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2002)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国祥尹家明屈新儒万碧波史瑞君更多>>
相关机构: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教育
  • 1篇订单
  • 1篇新人
  • 1篇人权
  • 1篇人权观
  • 1篇师资
  • 1篇师资素质
  • 1篇双元制
  • 1篇培养创新人才
  • 1篇人本
  • 1篇人本思想
  • 1篇中西
  • 1篇教育理念
  • 1篇工学
  • 1篇工学交替
  • 1篇高等教育
  • 1篇高校
  • 1篇高校人才
  • 1篇高校人才培养
  • 1篇创品牌

机构

  • 4篇镇江高等专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尹家明
  • 2篇杨国祥
  • 1篇屈新儒
  • 1篇史瑞君
  • 1篇万碧波

传媒

  • 3篇镇江高专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西人权观差异的历史文化反思被引量:9
2006年
人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每个国家的人权观都是本国主流文化在人权领域的表现。中国和西方的人权观在诸多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价值定位和选择。中国人权观主张义务本位,西方人权观主张权利本位;中国人权观发生于礼治环境,西方人权观产生于法治环境;中国人权观侧重对超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人权观侧重现实的功用;中国人权观重视群体的权利,而西方人权观重视个体的权利;中国人权观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人权观侧重人际的界分;中国人权观侧重人生价值的完满,而西方人权观侧重人生日用的实现。西方人权观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弥补东方人权观“有神无体”的制度性缺失;而中国人权精神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则可消除西方人权观“有体无神”的工具性僵硬。
屈新儒
关键词:中西人权观
对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探析被引量:21
2004年
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需要有新的理念和模式。新的理念为: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实施产学结合的理念;坚持按服务产业经营学校,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的理念;坚持教学质量第一,以质量求创新、促发展、创特色、创品牌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要效益的理念。其培养模式有:"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制培养模式,校企综合实施"2+1"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美国社区学院"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等。
尹家明杨国祥
关键词:工学交替订单创品牌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原则被引量:2
2004年
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现行高校人才培养评价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把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的基本原则,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史瑞君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高校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创新型实用性人才培养对师资素质的要求被引量:5
2005年
创新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对师资队伍的素质从整体上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良、技术过硬、生产懂行、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勇于创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个体上要求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索者和创新者的能力、较强的实践技术服务能力、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万碧波尹家明
关键词:师资素质
创新人才内涵及培养理念探析被引量:12
2004年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有新的理念,即:在传授知识方面,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理念;在成才目标方面,既要破除因循守旧的人才观,又要确立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新的人才观;在育人观念方面,既要注重共性的培养,又要强化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科建设方面,既要注重本学科的特色,又要树立文、理、工、农、医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理念;在教学观念方面,既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等。
杨国祥尹家明
关键词:人本思想教育理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