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967)

作品数:9 被引量:162H指数:7
相关作者:何康来王振营白树雄徐艳聆李丽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基因
  • 9篇玉米
  • 7篇抗虫
  • 6篇玉米螟
  • 6篇转BT基因抗...
  • 6篇抗虫玉米
  • 6篇基因玉米
  • 5篇转BT基因玉...
  • 4篇亚洲玉米螟
  • 4篇幼虫
  • 4篇玉米螟幼虫
  • 4篇杀虫
  • 4篇杀虫蛋白
  • 4篇BT玉米
  • 3篇CRY1AB...
  • 2篇转基因
  • 2篇花粉
  • 1篇叶组织
  • 1篇玉米螟赤眼蜂
  • 1篇玉米蚜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王振营
  • 10篇何康来
  • 8篇白树雄
  • 4篇徐艳聆
  • 2篇花蕾
  • 2篇赵润洲
  • 2篇李丽莉
  • 1篇王冬妍
  • 1篇邢珍娟
  • 1篇彭于发
  • 1篇丛斌
  • 1篇刘慧
  • 1篇赵长山
  • 1篇吴研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Bt基因抗虫玉米植株叶腋处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被引量:8
2008年
以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两种转Bt基因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研究了玉米散粉时沉积在植株叶腋处Bt玉米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比较了两种Bt玉米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结果表明,Bt玉米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是逐渐降解的,且降解速度逐渐加快.但两种Bt玉米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降解速度不同,MON810中的Bt杀虫蛋白降解较快,而Bt11中的降解较慢.d15时在MON810叶腋处的花粉中已经检测不到Bt杀虫蛋白,而在Bt11花粉中Bt杀虫蛋白到d18才完全降解.两种Bt玉米花粉中杀虫蛋白的初始含量差异显著,且在各个取样时间内Bt杀虫蛋白的残留量存在显著差异.玉米散粉时留在田间的Bt玉米花粉中的Cry1Ab杀虫蛋白不会在自然界累积.
邢珍娟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关键词:转BT基因玉米花粉CRY1AB杀虫蛋白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室内研究了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的Bt抗虫玉米MON81 0和Bt1 1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取食行为、取食选择性和存活率的影响。在48h的非选择性试验中玉米螟初孵幼虫在MON81 0和Bt1 1玉米心叶组织上的幼虫取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在对照玉米上的幼虫取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两者间差异极显著。初孵幼虫接虫到MON81 0和Bt1 1玉米叶片48h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67 .5 %和47 .5 % ,而在对照玉米上死亡率均为0. 3龄幼虫在Bt和非Bt玉米穗轴组织上的幼虫取食率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第48h时在Bt和非Bt玉米上的幼虫取食率分别达到77 5 %和1 0 0 % ,差异极显著。选择性试验中,第4~48h内,初孵幼虫在Bt玉米上的幼虫取食率呈下降趋势,第48h时MON81 0和Bt1 1与各自非Bt对照的组合中初孵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 5 .0 %和1 7. 5 % ,二者差异不显著。3龄幼虫在Bt玉米和非Bt玉米上的幼虫取食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非Bt玉米的幼虫取食率增加速度快,与Bt玉米差异极显著。Bt玉米对玉米螟幼虫取食有抑制和忌避作用。
王冬妍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抗虫玉米BT玉米取食选择性忌避作用叶组织
取食转Bt基因抗虫玉米后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幼虫取食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以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机理,为其合理、安全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取食Bt玉米后中肠细胞及其细胞器发生了明显的病变。取食Bt玉米12h后中肠细胞开始病变,首先微绒毛脱落、内质网开始肿胀,24h后内质网肿胀、增多,杯状细胞杯腔增大,48h后微绒毛大量脱落,细胞开始空泡化,随着取食时间的增加,细胞空泡化程度加剧,在感染前期细胞间的病变程度差异较大。微绒毛脱落、内质网肿胀断裂是在多数取食Bt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中肠细胞发生的普遍病变。由此表明,人工修饰的Cry1Ab基因导入到玉米染色体组中所表达的杀虫蛋白可使玉米螟幼虫中肠细胞发生病变,最终导致其死亡。
徐艳聆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关键词:转BT基因玉米CRY1AB杀虫蛋白组织病理变化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几种主要酶系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2
2006年
研究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幼虫解毒酶、保护酶和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测定比较了取食转Bt基因玉米后幼虫体内α乙酸萘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中肠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取食转Bt基因玉米48h后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的α乙酸萘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明显低于对照;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在取食48h、60h和72h的活力分别是对照的2.00、1.50和2.50倍。保护酶系、中肠总蛋白酶、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在取食48h后明显受到抑制;但强碱性类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取食48h、60h和72h的活力分别是对照的4.00、1.67和1.33倍。乙酰胆碱酯酶和强碱性类胰蛋白酶可能与亚洲玉米螟对Bt的抗性有关。
徐艳聆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转BT基因玉米解毒酶
转Bt基因玉米Bt11花粉对玉米螟赤眼蜂繁殖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9
2008年
在室内评价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抗虫玉米Bt11花粉作为食物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雌蜂寿命、繁殖力、子代羽化数和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Bt11玉米花粉中含有115.13±7.29ng/gFW Cry1Ab杀虫蛋白。饲喂水+Bt玉米花粉和水+对照玉米花粉的雌蜂寿命、繁殖力和子代羽化数明显高于只提供水的处理,但性比没有显著差异。饲喂10%蜂蜜水的雌蜂寿命、繁殖力和子代羽化数与饲喂10%蜂蜜水+Bt玉米或10%蜂蜜水+对照玉米花粉的处理雌蜂相似,没有显著差异。饲喂水+玉米花粉和只提供水的各处理的寿命、繁殖力和子代羽化数均显著低于蜂蜜水+玉米花粉和只提供蜂蜜水的各个处理,但性比显著高。饲喂水+Bt玉米花粉与水+对照玉米花粉之间以及蜂蜜水+Bt玉米花粉与蜂蜜水+对照玉米花粉之间的寿命、繁殖力和子代羽化数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同只提供水相比,玉米花粉可以提高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和繁殖力。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11玉米花粉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繁殖力、子代羽化数和性比无不利影响。
吴研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赵长山
关键词:BT玉米花粉CRY1AB玉米螟赤眼蜂
Bt杀虫蛋白在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组织中的分布
2007年
采用ELISA法检测了亚洲玉米螟取食转基因玉米后,Bt杀虫蛋白(Cry1Ab杀虫蛋白)在幼虫体内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肠和血淋巴中Bt杀虫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67 ng.g-1和417 ng.g-1,丝腺、脂肪体、马氏管的含量较低,生殖器官中未检测到Bt杀虫蛋白;幼虫取食转基因玉米3d后改喂普通玉米的亚洲玉米螟发育成的蛹、成虫及卵中不含Bt杀虫蛋白。
徐艳聆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赵润洲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BT杀虫蛋白亚洲玉米螟ELISA法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Bt玉米后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在72h后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则在24h后就受到抑制,72h时酶活与对照组的比值仅为0.3。随着取食时间增长,酶活力减弱,幼虫的体重也显著低于对照,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徐艳聆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赵润洲
关键词:BT玉米亚洲玉米螟磷酸酯酶
转Bt基因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本文以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抗虫玉米(Bt玉米)MON810为材料,研究了Bt玉米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对非靶标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的影响和对主要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来评价其环境生态安全性。此外,还研究了Bt...
刘慧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被引量:32
2004年
转基因抗虫作物自 1996年被批准商业化种植以来 ,它的抗虫性和经济效益已得到了普遍肯定 ,同时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如转基因抗虫作物的长期种植 ,是否会导致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是否会影响有益昆虫 ,包括重要经济昆虫、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以及重要蝶类的种类及种群数量 ,已成为转基因抗虫作物生态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对靶标害虫有效控制的同时 ,一些对杀虫蛋白不敏感的非靶标害虫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由于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客观上也使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上升 ,这对转基因抗虫作物害虫综合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靶标害虫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害虫天敌种群数量 ,靶标害虫取食转基因抗虫作物后发育迟缓 ,也间接影响了天敌昆虫的生长发育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花粉或花蜜是一些重要经济昆虫如蜜蜂、熊蜂和一些寄生蜂 ,甚至捕食性天敌的食物来源 ,或花粉飘落到一些鳞翅目昆虫如家蚕或重要蝶类昆虫的寄主植物上 ,直接或间接对这些昆虫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昆虫 ,特别是对有益昆虫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对某些有益昆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李丽莉王振营何康来彭于发花蕾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抗虫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取食表达cry1Ab杀虫蛋白Bt抗虫玉米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两种不同Bt玉米杂交种DK647BTY(MON810转化事件)和NX4777(B t11转化事件)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均无明显的不利影响,玉米蚜在DK647BTY和NX4777两种Bt玉米品种上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净增殖率R0与各自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玉米蚜有翅蚜比率、各龄若虫的死亡率在Bt玉米和对照以及不同品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Bt玉米对玉米蚜的寿命和繁殖历期也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玉米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没有明显影响.
李丽莉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花蕾
关键词:BT玉米CRY1AB杀虫蛋白玉米蚜种群增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