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49007)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陆专灵罗廷荣熊毅王雯盘龙波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广西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 本研究从2000年开始从广西各地采集了1563份犬脑、4份发病牛脑、1份发病猪脑和1份猫脑组织,通过对这些动物脑组织的PCR检测,分离出42株狂犬病毒株,并对N基因3′端455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根据核苷酸同源性及...
- 熊毅刘棋盘龙波王雯罗廷荣朱伟韦友传陆专灵郭建刚李华明
- 关键词:狂犬病N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广西流行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的遗传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测定广西流行狂犬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全序列,了解广西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和遗传变异规律,为制定广西狂犬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10月~2007年10月,从广西14个市采集1569份动物脑组织,经RT-PCR检测及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分离狂犬病毒,然后对狂犬病毒G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从广西各地共分离获得26株狂犬病毒野毒株,其中犬23份,牛、猪、猫各1份。狂犬病毒G基因核苷酸全长2067bp,开放阅读框1575bp,编码524个氨基酸。根据G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可将广西流行的狂犬病毒株分成3个群,Ⅰ群15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7.7%~99.9%;Ⅱ群10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8.0%~99.9%;Ⅲ群只有1株。通过氨基酸变异分析,了解了26株野毒株G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突变位点。【结论】广西存在3个群的狂犬病毒野毒株,且以Ⅰ群和Ⅱ群流行为主,3个群的氨基酸变异均呈现明显的特异性。
- 杨健张红普章民李晓宁何晓霞谢琳娟陆专灵韦显凯唐海波罗廷荣
- 关键词:狂犬病毒G基因
- 广西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自2000年起从广西各地采集1563份犬脑、4份发病牛脑、1份发病猪脑和1份猫脑组织。通过对这些动物脑组织进行PCR检测及用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分离出42株狂犬病毒株,并对N基因3’端455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根据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广西狂犬病流行毒株可分成4个群。Ⅰ群有GX01、GX08、GX09、GX014、GX019、GX091、GX123、GX173、GX174、GX195、GX260、GX443、GX452、GXSIO、GX520、GXBS、GXSL、GXGG、GXLA、GXHX、GXGL、GXNniu、GXWXp共23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6%-100%之间;Ⅱ群有Gx074、Gx219、GX304、GX441、GX442、GX496、GX0510、GXBX、GXBM、CXQZ共10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8.5%-100%之间;Ⅲ群只有GXN119;Ⅳ群有G)(506、GXS08、GXS09、GX120、GXB03、GXeat、GX201、GX102共8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1%-99.6%之间。进一步氨基酸变异分析得知,与兽用疫苗株E1LA比较,所有42个毒株的第58位氨基酸由P变为S,Ⅰ、Ⅱ、Ⅲ群的34株共同发生了H26Y、C40S、S61N、V95L、G106D和P135S位点的变异,Ⅰ群发生了T90N和E110D、Ⅱ群发生了T42S的群特异性变异。氨基酸分析结果与核苷酸同源性、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一致。各群毒株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Ⅰ群主要分布在桂东地区,Ⅱ群主要分布在桂西地区。Ⅳ群主要分布在桂南地区。
- 熊毅刘棋盘龙波王雯罗廷荣朱伟韦友传陆专灵郭建刚李华明
- 关键词:狂犬病N基因分子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