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4DK30390-34)

作品数:4 被引量:89H指数:3
相关作者:蒋会兵矣兵王平盛梁名志段志芬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种质
  • 4篇种质资源
  • 4篇茶树
  • 3篇云南茶树
  • 2篇性状
  • 2篇共享利用
  • 1篇多样性
  • 1篇形态性状
  • 1篇英文
  • 1篇数据库建设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聚类分析
  • 1篇表型
  • 1篇表型性状

机构

  • 4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矣兵
  • 4篇蒋会兵
  • 3篇王平盛
  • 2篇刘本英
  • 2篇宋维希
  • 2篇马玲
  • 2篇梁名志
  • 2篇段志芬
  • 1篇李友勇
  • 1篇田易萍
  • 1篇陈林波
  • 1篇汪云刚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Agricu...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被引量:68
2013年
对云南10个地区的830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表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13个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64~1.40之间,平均为1.04,以芽叶色泽较高,叶基较低;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76~0.99之间,以红河地区较高,其次是临沧和文山地区,以昭通地区较低。14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27%~48.14%之间,平均为26.43%,以酚氨比较大,水浸出物含量较小: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变异系数在16.09%~25.75%之间,以文山、红河地区较大,昭通、大理地区较小。茶树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水平显示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10个地区的茶树资源划分为3个地理组,东北部的昭通和东南部的红河各单独聚为一组,其他8个地区聚为第3组,显示云南茶树资源存在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生态地理的分化,初步推断东南部为云南茶树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
蒋会兵宋维希矣兵李友勇马玲陈林波田易萍段志芬刘本英梁名志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利用(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设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方法]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结果]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结论]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蒋会兵矣兵王平盛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被引量:9
2011年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中国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28个种,1199份茶树资源。为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
蒋会兵矣兵宋维希刘本英马玲段志芬汪云刚王平盛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选用19个形态形状对112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038,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22.11%。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性状综合为6个主成分,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4.419%,即叶背茸毛、芽叶茸毛、芽叶色泽、叶片大小、花瓣数、柱头开裂数和子房茸毛等7个性状是其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把112份材料聚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茶(Camellia sinensis)和普洱茶(C.sinensis var.assamica),第Ⅱ类为白毛茶(C.sinensis var.pubilimba),第Ⅲ类包括大理茶(C.taliensis)和厚轴茶(C.crassicolumna),第Ⅳ类为秃房茶(C.gymnogyna)。
蒋会兵矣兵梁名志王平盛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