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9B23003)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闫文朝王天奇丁轲韩利方张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肠小袋纤毛...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培养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培养基
  • 2篇种群
  • 2篇猪源
  • 2篇结肠
  • 2篇RPMI
  • 2篇DMEM
  • 2篇DMEM培养...
  • 2篇LC50
  • 1篇正交试验设计
  • 1篇青蒿
  • 1篇中药
  • 1篇滋养体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型分析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芯片北京...

作者

  • 8篇王天奇
  • 8篇闫文朝
  • 4篇韩利方
  • 4篇丁轲
  • 3篇张玲
  • 2篇王新彩
  • 2篇于杜鹃
  • 2篇张梦
  • 2篇贾川川
  • 1篇张龙现
  • 1篇胡文发
  • 1篇袁远华
  • 1篇窦刚
  • 1篇杨沛沛
  • 1篇代娟
  • 1篇刘翠
  • 1篇谷伟霞
  • 1篇邓书民
  • 1篇张光明
  • 1篇贾红敏

传媒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湖北畜牧兽医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常山与青蒿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机率单位法,测定常山与青蒿水提取物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常山、青蒿抗结肠小袋纤毛虫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3.40、99.59g/L,6h的LC50分别是12.80、48.14g/L,12h的LC50分别是8.275、27.94g/L。常山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LC50低于青蒿,可作为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候选中药。
张梦于杜鹃贾川川贾红敏张光明王天奇闫文朝
关键词:结肠小袋纤毛虫
基于ITS1-5.8S rRNA-ITS2序列的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种群特征分析
为了揭示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在环境中的分子传播机制,研究了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种群特征。用粪便涂片镜检和改进型DMEM培养基方法从病死猪结肠内容物分离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然后用显微观察、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基于ITS1-5....
王天奇闫文朝张龙现韩利方丁轲贾川川张梦于杜鹃
文献传递
DMEM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DMEM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DMEM培养基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观察不同淀粉量、不同血清量、不同初始pH值及不同接种量下的培养效果。结果用DMEM培养基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最适淀粉含量为20 mg/安瓿,最适血清含量20%,最适pH值为7.0;种群自然增长率和种群所达到的最大种群密度随接种量的不同而明显改变。结论DMEM培养基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体外培养。
王天奇闫文朝丁轲张玲韩利方
关键词:结肠小袋纤毛虫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
RPMI 1640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正交试验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淀粉量、小牛血清比例和初始pH值3个因素对结肠小袋纤毛虫在RPMI 1640培养基中最高种群密度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初始pH值对最高种群密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小牛血清比例,淀粉量影响最小。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淀粉40mg/瓶、血清25%(RPMI 1640培养液2.25mL+小牛血清0.75mL);最适宜的RPMI 1640培养液初始pH值为7.0。
刘翠谷伟霞邓书民袁远华胡文发闫文朝王天奇
关键词:结肠小袋纤毛虫正交试验RPMI
RPMI 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试验旨在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 1640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不同淀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初始pH及不同接种量下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培养效果。结果发现,用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最适宜的淀粉含量为30 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pH为7.0;种群自然增长率和种群所达到的最高种群密度随接种量的不同而明显改变。RPMI 1640培养基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体外培养。
王天奇闫文朝丁轲张玲韩利方王新彩
关键词: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体外培养
基于ITS1-5.8SrRNA-ITS2序列的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种群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为了揭示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在环境中的分子传播机制,研究了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种群特征。【方法】用粪便涂片镜检和改进型DMEM培养基从病猪结肠内容物分离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然后用显微观察、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基于ITS1-5.8S rRNA-ITS2序列的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豫西地区猪群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种群特征。【结果】结果显示,从来自豫西地区8个县市的病猪中共分离了15株小袋纤毛虫,5.8S rR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4%以上,同属于结肠小袋纤毛虫,根据ITS1/2序列分析结果,MJ-2和SX-1株属于结肠小袋纤毛虫基因型A,其余13株均属于结肠小袋纤毛虫基因型B。MJ-2和SX-1株滋养体形态特征明显区别其他13株,绝大多数呈球形,运动缓慢,粪便中和体外培养的虫体密度较低;而其他13株的滋养体均呈多形性,运动快速活跃,虫体密度较大。吖啶橙荧光染色显示,2种基因型滋养体的核结构没明显差别。【结论】首次报道中国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存在2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B为优势种群,为防控人和动物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提供重要参考。
王天奇窦刚闫文朝张龙现韩利方丁轲贾川川张梦于杜鹃
关键词: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基因型分析
四种中药对结肠小袋虫半数致死浓度的测定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机率单位法测定了常山、五倍子、乌梅和二花水提取物对结肠小袋虫的半数致死浓度。结果表明,常山、五倍子、乌梅和二花抗结肠小袋虫2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3.40、12.22、19.02、43.34g/L;6h的LC50分别是12.80、5.824、7.619、23.32g/L;12h的LC50分别是8.275、2.762、4.012、13.90g/L。常山、五倍子和乌梅不同时间的LC50均小于相应时间二花的LC50,可作为抗结肠小袋虫候选中药。
杨沛沛王天奇闫文朝代娟
关键词:中药
DMEM培养结肠小袋虫的正交试验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淀粉量、小牛血清比例和培养基初始pH 3个因素对结肠小袋虫在DMEM培养基中所获得的最高种群密度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初始pH影响最大,其次为淀粉量,血清比例影响最小。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淀粉40 mg/安瓿、血清150 mL/L(DMEM培养液2.55 mL+0.45 mL小牛血清),最适宜的DMEM培养基初始pH为7.0。
闫文朝王天奇丁轲张玲韩利方王新彩
关键词:正交试验设计DMEM培养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