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2087)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郭兴家郝爱军张相军张宁朱继芬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阳离子
  • 1篇阳离子交换
  • 1篇阳离子交换树...
  • 1篇药物
  • 1篇树脂分离富集
  • 1篇铜精矿
  • 1篇肿瘤
  • 1篇肿瘤靶向
  • 1篇子药
  • 1篇尾矿
  • 1篇离子
  • 1篇离子交换
  • 1篇离子交换树脂
  • 1篇金精矿
  • 1篇精矿
  • 1篇抗肿瘤
  • 1篇交换树脂
  • 1篇分子
  • 1篇靶向
  • 1篇

机构

  • 2篇辽宁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2篇张相军
  • 2篇郝爱军
  • 2篇郭兴家
  • 1篇王珊
  • 1篇姜玉春
  • 1篇高显会
  • 1篇石雪娇
  • 1篇朱继芬
  • 1篇张宁

传媒

  • 1篇冶金分析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金精矿及尾矿中银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了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富集银的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铜精矿、金精矿及其尾矿中银的方法。实验表明,在pH 2~4的条件下,样品溶液中的银与硫脲络合以[Ag(SCN2H4)3]+形式被树脂吸附后,采用10mL 0.5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可定量洗脱,从而消除了绝大部分共存离子的干扰;树脂柱分离-富集后,硫代米蚩酮光度法测定银的检出限为5.0μg/L。将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测得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或等于14%,加标回收率为96%~102%。
郭兴家姜玉春朱继芬郝爱军高显会石雪娇王珊张相军
关键词:铜精矿金精矿尾矿阳离子交换树脂
EPR作用及其在抗肿瘤大分子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研究表明肿瘤或炎症附近组织的渗透性比正常组织大,大分子物质较易进入并积聚到肿瘤细胞附近,实现肿瘤的被动靶向。这种作用被称为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即EPR效应。EPR效应的发现在药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EPR作用在靶向药物设计和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EPR靶向作用机理,近年来陆续研究和开发了许多高分子药物,其中很多已经上市。本文主要综述了有关EPR效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基于EPR效应的靶向药物设计原理,探讨了EPR效应在抗癌药物靶向传递方面的应用。
郝爱军张宁郭兴家张相军
关键词:大分子药物肿瘤靶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