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B06-01-2)
- 作品数:2 被引量:1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纯洁李文敏刘粤疆艾莉张小琳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的槟榔炒制火候判别及其指标量化研究被引量:52
- 2009年
- 目的:引进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将经验指标数据化,实现槟榔炒制"火候"判别的客观数量化,为研究中药炮制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槟榔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总结炮制经验,建立"火候"判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槟榔炒制火候判断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品:L*(50.07~55.03),a*(4.136~6.906),b*(6.65~8.82) 炒品:L*(43.874~47.998),a*(3.816~6.732),b*(3.786~6.558) 焦品:L*(38.744~40.616),a*(1.11~3.01),b*(-1.434~0.538) 电子鼻采集不同炮制品的气味数据,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AD)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气味存在显著区别,建立了数学判别模型。结论:通过实验证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均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样品,采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判别中药炮制的"火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深入研究中药传统理论提供了参考。
- 黄学思李文敏张小琳贾晶张慧慧吴纯洁
- 关键词:炒制色彩色差计电子鼻火候槟榔
- 基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实现中药性状气味客观化表达的展望被引量:61
- 2009年
- 李文敏吴纯洁艾莉刘粤疆
- 关键词:电子鼻电子舌气味
- 基于色彩色差计的中药加工炮制颜色测量的可行性考察
- 目的:以中医药传统经验为指导,引进色彩色差计,对中药加工炮制颜色测定的可行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山楂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炮制阶段颜色和药材温度的测定,研究颜色测定的可行性,并探讨了颜色和温度的相关性,即"火力"与"火候"的内...
- 张慧慧陈楚明刘粤疆黄学思孙灵根吴纯洁
- 关键词:中药炮制色彩色差计火候山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