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005)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兵沈卫德赵华强王东许雅香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江苏大学通化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家蚕
  • 7篇基因
  • 5篇野桑蚕
  • 5篇桑蚕
  • 5篇细胞
  • 4篇克隆
  • 3篇蛋白
  • 3篇多角体
  • 3篇多角体病毒
  • 3篇基因克隆
  • 3篇核型多角体
  • 2篇夜蛾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转录
  • 2篇细胞色素
  • 2篇细胞色素P4...
  • 2篇克隆与序列分...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基因结构

机构

  • 16篇苏州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1篇邯郸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京农工大学

作者

  • 13篇李兵
  • 12篇沈卫德
  • 5篇赵华强
  • 4篇王东
  • 3篇许雅香
  • 3篇陈玉华
  • 3篇卫正国
  • 2篇浦冠勤
  • 2篇王文兵
  • 2篇徐世清
  • 2篇司马杨虎
  • 2篇王更先
  • 1篇叶思思
  • 1篇张升祥
  • 1篇高静
  • 1篇刘丽华
  • 1篇查宏贤
  • 1篇朱莎
  • 1篇倪爱民
  • 1篇鲁延军

传媒

  • 16篇蚕业科学

年份

  • 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桑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20V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和比较家蚕与野桑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可从分子生化机制上探索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基于此,利用RT-PCR方法从野桑蚕中肠组织中克隆了一个P450家族基因CYP9A20V1(GenBank登录号:FJ378716)。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l 596 bp,编码53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约61.4 kD,等电点8.1。在线Blast分析结果表明:野桑蚕CYP9A20V1基因与家蚕CYP9A20的同源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8.7%;与棉铃虫CYP9A12基因的同源性也达到57.1%。根据已知的P450蛋白序列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野桑蚕CYP9A20V1与家蚕CYP9A20编码氨基酸序列在底物识别位点SRS1、SRS2、SRS4、SRS6区域完全相同,在SRS3和SRS5区域的同源性分别是88.9%和94.1%,推测这2个基因具有相同的底物识别能力;野桑蚕CYP9A20V1与棉铃虫CYP9A12在SRS1、SRS4、SRS5、SRS6区域的同源性分别为47.1%、88.2%、76.5%和60%,在底物识别区域的同源性较高。初步推测野桑蚕CYP9A20V1基因可能与抗除虫菊脂类农药有关。
徐生才赵华强李兵沈卫德
关键词:野桑蚕细胞色素P450
利用双色荧光观察分析重组家蚕杆状病毒对昆虫细胞及蚕体组织的感染被引量:4
2009年
尝试将红色荧光蛋白(RFP)作为昆虫表达体系的分子标签,克隆了rfp基因的读码框,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该基因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中,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mNPV-rfp。对家蚕细胞的感染表明,rfp适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在显微镜下红色荧光很明显,说明RFP可以作为杆状病毒表达的分子标签。BmNPV-rfp和另一种插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家蚕重组杆状病毒BmNPV-gfp混合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的实验表明,二者的荧光很少在同一细胞中发生重叠,说明昆虫细胞大多只感受1次同一来源的病毒。BmNPV-rfp、BmN-PV-gfp与AcNPV混合感染Sf21细胞的结果也证明了该推断,并且还显示AcNPV可以协助BmNPV来源的病毒基因在Sf21细胞中表达以及协助病毒增殖或产生杂交病毒,但尚未明确其机制。
王文兵马双双李兵叶思思高静沈卫德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细胞感染
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erpin-6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控功能的蛋白酶超家族。为研究家蚕serpin-6基因(Bmserpin-6)在蚕体内的功能,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mRNA在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Bmserpin-6基因在家蚕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4龄眠期、5龄6d、吐丝48h(化蛹前)和化蛹6d的转录水平较高,在5龄4d、吐丝初期和蛹末期的转录水平较低。Bmserpin-6基因在5龄期家蚕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Bmserpin-6基因mRNA的转录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推测其在家蚕不同的变态发育期执行不同的功能。
俞燕芳查宏贤王彦云卫正国李兵陈玉华许雅香沈卫德
关键词: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录变态发育
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EC3.1.1.7)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斜纹夜蛾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FJ95938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1 191 bp,编码397个氨基酸,包含了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特征位点区域。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氨基酸同源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斜纹夜蛾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棉蚜(Aphis gossypii)的亲缘关系最远。该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有助于对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结构、功能及抗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陈亮李兵浦冠勤
关键词: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反转录PCR
体外培养蓖麻蚕蛹精巢组织细胞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分析
2010年
为开展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宿主互作关系的研究,建立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细胞体外扩增体系,分析其对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差异。采用剪切分离后的蓖麻蚕蛹精巢组织材料,将分散的细胞在TNM-FH培养基中经数月换液培养后,获得了扩增的蓖麻蚕蛹精巢细胞系(BMC1)。BMC1的倍增时间约为65h。病毒的感染性实验表明:BMC1细胞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比较敏感,在感染的细胞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多角体;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可以在BMC1细胞中表达,但难以观察到多角体形成和细胞的病变,提示BMC1可以作为BmNPV的稳定化表达受体;而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crNPV)单独感染BMC1细胞时,无明显病变,只有在与AcNPV混合感染时可观察到PcrNPV多角体形成。BMC1细胞对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具有差异,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性差异的机制有待深入解析。
王文兵倪爱民李兵张月华徐安英沈卫德
关键词:蓖麻蚕细胞系核型多角体病毒
野桑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Bmmpara的克隆与选择性剪接被引量:1
2010年
昆虫的钠离子通道蛋白是许多神经毒性药物的作用靶标。根据家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EU688970)序列设计引物,分段RT-PCR克隆了野桑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Bmmpara(GenBank登录号:EU688972)。序列分析表明,Bmmpara基因的cDNA长5553bp,编码1851个氨基酸,与家蚕基因组序列比对,存在34个外显子,其中第2、22、27外显子存在选择性剪接。根据Bmmpara序列和家蚕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克隆到3段野桑蚕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1632、536和3220bp。进一步将Bmmpara编码氨基酸序列与野桑蚕基因组比对,发现有a(ENDLGRTKKKK)、b(GL-KAALCGRCVSS)、c(SLINFVAALCGAGGIQAFKTMRTLRALRPLRAMSRMQGMRV)3个选择性微外元,可能存在6种选择性剪接,构成野桑蚕钠离子通道蛋白不同亚型。
赵华强宋丽莉李兵沈卫德
关键词:野桑蚕基因克隆选择性剪接
家蚕细胞周期素家族基因的克隆及结构特征与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细胞周期素(cyclin)是推进细胞周期进程最主要的调控因子之一,并与个体发育及肿瘤形成等有关。为研究细胞周期素家族基因在家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家蚕基因组数据库信息设计引物克隆了家蚕细胞周期素家族的5个基因,对基因序列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cyclinA、cyclinB、cyclinB3基因分别有7个外显子,cyclinE基因有8个外显子,cyclinL1基因只有1个外显子;cyclinA及cyclinE基因存在较多的剪切方式,cyclinA主要包含大小为2 141和2 173 bp的2种转录本,其变化在第7外显子,cyclinE则含有1 422、1 290及1 194 bp等大小不同的序列,变化集中于第5~7外显子,而cyclinB、cyclinB3及cyclinL1基因则相对稳定。克隆的家蚕细胞周期素家族基因的组织表达存在差异:cyclinA基因只在精巢中表达,cyclinB3基因只在精巢和卵巢中有明显的表达,cyclinE基因在丝腺、脑、脂肪体、中肠、马氏管、精巢、卵巢及血液8种组织都有表达,cyclinB和cy-clinL1基因在除丝腺或血液外的其他7种组织检测到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细胞周期素在昆虫蜕皮、变态等生理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刘丽华李兵沈卫德
关键词:家蚕细胞周期素基因结构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Ⅷ)被引量:3
2009年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ea)的60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介壳虫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浦冠勤毛建萍薛贵收姜德义王军谭书生
关键词:桑树害虫同翅目蚧总科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gp41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功能鉴定
2010年
为了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 virus,BmNPV)中GP41蛋白的包装功能,从BmNPV基因组中克隆了gp4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gfp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1-gp41-gfp,再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to-Bac)筛选重组杆状病毒,在家蚕BmN细胞系中进行融合表达和定位分析。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重组杆状病毒r-gp41-gfp感染的BmN细胞新增一条大小为65 kD左右的蛋白条带,证明该融合蛋白在BmN细胞中成功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充满于细胞质中,不能形成聚集体。与野生型BmNPV混合感染的实验也表明荧光出现的位置与多角体无关,说明GP41-GFP蛋白不能附着在多角体表面,融合表达可能影响了GP41蛋白与多角体的结合。
朱莎李兵沈卫德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绿色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对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ORF为1 464nt,编码487 aa;同源性分析表明,在DNA水平上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与家蚕CYP305B1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和NCB I中家蚕基因组数据比对和拼接,预测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结构中至少含有6个内含子,且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的连接符合GT-AT法则。
陈玉华卫正国李兵王东赵华强沈卫德
关键词:野桑蚕克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