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70072)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谢菲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新马克思主义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新型城镇化建...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市化
  • 1篇三中全会
  • 1篇主义
  • 1篇资本
  • 1篇马克思恩格斯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基点
  • 1篇多中心
  • 1篇恩格斯
  • 1篇《决定》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 1篇城镇化
  • 1篇城镇化建设

机构

  • 4篇福州大学

作者

  • 4篇谢菲

传媒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评析——以国外大城市“多中心空间模式”为基点被引量:2
2013年
二战后,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等因素的变革,国外大城市(或区域)如伦敦、巴黎、洛杉矶、东京、德国鲁尔地区等,空间组织结构出现了区别于传统工业城市的不同特征,即多中心空间模式。该模式有其重要的理论依托,时至今日,仍旧是国外城市学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部分学者为解决中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开始关注国外大城市多中心空间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对国外大城市(或区域)多中心空间模式的理论演进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以此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模式。
谢菲
关键词:城市化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及其现代演变探析被引量:10
2012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业城市的形成、历史意义及城乡关系等问题,极具革命性和批判性。时至今日,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性质功能、城乡关系都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显著不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空间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解答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变化的基本状况、趋势及其原因,取得了不少新进展。这对我们研究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具有借鉴价值,从而有助于我们分析后现代社会城市本质及城乡关系问题。
谢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深化制度改革,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
2015年
我国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势在必行。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土地、人口、资金的城乡两元制结构。因此制度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破除土地二元制结构的改革方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核心精神、拓宽融资渠道的金融措施等重要内容,成为推动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蓝图、总目标和总路径,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谢菲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资本不平衡地理发展与空间重构的现代意义探析——从马克思到新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被引量:2
2015年
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曾有过深刻阐述,只是在传统历史主义的时间性偏好的压抑下,这一重要理论资源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再次聚焦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研究,并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城市化、资本运动与空间重塑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在空间生产的视域下为我们重新厘清了该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启示。
谢菲
关键词:资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