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计划(12ZCDZSY16200)

作品数:12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佟仲生贾勇圣史业辉刘晓东周立艳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市第一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乳腺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7篇肿瘤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腺肿瘤
  • 4篇化疗
  • 3篇预后
  • 2篇阴性
  • 2篇阴性乳腺癌
  • 2篇三阴
  • 2篇三阴性乳腺癌
  • 2篇肿瘤疫苗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天津市肿瘤防...
  • 1篇医学部
  • 1篇天津港口医院
  • 1篇江苏奥赛康药...

作者

  • 8篇佟仲生
  • 6篇贾勇圣
  • 3篇史业辉
  • 2篇刘晓东
  • 2篇周立艳
  • 1篇于浩
  • 1篇欧阳学农
  • 1篇王芳
  • 1篇张莉莉
  • 1篇何志勇
  • 1篇于津浦
  • 1篇郑荣生
  • 1篇魏枫
  • 1篇徐惠君
  • 1篇李淑芬
  • 1篇汪旭
  • 1篇李晓昕
  • 1篇谢晓娟
  • 1篇徐聪
  • 1篇王晋

传媒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5例初治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及转移的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初治MB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1~132)个月,分子分型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4~132)、32(7~122)、29(1~85)和24(1~98)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内脏转移、首发转移部位数目均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及内脏转移是影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三阴型乳腺癌及内脏转移是影响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对判断预后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对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王芳郝春芳贾勇圣刘晓东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双膦酸盐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83例至少接受6个月双膦酸盐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膦酸盐类型分为帕米膦酸二钠组、唑来膦酸组及帕米膦酸二钠序贯唑来膦酸组,探讨骨转移的特点、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治疗及预后特征。结果:胸椎和肋骨为骨转移的常见转移部位,骨转移至发生首次SREs的中位时间为4.2个月,51.9%(95/183)患者发生SREs,累计SREs事件数达167次,其中110次(65.9%)发生在骨转移后1年内,SREs类型以骨放疗为主。患者在不同双膦酸盐药物组的SR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3例患者骨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43.1个月,激素受体状态、无病生存期、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及脊柱转移与否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胸椎和肋骨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转移部位,SREs主要发生在骨转移后1年内并以骨放疗为主。激素受体阴性、无病生存期短、合并内脏及脊柱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谢晓娟王忱贾勇圣刘晓东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双膦酸盐
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乳腺血管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异质性的疾病,约占原发性乳腺癌的0.04%和乳腺肉瘤的8%。回顾性分析1975年10月至200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3例乳腺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分析不同肿物大小、肿物切缘状态及组织学分级对0s和DFS的影响。通过Log—rank单因素检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和平均年龄分别为48岁和44岁。随访中位时间50(7~98)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2例进行化疗,8例死于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血管肉瘤预后极差,中位DFS和OS分别为28个月和45个月。肿瘤大小和手术切缘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组织学级别高的乳腺血管肉瘤存在OS较短特征(P〉0.05),且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P〈0.05)。
徐惠君杨沐贾勇圣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肉瘤预后
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 :8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临床完全缓解率为46.25%(37/80),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为38.75%(31/80)。未获得pCR(non-pCR)患者的N分期较高、临床分期较晚以及应用不含蒽环类的化疗方案。pC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0.65%和93.55%,non-PC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3.06%和65.34%;pCR与non-pC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后pCR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较为敏感,含蒽环类的化疗方案更易获得pCR,而pCR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non-pCR患者。
周立艳史业辉汪旭贾勇圣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预后
三阴性乳腺癌肿瘤新抗原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三阴乳腺癌作为乳腺癌的一种独立临床病理类型,具有总生存期短、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及早期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治疗仍以化疗为主。新抗原是由体细胞DNA突变产生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在免疫治疗中与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新抗原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揭示免疫治疗的机制,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肿瘤新抗原的鉴定识别、新抗原与免疫治疗的关系、新抗原疫苗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相关进展。
朱晔(综述)佟仲生赵伟鹏(审阅)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肿瘤疫苗
逆转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及其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乳腺癌是目前中国女性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约70%的乳腺癌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而且ER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目前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分为选择性ER调节剂、选择性ER下调剂和芳香化酶抑制剂这3类,利用这些药物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近40%的乳腺癌复发风险。然而,肿瘤细胞会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这是限制乳腺癌治疗成功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已知的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包括:肿瘤微环境中雌激素浓度增加、ER基因突变、多种信号通路上调,以及表观遗传学机制。克服内分泌治疗耐药对于进一步提高内分泌治疗的受益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E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抵抗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及表观遗传学药物(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及其治疗方案。
张杰赵伟鹏佟仲生
关键词: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核因子κB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对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0~25μmol/L他莫昔芬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耐药细胞MCF7R/LCC9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以上2种乳腺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 m RNA及其抑制蛋白α(inhibitory subunitαof NF-κB,IKBα)的表达水平。分别将携带突变质粒p CDH-CMV-IKBα(S32A,S262A)和p CDH-CMV-IKKβ(S177E,S181E)以及空载体p CDH-CMV-Vector的重组慢病毒感染乳腺癌MCF7-GC3AI细胞,成功构建NF-κB信号通路失活、激活和正常状态的乳腺癌细胞系,然后采用MTT法检测他莫昔芬以及联合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ACT001处理对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他莫昔芬作用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与MCF7细胞相比,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R/LCC9对他莫昔芬明显耐药(P<0.01),而且耐药细胞MCF7R/LCC9中NF-κB信号通路负调节因子IKB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NF-κB m 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他莫昔芬处理48 h后,与MCF7-GC3AI-Vector组相比,MCF7-GC3AI-IKKβ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MCF7-GC3AI-IKBα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P<0.0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5)。联合ACT001作用可以增加他莫昔芬对MCF7R/LCC9细胞的细胞毒性(P<0.01)。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产生他莫昔芬耐药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靳肖寒贾勇圣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他莫昔芬NF-ΚB
乳腺癌化学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雌激素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信号级联反应,从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控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通过不同机制对抗雌激素的促癌作用,研究表明SERMs与AI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及对侧乳腺癌发生的风险,提示其可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本文综述了SERMs与AI等药物预防乳腺癌的三期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进展。
任玉琳贾勇圣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预防
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被引量:6
2015年
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是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除了标准的联合紫杉醇3周方案之外,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也可选择不同的联合药物如多西他赛或铂类,或是采取不同的给药频率和剂量以及延长给药周期进行维持。吉西他滨联合紫杉类药物对于有内脏转移、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临床获益更加明显,初步循证结果证明了后续进行同方案维持治疗的可行性。另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是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更优的选择。
佟仲生徐聪王晋
关键词:乳腺肿瘤药物疗法吉西他滨
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阳性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全部入组125例患者,分为A方案(61例)和B方案(64例)。A方案为每组患者随机采用在第1周期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第2周期使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B方案与之相反。试验组为A、B方案中所有使用试验药物的患者,对照组为A、B方案中所有使用对照药物的患者。行2个疗程化疗方案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中度致吐性化疗组中试验组的预防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76.92%(50/65)、对照组为55.38%(36/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第1~5天中度致吐性化疗组中试验组的呕吐次数为(1.32±3.42)次、对照组为(1.94±3.03)次,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6)。试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程度也较轻。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高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疗效确切,特别对预防中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延迟性呕吐,盐酸帕洛诺司琼优于盐酸格拉司琼,且盐酸帕洛诺司琼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佟仲生李淑芬郑荣生何志勇张莉莉欧阳学农陈锦飞于浩史业辉汪旭李晓昕张宜山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格拉司琼化疗呕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