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042026)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诸叶平李世娟王世耆于向鸿王启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数字化玉米种植系统的适用性验证被引量:1
- 2006年
- 利用河北省连续两年的氮肥试验数据结果和相关资料,对数字化玉米种植系统在玉米主产区河北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尤其是氮肥模块)。结果表明:模型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模拟结果与大田实际符合性比较好,相对误差在5%之内;产量和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较大,但相对误差基本都在10%以内;对每公顷穗数的模拟结果均偏低,相对误差小于5%,穗粒数的模拟值普遍高于实测值,而籽粒重的模拟值则普遍低于实测值,穗粒数和籽粒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超出了10%。模型对作物吸收氮的模拟结果并不理想,而对子粒吸收氮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前者,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该验证结果表明,数字化玉米种植系统对生育期、产量和生物量的预测相对比较理想,而对产量构成和氮素吸收的模拟预测误差较大,因此预测产量构成和氮肥模拟的模块部分参数还需要根据大田试验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
- 李世娟诸叶平王启现
- 基于Agent技术的小麦生长模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7年
- 介绍了Agent技术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利用Agent技术建立小麦模拟模型的方法,并以小麦生长模拟为例,建立了基于Agent技术的小麦生长模拟模型。
- 刘升平诸叶平
- 关键词:AGENT人工智能
- 玉米数字模拟器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以玉米为对象,对作物-环境-技术关系展开了数字化模拟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技术,构建了基于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玉米产量与品质形成模拟器系统;应用组件化程序设计思想,采用标准化接口和模块化封装技术,研究了玉米生长、管理、调控与设计数字化模拟器系统;应用可视化技术实现了玉米动态模拟的可视化输出;从而实现了玉米生产系统预测、管理、调控、设计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 诸叶平李世娟于向鸿
- 关键词:玉米数字化模拟器
- 随机天气模型及其JAVA实现被引量:5
- 2007年
- 应用逐日天气随机模型,设计和开发了基于JAVA的逐日降水、温度和太阳辐射多要素随机模拟器DWSS,论述其功能实现和主要特性,并列举了应用例子.DWSS能够跨平台运行,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远程访问,不仅生成逐日天气随机序列,还向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 诸叶平王世耆
- 关键词:JAVAWEB
- 干湿持续期随机模拟被引量:1
- 2009年
- 该文应用数据建模技术,实现干湿期随机建模。主要包括:利用历史气象资料,从中采集干湿期数据;应用实测数据,创建干湿期经验分布函数;应用Monte Carlo方法和经验分布参数,随机生成干湿期序列,通过和Markov链模型输出的对比分析,讨论生成序列的统计误差,测试结果显示,与两状态Markov链方法相比,所建模型性能更好。
- 王世耆诸叶平李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