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70029)
- 作品数:4 被引量:97H指数:4
- 相关作者:鲁西奇董勤韩轲轲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散村的形成及其演变——以江汉平原腹地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为中心被引量:15
- 2011年
- 传统时代江汉平原腹地的乡村聚落,主要选择地势稍高的自然墩台、长冈或建造人工墩台,以躲避洪水的侵袭;很多台墩依堤而建或与堤相联,但台墩之间并不相连,从而形成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江汉平原腹地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之形成,有其根深蒂固的地理基础与社会经济根源。环境与资源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乃是散村形成并长期延续下来的根本原因。
- 鲁西奇韩轲轲
- 关键词:乡村聚落江汉平原
- 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被引量:51
- 2010年
- "内地的边缘"是指处于中华帝国疆域内部,但却并未真正纳入王朝国家控制体系或国家控制相对薄弱的区域。在"内地的边缘"区域,国家权力相对缺失,地方社会秩序的建立多有赖于各种地方势力,遂形成政治控制方式的多元化;其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山林、矿产资源丰富,民众生计方式多种多样;人口来源复杂,多为社会体系之外的"边缘人群",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强烈的"边缘性";在文化方面,异端信仰、民间秘密宗教等非正统意识形态有较大影响。"内地的边缘"区域往往是传统中国诸种社会动乱的策源地,也可能孕育某些新生力量和新因素。
- 鲁西奇
- 关键词:多元性
- 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被引量:11
- 2009年
- 泉、阳、李、杨诸氏山南方隅豪族,皆于萧梁中期(515—535)渐次兴起,并在梁魏争夺汉中、东西魏交争及西魏南进梁、益、雍、荆以及西魏北周南下巴峡、荆湘的一系列战事中,不断扩展实力。山南豪酋投附新兴之宇文氏后,所部部曲、乡兵大部分被编入府兵系统,补充了西魏、北周之兵源;宇文氏则藉此将府兵制推行到新占领的山南、剑南地区,并在此一过程中将这些土豪"改造"为朝廷命官,逐步实现了山南地方社会的"国家化"。
- 鲁西奇
- 关键词:地方社会
- 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空间展布被引量:25
- 2010年
- 历史时期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进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1)自原始稻作农业起源,至2世纪末,南方山区的经济形态以采集渔猎为主、原始种植农业为辅;(2)自六朝至北宋末,低山丘陵地区的河谷、山间盆地逐步被开垦成农田,局部地方形成了梯田,建设了中小型农田水利,但刀耕火种性质的烧?仍是南方山区主导性的垦耕方式;(3)自南宋以迄于明清时期,浙闽山地、南岭山地、川东丘陵山地、粤桂山地、秦巴山地渐次得到全面开发,特别是明清时期,各省际交边山区成为主要开发对象,山地利用达到了新的高度。
- 鲁西奇董勤
- 关键词:经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