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LN1124)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朱元强张丽张安帮郭建春苏鸿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密度泛函
  • 3篇密度泛函理论
  • 3篇反应机理
  • 3篇泛函
  • 3篇泛函理论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乙酰
  • 1篇乙酰基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振动光谱
  • 1篇溶剂
  • 1篇溶剂化
  • 1篇溶剂化效应
  • 1篇水合物
  • 1篇天然气水合物
  • 1篇凝聚态
  • 1篇气水
  • 1篇气水合物

机构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朱元强
  • 3篇张丽
  • 2篇郭建春
  • 2篇张安帮
  • 1篇苏鸿

传媒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计算物理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天然气水合物的计算模拟研究进展
2013年
天然气水合物是人类21世纪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已成为油气工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相关的理论模拟研究、实地勘探、试采技术得到较快发展。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性质、形成和分解机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新能源技术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意义。分析不同计算模拟方法在研究水合物中的优缺点,综述了经验方法、密度泛函理论、从头算等理论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领域的模拟研究,为今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勘探、开采、利用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启示。
张丽朱元强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AuCl_3催化炔酮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机理
2017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研究炔酮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菲衍生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和AuCl_3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均可通过[2+2]和[6+2]途径生成产物.无催化剂时,两条途径控制步骤的能垒都较高,但是[2+2]途径的能垒比[6+2]途径的低32.01 kJ·mol^(-1),故反应主要通过[2+2]途径进行.在AuCl_3催化作用下,反应的优势途径为[2+2]途径,其能垒为137.05 kJ·mol^(-1).比较活化能发现,AuCl_3催化剂明显地降低了反应能垒,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李安军朱元强苏鸿杨泽宏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
S→N烷基重排反应的机理和溶剂化效应
201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从头算的MP2方法和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PCM),在6-311++G(2d,2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N,N’-二甲基-S-异苯并呋喃在气相和溶液中发生S→N烷基重排反应的机理、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该反应通过四元环机理和双位迁移机理生成产物,在气相和溶剂水中,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均比四元环途径低,反应主要通过双位迁移途径生成产物.在气相,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在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没有取代时分别低4.18,7.61,4.96kJ/mol,反应的取代基效应不明显.而在溶剂水中,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在PCM-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气相时分别低37.73,39.96和37.17kJ/mol,反应的溶剂化效应非常明显.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张丽朱元强郭建春张安帮
关键词:溶剂化效应反应机理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动力学模拟冲击波加载下CL-20/BTF共晶的分解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采用Reax FF-lg分子反应性力场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苯并三氧化呋咱(BTF)形成的共晶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反应情况。结果发现:冲击波速度为Us=9 km·s-1时,含能分子快速分解。冲击加载在不同方向上时,分解速率不同,冲击波沿X轴方向时分解最快。反应早期主要是N-NO2键的断裂,生成NO2。较大分子质量的团簇会出现在反应前期,随着反应的进行团簇数量增加。整个模拟过程中,主要产物N2的数目有较大波动,28 ps达最大值。冲击波速度对反应后期的影响较小。
张安帮朱元强苏鸿景亚
关键词:共晶冲击加载凝聚态
FeCl_3催化2-(1-丙炔基)-2'-乙酰基联苯环化反应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研究了2-(1-丙炔基)-2'-乙酰基联苯分子内环化生成菲衍生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在无催化剂和FeCl_3催化下均能通过四元环和八元环路径生成产物,其相应的决速步骤分别为四元环和八元环的生成过程.在无催化剂时,四元环路径和八元环路径的决速步骤的能垒相差仅6.8 kJ·mol^(-1),两条路径为竞争反应.在FeCl_3催化下,四元环路径决速步骤的能垒为137.52 kJ·mol^(-1),比八元环路径的低57.4 kJ·mol^(-1),为优势反应路径.该能垒比没有催化剂时低114.23 kJ·mol^(-1),表明FeCl_3对于该反应具有强的催化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刘晓朱元强景亚曹宁
关键词:反应机理CL3
D-荧光素的结构和振动光谱的理论研究
2014年
采用密度泛函的B3LYP和B3PW91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全优化了D-荧光素分子的平衡构型和振动光谱。采用标度量子力学力场(SQM)方法研究了D-荧光素分子的振动光谱。为了详细分析振动模式的贡献,定义了分子的局域内坐标,用改编的分子振动计算程序组将计算的笛卡尔坐标力常数转换成了局域内坐标力常数。用GF矩阵方法进行了简正坐标分析,获得了振动频率和势能分布(PEDs)。根据PEDs对所有的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结果表明,在红外光谱中,所有振动模式均有红外活性,其中吸收强度最强的峰的振动频率为1 780cm-1,吸收强度为507KM·mol-1,根据计算所得的PEDs矩阵,可以清楚的看出该振动吸收峰主要由羧基C21O22双键伸缩振动所贡献,其PEDs为93%。在拉曼光谱中,D-荧光素分子的所有振动模式也表现出了拉曼活性,振动频率在1 200~1 700cm-1范围的吸收峰具有较强的拉曼活性。其中吸收强度最强的吸收峰的频率为1 573cm-1,吸收强度为297KM·mol-1,是五元环CN键的伸缩振动所贡献。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荧光素衍生物的结构、发光活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朱元强张丽郭建春
关键词:振动光谱简正坐标分析密度泛函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