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377) 作品数:7 被引量:135 H指数:6 相关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唐艳龙 姜静 王晓红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濮阳市园林绿化处 河北联合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瑞典国际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低龄幼虫的寄生作用 被引量:50 2010年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是我国东北危害栎树的重要害虫。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研究中,通过功能反应实验方法探讨了利用寄生蜂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对栗山天牛低龄幼虫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取食寄主补充营养的过程中,对栗山天牛1~2龄小幼虫的致死作用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平均每日最大致死量为0.53头。寄生作用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Ⅰ型方程,寻找时间21d内的寄主密度阈限为4头。当该肿腿蜂密度固定为1头时,对栗山天牛致死作用和寄生作用的寻找效率均随寄主密度的上升而降低。当寄主密度固定不变时,随着寄生蜂密度的增加寄主的死亡数量线性升高,被寄生的寄主数量也上升,但该肿腿蜂对栗山天牛低龄幼虫致死作用和寄生作用的寻找效应均显著下降,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是防治栗山天牛低龄幼虫的良好天敌。研究结果对于合理评价白蜡吉丁肿腿蜂在生产上的控害能力和制定寄生蜂的林间释放应用技术规程提供了依据。 王小艺 杨忠岐 唐艳龙 姜静 高纯 刘云程 张显文关键词:栗山天牛 生物防治 两种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虫粪及其寄主植物气味的学习行为 被引量:14 2011年 经研究,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与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 (Buysson)均可寄生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的低龄幼虫,可用于该害虫的生物防治。为了探讨其学习行为,采用Y-型嗅觉仪、培养皿两种方法,测定了锈色粒肩天牛虫粪及其寄主植物——国槐韧皮部的气味刺激对交配后的白蜡吉丁肿腿蜂和哈氏肿腿蜂的雌蜂嗅觉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肿腿蜂在羽化后经过对上述两种气味源48h接触后,有学习经历的雌蜂对两种气味源的选择性比没有学习经历的雌蜂对气味源的选择性相比显著提高。在对气味源的搜寻判断上,有学习经历的雌蜂所用时间显著少于没有学习经历的雌蜂。培养皿试验表明,有学习经历的雌蜂对锈色粒肩天牛虫粪及国槐树枝韧皮部水提物或正丁烷提取物的趋向率要高于没有学习经历的雌蜂,但二者差异不显著。两种寄生蜂的嗅觉记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当其脱离学习环境一定时间后,对气味源仍有较强的趋向性。 王晓红 杨忠岐 唐艳龙 张彦龙 王小艺 王晓军 刘艳霞 李聚颜关键词:锈色粒肩天牛 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2010年 寄生性天敌昆虫对不同寄主资源的适应能力是其存活和繁殖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寄主选择行为则是其重要的适应结果。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虽然对某种特定寄主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不如单寄主型寄生蜂,但却有利于拓展更宽的寄主范围,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更容易在自然界维持其种群的生存。统计结果也表明多寄主型天敌的生物防治效果往往比专食性天敌更高。有时生物防治成功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所利用的天敌种类的不同,而在于天敌的不同生物型或地理宗。总结了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寄生性天敌昆虫不仅因地理隔离产生种群分化,也可能因寄生不同的寄主产生种群内的分化,从而更加适应寄主的生活特性和栖境条件。寄主种类、寄主发育阶段、寄主大小、寄主营养、寄主免疫反应、寄主逃避反应、其它天敌的竞争、寄主共生或共栖生物的存在、寄主植物、天敌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其共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性可产生影响。展望了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对新寄主资源的拓展利用能力和适应性在生产上的可能应用前景和途径,以期为明确天敌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人工驯化寄生性天敌昆虫增强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合理利用天敌提高生物防治效率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王小艺 杨忠岐关键词:进化 生物防治 隔离饲养对白蜡窄吉丁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近年来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为了了解不同饲养条件和种内个体间相互感知对成虫生物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群体饲养、单对饲养、无隔离单雌饲养、视觉隔离单雌饲养和嗅觉隔离单雌饲养等5种处理,在室内测定了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取食量、产卵量和产卵历期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隔离饲养降低了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且不同处理下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和取食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产卵量的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无隔离单雌饲养时成虫的平均寿命最长,为32.40d,群体饲养的寿命最短,为20.77d,且单雌饲养的寿命均比单对饲养和群体饲养的长。单雌饲养的3种情况下,视觉隔离条件下的日均取食量最大,为156.16mm2,嗅觉隔离的最小,为107.35mm2;无隔离饲养条件下雌虫的产卵量最大,产卵历期也最长,分别为98.33d和21.33d。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白蜡窄吉丁种内个体间相互感知的阻断对成虫的取食、发育和繁殖活动存在明显影响,且嗅觉在其种群内的交流活动中作用最重要,其次是视觉。此外,个体之间的相互干扰或竞争对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为生产上采用隔离措施如营造混交林带防治该虫提供了理论基础。 路纪芳 王小艺 杨忠岐 刘恩山 包金梅 王俊苹 刘云程 张显文关键词:白蜡窄吉丁 饲养条件 取食量 产卵量 栗山天牛幼虫天敌白蜡吉丁肿腿蜂的转主寄主研究 被引量:14 2012年 在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防治世代周期长、发育整齐的害虫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中,我们发现该天敌只在寄主1-3龄幼虫时具有良好的寄生效果,而对3龄以上的中老龄幼虫基本不寄生。为了了解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后其种群能否在栎树林间延续下去,达到持续控制靶标害虫的效果,我们调查了其在栎树林间的转主寄主。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除了寄生栗山天牛外,还能寄生双簇天牛Moechotypa diphysis、四点象天牛Mesosamyops和栎块斑吉丁Lamprodila virgata幼虫。白蜡吉丁肿腿蜂寄生不同转主寄主幼虫的成功率差异显著,对栎块斑吉丁和双簇天牛幼虫的寄生率最高,分别为76.67%和73.33%。寄生上述4种寄主时,其雌蜂在不同寄主上的产卵前期、产卵量及第2代雌蜂出蜂量、出蜂率、体长和寿命等差异不显著,只有幼虫期和蛹期历期及第2代雌蜂有翅率和雌雄性比略有差异。室内模拟林间寄生试验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对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野外生活史研究发现,这2种天牛幼虫在白蜡吉丁肿腿蜂不适宜寄生的栗山天牛中老龄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均大量存在,表明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是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栎树林中的主要转主寄主。本研究说明,在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生物防治栗山天牛中,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林间寄生栗山天牛的1-3龄幼虫后,可转移寄生双簇天牛等转主寄主,以延续其种群,待下一代栗山天牛幼龄幼虫出现时再转移寄生栗山天牛,达到持续控制栗山天牛的防治效果。 唐艳龙 王小艺 杨忠岐 姜静 王晓红 吕军关键词:栗山天牛 转主寄主 寄生 生物学 中国白蜡窄吉丁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12年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近年来发生和影响比较严重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白蜡属(Fraxinus spp.)树木。它以幼虫在树木的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浅层蛀食,从而切断树木的营养输导组织,导致树木衰弱死亡。为了深入了解该害虫,探索合理的治理策略,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习性、生活史、分布与危害、寄主范围等方面以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讨论了白蜡窄吉丁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 路纪芳 王小艺 杨忠岐关键词:白蜡窄吉丁 蛀干害虫 生物学 栗山天牛幼虫龄数和龄期的测定 被引量:37 2012年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是危害我国东北柞树天然林的重要蛀干害虫,长期营隐蔽性生活,3年发生1代,防治困难。幼虫的龄数和龄期测定是害虫预测预报以及制订其科学治理策略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08-2011年通过林间定期解剖受害树进行取样,在辽宁省宽甸县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栗山天牛幼虫,分别测量幼虫上颚长、主单眼间距、前胸背板宽、中胸气门长和体长等5项形态指标,利用频次分析的统计方法,测定了栗山天牛幼虫的龄数。结果表明:栗山天牛幼虫有6龄,雌雄性幼虫龄数相同。上颚长、主单眼间距和前胸背板宽3项指标均可用于分龄,中胸气门长和体长变异较大,不宜用作幼虫龄数划分。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计算1-6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9.25,266.85,48.09,51.29,260.33和385.71d,幼虫期共1021.52d。在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下栗山天牛世代发生非常整齐而且高度同步,完成1代发育需跨越4个年份,幼虫经历3次越冬,第1年以2-3龄幼虫越冬,第2年主要以4-5龄幼虫越冬,第3年全部以末龄幼虫越冬。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栗山天牛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小艺 杨忠岐 唐艳龙 姜静 杨远亮 高纯关键词:栗山天牛 幼虫 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