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ZXB006)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一川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艺术
  • 1篇电影
  • 1篇动力模式
  • 1篇性体验
  • 1篇学者
  • 1篇艺术理论
  • 1篇意象
  • 1篇影片
  • 1篇影片分析
  • 1篇政治
  • 1篇中国人
  • 1篇傻瓜
  • 1篇山居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意象
  • 1篇台湾电影
  • 1篇天机
  • 1篇拼贴
  • 1篇平面化
  • 1篇去政治化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王一川

传媒

  • 3篇当代文坛
  • 2篇当代电影
  • 1篇电影艺术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平面化艺术潮的超级标本——由《天机·富春山居图》引发的思考被引量:3
2013年
看完《天机·富春山居图》,特别是逐一浮现出2012年年底以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中的一幕幕,先前已有的一些零散想法竟一下子连接成了一片。它们之间似乎存在有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种"家族相似"般的亲缘感,甚至好像在手拉手地交叉着;又好像是从不同山岗上倾泻而下的湍急溪流,到此突然间汇聚成一道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的艺术浪潮,它的名字叫平面化电影,甚至可以更为宽泛地说,平面化艺术。
王一川
关键词:平面化山居艺术标本家族相似
旋风中的升降——《尘埃落定》发表15周年及其经典化被引量:3
2013年
重读阿来的《尘埃落定》,发现其被读者经典化的奥秘可能有两点。一是主人公傻瓜二少爷是一位憨而智的艺术形象,具有杂糅与多义性,包含狂人、丙崽、班吉、鲍赛昂子爵夫人及本地藏族民间叙事曲等多重中外文学形象因子,属于中国四川藏族作家阿来对中国文学传统、从而也是中国文学传统对世界文学的一份独特贡献。二是"旋风"在小说中是现代中国的彻底决裂式或摧枯拉朽般的革命世纪的隐喻。旋风是历史兴亡大势即革命大趋势的实际执行者。这部小说在寓言意义上可被视为穿越古今历史迷雾的中国现代革命历史演义,既传达智者的历史反思,又不失对个体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其地方性与普世性的交融特点使其有可能在世界文坛释放更强的影响力。
王一川
关键词:《尘埃落定》
通向艺术公赏力之路——以北大艺术理论学者视角为中心(下)被引量:3
2014年
从北京大学艺术理论学者视角看,艺术公赏力的探讨历经若干时段。第一代学者蔡元培和陈独秀等分别开辟出公民"共享"与"文学革命"的道路。第二代学者邓以蜇、朱光潜和宗白华推崇去政治化的个体心灵自赏。新中国成立后朱光潜提出重新政治化的"物的形象"论。第三代学者胡经之和叶朗在改革开放时代选择再度去政治化的"审美意象"论,但也探讨从"审美意象"到"审美经济"之转变。如今回看北京大学艺术理论学统,第四代学者面临新的路径选择,须在前三代学者学统基础上进而探讨新的艺术公赏力问题。艺术理论探索的重心可从艺术群赏力和艺术自赏力转向艺术公赏力。与艺术群赏力和艺术自赏力分别体现审美社会主义与审美精英主义趣味不同,艺术公赏力体现了更加鲜明的审美公共性旨趣。
王一川
关键词:去政治化审美意象
时代精神的抽离与变形——从《中国合伙人》看改革时代的文化价值建构被引量:7
2013年
看过影片《中国合伙人》,不禁为其对至今尚在进行中的改革开放时代或称改革时代的状况及其时代精神的倾力刻画而感慨,因为它可以轻易唤醒像我这样年纪的中国人对自己曾亲历的改革时代的峥嵘岁月的回忆。其实,细细想来,岂止我这50后,无论是年长于我的30后、40后,还是年轻的60后、70后、80后等,人们或许都可以从这部影片中生发起对自己曾经的特定岁月的回忆。
王一川
关键词:影片分析中国人合伙人文化
艺术公赏力的重心位移——艺术公赏力系列研究之六被引量:2
2014年
艺术公赏力的问题化过程呈现为不同的重心位移:1874年到戊戌变法期间的天变艺变时段为孕育期,体现为旧雅碍俗;戊戌变法失败到20世纪40年代的以艺启群时段为发生期,要求以雅提俗;40年代到80年代的以艺为群时段为渐变期,主旨为以雅就俗;90年代至今的艺以群分时段为高潮期或爆炸期,多元对话在所难免。艺术公赏力的重心位移不能被单纯归结为中国艺术界自身的内部变化,而应被视为中国艺术界与全球化社会语境变迁的交汇的产物。当强势东扩的现代性进程与衰朽的中国体制发生碰撞,导致中国社会急剧破裂而进入高危机的现代性时段时,古典性体验被迫终结并被转向现代性体验;而当急切表达的现代性体验需合适传媒系统去传输时,新兴现代大众传媒便成为建构公共领域并传达现代性体验的新的传播渠道。这双重力量的交融使得艺术公赏力问题被提出。
王一川
关键词:现代性体验
华语电影的跨模块拼贴——21世纪以来两岸三地电影新景观被引量:4
2014年
进入21世纪的华语电影迎来又一大流动期,北部电影模块、西部电影模块、香港电影模块和台湾电影模块各自的碎片相互流动,呈现出跨模块拼贴景观。由电影演员间的表层交融,通过故事场景、电影资本和电影制作间的交融,直到电影艺术观念间的深层交融,势必促进两岸三地华语电影模块碎片之间的总体混融。
王一川
关键词:华语电影两岸三地景观拼贴西部电影台湾电影
艺术公赏力的动力被引量:2
2015年
艺术公赏力作为问题,在中国是与现代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和随后的电子媒介时代及全媒体时代等时代称谓相伴随的。艺术公赏力的动力是推动艺术公赏力问题发生、发展或变化的力量及其来源。由于内部多重问题链在特定社会语境中相互作用,艺术公赏力问题的深层,存在多重相互交叉和扭结的动力因子,于是有三种主要的动力模式:公而高式与艺高于人说、公而低式与艺低于人说、公而平式与艺平于人说。这三者分别是现代中国自我的高于社会、低于社会或平于社会的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量的符号性面具。现代中国自我渴望确立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时常遭遇不确定的困扰,恰好借助艺术而幻化出另一自我去代替。于是,艺术公赏力问题的深层动力源集中体现为新兴的现代中国自我与其社会语境之间的矛盾或个群矛盾急需调节。
王一川
关键词:动力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