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989)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惠金李文娟钱龙华毛凤霞何亚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白质
  • 7篇细胞
  • 7篇白质软化
  • 6篇脑白质
  • 6篇脑室
  • 6篇脑室周围
  • 6篇脑室周围白质...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细胞
  • 3篇新生大鼠
  • 3篇未成熟
  • 2篇氧糖剥夺
  • 2篇营养因子
  • 2篇预后
  • 2篇源性
  • 2篇少突胶质细胞
  • 2篇神经细胞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神经再生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陈惠金
  • 10篇李文娟
  • 9篇钱龙华
  • 9篇毛凤霞
  • 1篇周泽汉
  • 1篇陈冠仪
  • 1篇何亚芳

传媒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启动未成熟大鼠脑白质内源性修复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缺血启动未成熟脑白质的内源性修复机制。方法 5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PVL组。分别于建模后7 d及21 d光镜、电镜下评估脑白质病变及髓鞘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脑白质O4+少突胶质细胞(OL)前体,观察SVZ区祖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PVL组在建模后7 d和21 d光镜下脑白质病理均呈轻或重度病变;病理评分均明显增高;髓鞘形成数量明显减少,厚度变薄;免疫组化显示O4+OL前体明显减少。建模48 h后,PVL组SVZ区BrdU、NG2共阳性祖细胞明显增殖并向脑室周围迁移,至7 d达到高峰;从72 h开始,脑室周围出现呈BrdU、O4共阳性OL前体,至21 d,新生OL前体明显多于同时段Sham组。结论缺血可启动新生大鼠脑白质的内源性修复机制,诱导SVZ区胶质源性神经祖细胞激活、增殖、迁移至脑室周围和分化为OL前体。
李文娟陈惠金钱龙华毛凤霞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大鼠
GPR17调控脑白质损伤后内在修复潜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脑白质损伤可导致髓鞘损害和神经纤维不能髓鞘化,是脑瘫、智力和视听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促进神经再生的内在修复潜能正趋向于成为治疗脑白质损伤的重要策略。近来发现一种新的P2Y受体——GPR17可能调控脑白质损伤后的内在修复潜能。文章将就脑白质的解剖特点、少突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GPR17在脑白质损伤后内在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毛凤霞陈惠金
关键词:脑白质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再生
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和美金胺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大鼠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估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GDNF)和美金胺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2只5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VL组、GDNF组以及美金胺(Mem)组。除Sham组外,其他3组均行右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PVL造模)。GDNF组和Mem组分别于造模后即刻注射GDNF 100μg/kg和Mem 20 mg/kg。每天对各组大鼠称重。于26日龄(造模后21 d)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及Rivlin斜板实验,记录水迷宫测试时的逃逸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和游泳距离以及斜板测试时在斜板上至少停留5 s的最大倾斜角度。结果术后PVL组大鼠的平均体重明显低于Sham组和两个用药组(P<0.05);EI值和游泳距离均较Sham组和两个用药组显著延长(P<0.05或<0.01);在斜板上至少停留5 s的最大倾斜角度明显低于Sham组和两个用药组(P<0.05)。两个用药组和Sham组在体重、EI和游泳距离以及斜板的最大倾斜角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NF和Mem均可增强PVL大鼠的空间辨识、学习记忆和运动协调能力,促进体重增长,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李文娟陈惠金钱龙华何亚芳陈冠仪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美金胺新生大鼠
缺血启动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和白质的胶质源性内在修复功能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缺血启动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SVZ)和白质途径对损伤白质的内源性自我修复功能。方法建立5日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VL组和Sham组,光镜和电镜下评估脑白质病理和髓鞘形成,TUNEL法观察脑白质细胞凋亡,5-溴脱氧尿核苷(Brdu)示踪以及免疫荧光共标记技术观察SVZ和白质胶质源性祖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建模后第7和21天,PVL组大鼠脑室周围白质的凋亡细胞数较Sham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组的脑白质均呈现轻度或重度病变;PVL组脑白质内髓鞘形成数目以及髓鞘厚度亦低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VL组在各时段的NG2+祖细胞和BrdU+(源自SVZ)以及GPR17+(源自白质)的O4+少突胶质细胞(OL)前体均较Sham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建模第7天,PVL组的GPR17+不成熟OL和成熟OL均未能检测到,代之为BrdU+不成熟OL和成熟OL;直至建模第21天,PVL组的不成熟OL和成熟OL一直呈低水平状态,低于Sham组(P均<0.05)。结论缺血可诱导PVL大鼠脑SVZ和白质这两条途径的胶质源性祖细胞激活和出现明显增殖,并沿OL系细胞分化和迁移至脑白质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但最终仅有极少量新生细胞能分化为未成熟和成熟OL。推测有限的内源性修复作用可能与不良的脑微环境密切相关。
李文娟毛凤霞陈惠金钱龙华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白质5-溴脱氧尿核苷G-蛋白偶联受体
脑的内在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脑损伤所致的运动、感觉及认知等神经功能受损,是危及患者生命、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严重影响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细胞为不可再生细胞,
李文娟陈惠金
关键词:脑损伤中枢神经细胞神经功能受损生活质量后遗症可再生
神经细胞缺氧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其评价
2012年
目的研制一种性能良好、简便易用的神经细胞缺氧实验装置,以便从细胞水平模拟神经细胞的缺氧缺血过程,探讨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方法设计研制一套细胞缺氧实验装置。应用这套装置,分别建立了缺氧30min、45min、60rain、2h及3h的氧糖剥夺(OGD)神经细胞模型。应用WST-8方法和Hoechst33342/PI荧光双染方法,分别评估不同OGD时间对神经细胞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所研制的细胞缺氧实验装置包括细胞缺氧舱、市售缺氧气源、出气水封瓶以及市售二氧化碳培养箱。其中研制的细胞缺氧舱外形精巧透明,便于携带,开启方便,封闭性能好。对用这套装置所建立的不同OGD时间神经细胞成活情况的评估结果,显示随着OGD时间的延长,凋亡和坏死细胞逐渐增多,细胞成活率由oGD30mm时的85%渐降至oGD3h时的22%,其中OGD45-60min可造成40%-55%的神经细胞死亡。结论所研制的这套细胞缺氧实验装置性能良好、简便易用,缺氧时间精准,可确保OGD神经细胞模型的成功建立。
钱龙华陈惠金周泽汉李文娟毛凤霞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神经细胞氧糖剥夺
白质胶质细胞源性祖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缺血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体外培养脑白质胶质源性神经祖细胞并制备神经祖细胞的缺血模型,以期进一步研究脑白质缺血性损伤时脑白质的再生机制。方法分离3日龄内SD新生大鼠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组织,原代培养脑白质神经祖细胞,每3-4天传代一次,并对神经祖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鉴定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神经球标志物神经胶质抗原2(NG21和诱导分化后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标志物04的表达。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胞缺氧箱,对传至第3-4代的神经祖细胞制备氧糖剥夺缺血性模型。建模后24h应用Hoechst33342/PI双染和CCK-8法分别评估氧糖剥夺30min、45min、60min、2h及3h神经祖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脑白质神经祖细胞具有形成神经球和连续传代的能力,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神经球均显示NG2阳性,并可被诱导分化为04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正常培养的神经祖细胞无凋亡和坏死细胞,随着氧糖剥夺时间的逐步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并出现坏死细胞。不同氧糖剥夺时间组细胞存活率均不同.而且随着氧糖剥夺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培养了脑白质胶质源性神经祖细胞并建立了有效可靠的祖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脑白质缺血性损伤时脑白质的神经再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文娟陈惠金钱龙华毛凤霞
关键词:氧糖剥夺神经再生
单用或联用UDP-糖、GDNF和美金刚对脑白质损伤大鼠长期预后的改善作用
2012年
目的 探讨单用和联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糖)、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DNF)和美金刚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大鼠体格发育、学习记忆和肢体运动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5日龄SD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VL组、UDP-糖组和UDP-糖+GDNF+美金刚组(简称三联药组)。对照组大鼠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接扎和缺氧;PVL组大鼠结扎颈总动脉和缺氧;UDP-糖组大鼠在缺血缺氧后给予腹腔注射UDP-糖;三联药组大鼠在缺血缺氧后给予颅内注射GDNF,同时腹腔注射UDP-糖和美金刚。每组大鼠造模前后称重并记录睁眼日龄,在PVL造模后21d进行水迷宫和斜板测试,记录各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游泳距离及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斜板得分。结果 PVL组在各时段的体质量及睁眼日龄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四象限的平均逃逸潜伏期值和游泳距离数值均显著长于其他3组,在45°和50°斜板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用药组间以及两个用药组分别和对照组间大鼠体质量、睁眼日龄、逃逸潜伏期值、游泳距离以及斜板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SL(P〉0.05)。结论 单用UDP-糖或联用UDP-糖、GDNF和美金刚能明显改善脑白质损伤大鼠的长期预后,三联药组的改善作用略微更明显。
毛凤霞陈惠金钱龙华李文娟
关键词:白质软化神经营养因子美金刚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促进未成熟脑白质内在修复潜能的体内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体内应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糖)对未成熟脑白质内在修复潜能的促进作用。方法 5日龄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和UDP组,Sham组为假手术组,PVL组和UDP组建立PVL模型,UDP组缺氧后即刻经腹腔一次性注射UDP糖2000mg/kg。应用免疫荧光三标技术检测体内新生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脑白质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分别于建模后7 d及21 d进行光、电镜脑白质病理和髓鞘形成情况评估。结果 UDP组白质新生神经元-神经胶质2型抗原(NG2+)阳性祖细胞数、新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标记物(O4+)阳性、少突胶质细胞(OLs)前体、环核苷磷酸二酯酶(CNPase+)阳性、不成熟OL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阳性、成熟OL数均多于同时段P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质凋亡细胞数、光镜下病理改变、白质髓鞘形成个数及髓鞘厚度均优于P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体内应用UDP糖能明显促进白质胶质祖细胞的激活、增殖及进一步分化和成熟,并能明显降低白质新生细胞凋亡率,改善脑白质病变和髓鞘形成。
毛凤霞陈惠金钱龙华李文娟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白质少突胶质细胞
UDP-糖、GDNF和美金胺改善新生大鼠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光电镜病理评估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光镜和电镜下脑病理研究,评估单用或联用UDP-糖、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美金胺对缺血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大鼠脑白质病变的改善效果。方法一侧颈总动脉结扎伴缺氧2 h,建立5日龄新生大鼠PVL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VL组、UDP-糖组(PVL后即刻腹腔注射UDP-糖2000 mg/kg)、GDNF组(PVL后即刻脑内注射GDNF 100μg/kg)、美金胺组(PVL后即刻腹腔注射美金胺20 mg/kg)以及三联药组(PVL后即刻联用UDP-糖、GDNF和美金胺),每组各30只。每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7 d及21 d断头取脑,电镜下观察髓鞘形成情况,计算髓鞘数目及厚度;光镜下对脑白质病变进行病理分级及评分。结果造模后7 d及21 d电镜结果显示,PVL组大鼠罕见髓鞘形成,排列松散,髓鞘壁明显变薄,髓鞘数量及厚度均明显少于Sham组、UDP-糖组、GDNF组、美金胺组及三联药组(P<0.01)。光镜下脑白质病理分级结果显示,PVL组大鼠在造模后7 d和21 d,其脑白质均呈轻度病变(38%~50%)或重度病变(50%~62%)。4个用药组大鼠在造模后7 d和21 d有50%~88%呈正常脑白质,呈重度病变的比例为13%~25%。病理评分显示,PVL组在造模后7 d及21 d的病理评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结论单用或联用UDP-糖、GDNF和美金胺可明显改善PVL大鼠脑白质病变。推测良好的改善作用与这些药物能促进脑内源性的神经再生及改善脑微环境密切相关。
李文娟毛凤霞陈惠金钱龙华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美金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