结节数明显减少(P<0.05);B组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I3KR1mRNA、Akt1和Akt2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肺表面结节数明显增加(P<0.05)。与B组相比,P+B组明显上调了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P<0.05),PI3KR1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Akt1和Akt2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肺表面结节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酚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
陈军赵文晖刘玲玲谢克亮宋张骏
关键词:异丙酚PI3K/AKT乳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