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D20082504)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杜娟孙丹张驰彭萌卓文静更多>>
相关机构:襄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探针
  • 4篇光谱
  • 3篇蛋白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相互作用
  • 3篇罗丹明
  • 3篇光谱探针
  • 2篇罗丹明B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乙二胺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探针
  • 1篇十二烷
  • 1篇十二烷基苯
  • 1篇十二烷基苯磺...
  • 1篇十二烷基苯磺...
  • 1篇水杨醛
  • 1篇酸性

机构

  • 9篇襄樊学院

作者

  • 9篇杜娟
  • 2篇张驰
  • 2篇刘莲花
  • 1篇刘华俊
  • 1篇范宇
  • 1篇郭洪博
  • 1篇卓文静
  • 1篇彭萌
  • 1篇孙丹

传媒

  • 2篇光谱实验室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化学会2...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光谱法研究 Pb2+、Hg2+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三羟甲基胺基甲烷-HCl(Tris-HCl)缓冲溶液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以酸性铬蓝 K(ACBK)为光谱探针,牛血清白蛋白(BSA)与铅离子、汞离子...
杜娟刘华俊
关键词:光谱法牛血清白蛋白
文献传递
Zn(Ⅱ)-酸性铬蓝K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用吸收光谱法对锌(Ⅱ)-酸性铬蓝K(ACBK)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pH1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存在下,锌(Ⅱ)-酸性铬蓝K(ACBK)光谱探针能与蛋白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导致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5×105L·mol-1·cm-1。由摩尔比法求得该光谱探针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合比n(ACBK)∶n[Zn(Ⅱ)]∶n(BSA)为1∶1∶1,结合常数是1.63×106L·mol-1。不同温度下(298,308K)实验所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9.43kJ/mol,ΔS°=86.90J·mol-1·K-1)表明光谱探针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
杜娟郭洪博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光谱探针
香豆素-3-甲酸乙酯的简便合成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以二乙胺和冰醋酸为催化剂,常规加热方式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较佳实验条件为: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质量比为1.2∶1.0,70℃反应,反应仅需2.5 h,产率55.13%。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产率较高,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反应条件温和,时间短,易分离,且环境友好,为实验室制备香豆素-3-甲酸乙酯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张驰杜娟
关键词:缩合反应催化剂
同步荧光法研究Hg(Ⅱ)-罗丹明B酰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条件下(pH 5.0),用同步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Hg(Ⅱ)-罗丹明B酰肼(RB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BSA的加入可猝灭Hg(Ⅱ)-罗丹明B酰肼(RBH)的荧光。由摩尔比法求得Hg(Ⅱ)-罗丹明B酰肼(RBH)光谱探针与BSA的结合比约为5:1,结合常数K△=1.0×10~6L·mol^(-1)(25℃)。不同温度下(298,308K)实验得到的热力学参数(△H~θ=-29.5kJ·mol^(-1),△S~θ=16.3J·mol^(-1)·K^(-1))表明维持Hg(Ⅱ)-罗丹明B酰肼(RBH)与BSA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通过对Hg(Ⅱ)-罗丹明B酰肼(RBH)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蛋白质的新方法。
杜娟彭萌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探针
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Cu^(2+)的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以罗丹明6G、乙二胺、水杨醛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类衍生物。在pH=6.54条件下,该衍生物的乙醇溶液无荧光及紫外-可见吸收。相比于其它一些常见金属离子,其对Cu(Ⅱ)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加入Cu2+溶液后,溶液迅速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表现出较大的荧光强度和紫外-可见吸收且结合过程为可逆反应。由该衍生物对Cu(Ⅱ)响应的工作曲线得出:Cu(Ⅱ)浓度在0~1.0×10-4mol/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73,检出限为6.328×10-8μg/mL。应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求得该衍生物与Cu(Ⅱ)络合比为1:1,条件稳定常数K=2.561×105(室温)。
刘莲花范宇杜娟
关键词:罗丹明6G乙二胺水杨醛
罗丹明B光谱探针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pH6.84),以罗丹明B为光谱探针,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BPO)的方法。结果表明,室温下,罗丹明B-BPO体系在55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1×104L/mol·cm。BPO含量在0.00~0.80mg/m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56mg/kg,加标回收率为97.5%~101.0%,RSD为1.46%~2.53%。该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基层单位测定面粉中微量BPO。
杜娟孙丹
关键词:罗丹明B过氧化苯甲酰光谱探针面粉
罗丹明B光谱探针测定祛斑霜中微量汞被引量:1
2009年
罗丹明B为光谱探针,研究了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Cl缓冲溶液(pH=6.5)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分光光度法测定祛斑霜中微量汞离子,得出了测定的优化条件。实验表明,室温下罗丹明B-SDBS-Hg2+形成水溶性三元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5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43×105L.mol-1.cm-1。Hg2+质量浓度在0~3.00μg/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21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5%~100.3%,RSD为1.06%~1.11%。
杜娟卓文静
关键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罗丹明B光谱探针祛斑霜
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Cu2+的检测
以罗丹明6G、乙二胺、水杨醛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类衍生物。在pH=6.54条件下,该衍生物的乙醇溶液无荧光及紫外-可见吸收。相比于其它一些常见金属离子,其对Cu(Ⅱ)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加入Cu溶液...
刘莲花杜娟
文献传递
香豆素-3-甲酸乙酯的绿色合成
<正>香豆素类衍生物由于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和光学性质,常用于合成医药中间体,制作光学材料和荧光染料,因而其合成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常见的合成方法有微波辐射、超声辐射、研磨法无溶剂快速合成和水热法等。其中微波辐...
张驰杜娟
关键词:催化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