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6B35901008)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杜世新贾艳丽钟永盛陈斌陈映琼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维甲酸
  • 4篇先天性
  • 3篇胚胎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马蹄足
  • 3篇马蹄足
  • 2篇足畸形
  • 2篇先天性马蹄内...
  • 2篇马蹄内翻足
  • 2篇内翻
  • 2篇内翻足
  • 2篇畸形
  • 2篇分子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胚胎早期
  • 1篇评分系统
  • 1篇全反式

机构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4篇贾艳丽
  • 4篇杜世新
  • 3篇钟永盛
  • 2篇刘钊勇
  • 2篇陈映琼
  • 2篇刘戈飞
  • 2篇陈斌
  • 1篇徐耿填
  • 1篇李学东
  • 1篇罗绍伟
  • 1篇郑创义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类先天性马蹄足动物模型胚胎病理初步研究及病因学意义
2007年
目的分析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最终导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发生的原因。方法77只大白鼠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石蜡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建立CCF动物模型;应用光镜、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胎鼠后肢芽(后肢)、胸腰段脊髓。结果动物模型的CCF发病率为61.8%,距骨发育停滞,距骨、跟骨间重叠不良和跟骨内翻,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均有凋亡现象。结论CCF在胚胎发育期即有畸形,且程度随生长发育而逐步加重,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在胚胎早期即出现凋亡现象。
贾艳丽杜世新刘戈飞
关键词:足畸形先天性维甲酸
经量化后的先天性马蹄足动物模型胚胎早期后肢芽分子病理学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最终导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发生的原因。方法70只大白鼠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石蜡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以建立马蹄足动物模型;应用评分系统将畸形子鼠筛选出来,光镜、电镜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畸形鼠后肢芽(后肢)、软骨及脊髓。结果经评分系统矫正后的动物模型CCF发病率为61.8%。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均有凋亡现象,软骨发育明显延迟于对照组竞高达1.5d,并且这种差异在孕14~17d间表现得非常明显。结论在胚胎早期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凋亡及软骨发育明显延迟与CCF发病相关。
贾艳丽钟永盛陈斌刘钊勇陈映琼杜世新
关键词:足畸形先天性维甲酸脱噬作用
先天性马蹄足后肢芽及脊髓的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病因不清,晚期出现距骨滑车变低平或消失,最终导致患肢残疾。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制作的大鼠CCF动物模型与人类新生儿CCF有较好的一致性,我们从RA投入第2天起对子鼠的后肢芽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观察受RA信号系统调控基因的表达,探讨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最终导致CCF发生的原因。
贾艳丽杜世新刘戈飞罗绍伟钟永盛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先天性马蹄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脊髓全反式维甲酸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胚胎后肢(芽)评分系统的建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一套稳定的评分系统,提供客观的观察指标来确认胚胎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进行序列胚胎研究。方法60只Wistar大白鼠,体重220250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组。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玉米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以建立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分别在受孕第13、14、15、16、17、18天取出胎鼠的后肢芽并经过一系列处理。应用评分系统对胎鼠进行评分。结果经评分系统得出的动物模型CCF发病率为80.9%,经评分系统矫正后的CCF发病率较既往报道高。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软骨分化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评分系统可以有效地筛选出CCF,可以对筛选出的CCF胚胎在关键的研究时间窗口进行系列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CCF研究难以深入的瓶颈问题。
钟永盛贾艳丽陈斌刘钊勇郑创义李学东徐耿填陈映琼杜世新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维甲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