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星火计划(2001EA670013)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相关作者:赵春刚潘伟志陈军关海红刘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怀头鲇、鲇及其杂交F_1肝、胰脏胚后发育及卵黄吸收方式被引量:10
- 2006年
- 利用形态学和组织连续切片技术,对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鲇(Silurus asotus)及其杂交F1的肝、胰脏胚后发育和卵黄吸收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3种鲇出膜后约2天在心脏后方有一肝细胞团,3天后肝细胞团逐步增大,4天后肝分叶。以后随着各种鲇生长速度不同肝、胰脏发育程度也不同。3种鲇的胰脏均为紧凑型,卵黄囊依照先卵黄球、后脂肪的顺序被吸收,3种鲇只有怀头鲇和杂交F1代卵黄吸收方式相同。出膜后4天,各鲇的卵黄均被全部吸收,腹腔上部大部分空间为肝脏占有,同时腹腔内出现结构简单的胃及肠。研究还发现肝脏的发育与卵黄囊密切有关。
- 关海红潘伟志陈军赵春刚刘伟
- 关键词:怀头鲇胚后发育卵黄
- 杂交鲇及亲本胚后生长及卵黄吸收方式的比较
- 2007年
- 利用形态学和组织连续切片技术,对杂交鲇及亲本怀头鲇和鲇胚后生长及卵黄的吸引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上述鲇鱼生长速度有明显不同,其中,怀头鲇的生长速度较鲇鱼快,而杂交鲇介于二者之间;(2)仔鱼对卵黄的日净消耗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膜后第1天,体长最大增长率出现在出膜后的第2天;(3)仔鱼出膜后第3天,卵黄全部吸引;(4)卵黄囊依照先卵黄球、后脂肪的顺序被吸收,三种鲇鱼卵黄吸收方式有所不同。其中,怀头鲇和杂交鲇卵黄吸收是由内向外,而鲇采用的是由外向内的吸收方式。
- 关海红潘伟志陈军赵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