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5-4-41)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敏生张军张世红孙芳谷俊涛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天津市林业局河北省林业示范场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刺槐
  • 2篇抗寒
  • 2篇抗寒性
  • 1篇预培养
  • 1篇生理指标
  • 1篇试管苗
  • 1篇试管苗生根
  • 1篇饲用
  • 1篇饲用特性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无性系
  • 1篇居群
  • 1篇抗寒性测定
  • 1篇抗寒性分析
  • 1篇红花刺槐
  • 1篇RE
  • 1篇ISSR
  • 1篇ISSR分析
  • 1篇不同居群

机构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市林业局
  • 1篇河北省林业示...

作者

  • 3篇杨敏生
  • 2篇张世红
  • 2篇张军
  • 1篇杜娟
  • 1篇李伍宝
  • 1篇王进茂
  • 1篇张钢
  • 1篇甄志先
  • 1篇管耀义
  • 1篇袁惠贞
  • 1篇谷俊涛
  • 1篇方志达
  • 1篇孙芳
  • 1篇赵慧娟

传媒

  • 2篇河北林果研究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红花刺槐的饲用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推广和利用饲用红花刺槐,对引种刺槐8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进行了植物学特性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刺槐与其他7个刺槐品种相比,其植物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主要饲料成分中粗纤维含量为12.8%,粗蛋白含量21.08%,粗灰分含量7.75%,其含量均高于大部分无性系。除粗纤维外,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达到或超过优良牧草的标准。红花刺槐的营养元素Cu、Fe、Mn、Zn的总量是773.209 3 mg/kg,为8个无性系中最高,比普通刺槐的总量高348.402 2 mg/kg。但具体到每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各无性系之间互有差异。
宋立功方志达杨敏生李伍宝
关键词:红花刺槐饲用特性
预培养在刺槐试管苗生根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为解决不同品种刺槐工厂化育苗中试管苗生根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培养方式以及激素浓度、不同激素配比对5个刺槐无性系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无性系之间试管苗生根率有显著差异,且与在含有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预培养的天数以及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与浓度有关,其中在培养基1/2MS+IBA 20~35 mg/L上培养4~7 d,然后转入1/2MS培养基培养Rcr、4N、2488各无性系,生根率均达97%以上,移栽成活率大于95%;2428、2466生根率为90%~92%,移栽成活率在85%以上;1/2MS+IAA 2.0 mg/L培养基可直接诱导刺槐无性系Rcr、4N试管苗生根,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90%以上;2428、2466不适合直接诱导生根。
杜娟甄志先王进茂张世红周春娜
关键词:刺槐预培养
引种刺槐无性系抗寒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以3 a生引种刺槐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为材料,测定各无性系在人工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酶活性、MDA含量变化,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项指标测定值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进行定量转换,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对8个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随处理温度降低而逐步升高,SOD和POD酶活性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间在各项指标上均存在差异,且在-10℃^-30℃范围内差异最明显。无性系抗寒性最强的是RCR,而2428的抗寒性最低。
张世红管耀义袁惠贞
关键词:刺槐无性系生理指标抗寒性
电阻抗图谱法在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电阻抗图谱(EIS)法作为测定植物抗寒性的一种方法,在农业、林业和园艺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12个刺槐种质资源4年生试验林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6个参数(τ、ψ、r、r1、re、ri)的数学意义,并与电导率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中,胞外电阻率(re)是最适用的一个参数,能够较好反映出不同种质资源抗寒能力;采用EIS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结果与传统的电导率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张军赵慧娟张钢杨敏生
关键词:抗寒性
刺槐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29
2009年
利用ISSR标记对全国10个刺槐居群子代10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从6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引物进行扩增,共检测到91个位点,多态位点数(AP)为85,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3.41%。刺槐在种级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略高于居群水平,多态位点百分率(P)分别为95.60%、69.01%,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6145、0.373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4337、0.2514。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统计结果,均显示出中国刺槐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32软件对10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可知,10个刺槐群体可分为三大类,亲缘关系和地理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
孙芳杨敏生张军谷俊涛
关键词:刺槐居群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