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113902)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福才周建华陈学好杨爱民胡其靖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黄瓜
  • 1篇性状
  • 1篇叶片
  • 1篇种群
  • 1篇种群趋势指数
  • 1篇物理性状
  • 1篇离体
  • 1篇结球
  • 1篇结球甘蓝
  • 1篇抗蚜
  • 1篇抗蚜性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剂
  • 1篇克隆
  • 1篇黄瓜叶
  • 1篇黄瓜叶片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克隆
  • 1篇瓜蚜
  • 1篇甘蓝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篇邵久之
  • 1篇任雪松
  • 1篇潘俊松
  • 1篇蒲全明
  • 1篇钱媛媛
  • 1篇任佳
  • 1篇宋明
  • 1篇胡其靖
  • 1篇高启国
  • 1篇何欢乐
  • 1篇别蓓蓓
  • 1篇杨爱民
  • 1篇王小佳
  • 1篇蔡润
  • 1篇陈学好
  • 1篇周建华
  • 1篇周福才
  • 1篇张林成
  • 1篇黄东梅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瓜叶片物理性状对黄瓜抗蚜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14年
为了研究黄瓜叶片表面物理性状在抗蚜性方面的作用,以黄瓜蚜虫(瓜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蚜虫在13个黄瓜品种上的存活率、繁殖率,以及种群趋势指数,探讨了黄瓜叶片茸毛密度、叶片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等物理性状与蚜虫种群趋势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品种黄瓜的若蚜存活率及单头蚜虫的产仔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蚜虫在抗虫黄瓜品种‘阿信’上的存活率最低(40.16%),在感虫品种‘pepino’上的存活率最高(55.86%);在不同的黄瓜品种上蚜虫的产仔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感虫黄瓜品种上蚜虫的单头产仔量均在60头以上,而在抗性品种‘EP6392’上单头产仔量仅为48.25头。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叶片的茸毛密度、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等物理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感虫品种‘四川寸金’的茸毛密度(372.63根·cm 2)是高抗品种‘阿信’(190.50根·cm 2)的1.96倍,高抗品种‘阿信’叶片维管束埋深最深(0.5 mm),明显大于高感品种‘秀燕’(0.38 mm)和‘pepino’(0.40 mm),高抗品种‘阿信’叶片表面蜡质含量(4.56 mg·g 1)是感虫品种‘仪黄’(1.19 mg·g 1)的3.8倍。叶片茸毛密度、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等物理性状与黄瓜上蚜虫种群趋势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茸毛密度与瓜蚜种群趋势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8.312 1x+10.700 0(r=0.819 8,P=0.000 6);而叶片维管束埋深和表面蜡质含量分别与瓜蚜种群趋势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4 2x+0.557 1(r=0.682 9,P=0.010 1)、Y=0.181 0x+8.286 8(r=0.752 7,P=0.003 0)。种群趋势指数(Y)和叶片茸毛密度(X1)、维管束埋深(X2)及表面蜡质含量(X3)3个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38.624 6+0.043 1X139.165 3X21.044 3X3(r2=0.830 7),通径系数分别为P茸毛密度→Y=0.414 2,P维管束埋深→Y=0.166 0,P蜡质含量→Y=0.206 7,表�
任佳周福才陈学好胡其靖杨爱民周建华邵久之钱媛媛
关键词:黄瓜叶片物理性状瓜蚜种群趋势指数
黄瓜(Cucumis sativus L.)离体再生和转化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1
2012年
以黄瓜4d苗龄子叶节和农杆菌GV3101为实验材料,对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条件进行优化。再生部分,将培养基中的6-BA和ABA设立浓度梯度,并添加适量的AgNO3,进行再生情况对比,得最佳配方MS+1.5mg/L 6-BA+1.0mg/L ABA+2.0mg/L AgNO3,可直接诱导出芽,最短45d获得完整植株。转化部分,根据敏感性试验确定选择培养卡那霉素(kan)筛选压,并运用gus瞬时表达法对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抗氧化剂的添加等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50mg/L kan筛选压即可筛选出阳性株;预培养时间1~2d,侵染时间20~30min,共培养3d时转化效率较高;抗氧化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转化效率。对该转化体系进行验证,PCR结果初步表明外源基因成功整合入黄瓜基因组中。
黄东梅别蓓蓓潘俊松何欢乐蔡润
关键词:黄瓜抗氧化剂
结球甘蓝叶片卷曲相关7个同源异型盒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14年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519’品系为试材,通过结球期茎尖和叶片以及莲座期茎尖和叶片的转录组对比分析,筛选出4个显著差异表达HB类基因,分别为BoHAT2、BoHB12、BoHB7和BoHB27。进一步对上述4个基因以及调控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叶片卷曲但在结球甘蓝转录组中未检测到表达差异的基因BoPHB、BoPHV和BoREV进行了同源克隆。序列分析表明上述7个基因都含有同源异型域(homeodomain,HD),具有同源异型盒(homeobox,HB)蛋白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BlastP(蛋白序列与蛋白库做比对)表明它们与拟南芥的同源蛋白相似性高,来自结球甘蓝的BoHAT2、BoHB12、BoHB7、BoHB27、BoPHB、BoPHV、BoREV与拟南芥中的HAT2、ATHB12、ATHB 7、ATHB27、PHB、PHV、REV蛋白同源,同源性分别为86%、80%、79%、60%、94%、95%和96%。BlastP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oHAT2属于HD-ZipⅡ类,BoHB12和BoHB7属于HD-ZipⅠ类,BoHB27属于ZF-HD,BoPHB、BoPHV和BoREV属于HD-ZipⅢ类。BoHAT2、BoHB12、BoHB7、BoHB27、BoPHB、BoPHV、BoREV在结球甘蓝莲座期到结球期的茎尖和叶片中均有表达,BoHB12和BoHB7在结球期叶片中表达量显著增高,分别是莲座期叶片的38.1倍和6.2倍,其余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明显,表明BoHB12和BoHB7可能是结球甘蓝球叶自然卷曲过程中的主效调控基因。
任雪松张林成蒲全明高启国王小佳宋明
关键词:结球甘蓝基因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