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LBH-Z06233)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来永才林红李炜毕远林李霞辉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组配方式下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选用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及种间高世代材料按异黄酮含量不同配制杂交组合,对亲本和后代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母本配合力F值均达到显著水平,将方差分解成母本组P1(高、中、低)和父本组P2(高、中、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并进行F测验后发现,母本组一般配合力方差F测验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杂交组合所测性状受到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影响,亲本不同组合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较大。33个大豆亲本组合中,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变幅为-28.6%~32.5%,效应值最高的组合(龙品05-277×野01-177)为32.5%,该组合可作为实现高异黄酮育种目标的重要参考组合。在大豆高异黄酮育种中,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配置组合。
- 来永才李炜林红肖佳雷李琬杨雪峰毕影东
- 关键词:异黄酮配合力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Ⅲ大豆种间杂交F1代异黄酮的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为有效的利用具有优异基因的野生大豆资源创造高异黄酮含量的大豆新种质,采用野生大豆作为亲本进行种间杂交,研究种间杂交后代异黄酮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种间杂交F1代异黄酮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且F1代异黄酮含量与双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杂种优势分析得知,在杂交F1代中出现正向优势和负向优势的机率均等;在选育大豆异黄酮专用品种时,应采用双亲异黄酮含量均高,或以异黄酮含量中等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大豆为母本,以异黄酮含量高的野生大豆资源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
- 来永才李炜毕远林李霞辉林红齐宁张必弦
- 关键词:野生大豆异黄酮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