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5BA517A01)
-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景波李清河江泽平刘建锋韩向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8种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被引量:28
- 2006年
-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甘蒙柽柳、沙木蓼、霸王、沙冬青、花棒、白刺、梭梭和柠条8种沙生灌木为材料,对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种沙生灌木秋季的气孔导度日变化有明显的峰谷;气孔导度日均值最大的为梭梭(0.71 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0.08 mol.m-2.s-1);(2)8种沙生灌木秋季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变化的因素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时间以柠条最早(11:30),甘蒙柽柳和沙木蓼最晚(15:30);光合速率日均值最大的为沙木蓼(7.99μ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3.40μmol.m-2.s-1);(3)蒸腾速率的日变化除梭梭和柠条呈现单峰曲线外,其余6种灌木呈现出准双峰曲线或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均值最大的为梭梭(4.42 m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0.47mmol.m-2.s-1);气孔运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占据优势;(4)8种沙生灌木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白昼普遍高于早晚,且以柠条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最大(7.18μmol.mmol-1),梭梭最小(1.23μmol.mmol-1);蒸腾速率日均值高的沙生灌木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低,反之亦然。
- 李清河刘建锋张景波江泽平
- 关键词:沙生灌木光合生理特性
- 固沙先锋植物沙米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以石羊河下游荒漠区的古浪明沙咀和民勤西沙窝为研究区,研究了沙米的形态结构特征、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性等,结果表明:沙米植株冠幅大小、第1层侧枝数、根径、根深、根幅和最大根长与株高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株高呈二次曲线关系,达到显著正相关;沙米生物量中地上生物量占到绝大部分,地上部分生物量中以10~20 cm生物总量最大,各层生物量逐渐减少;沙米种子的大小、千粒质量、种子含水率在不同生态区域或不同年份之间差异显著;沙米种子自然萌发率不高,在黑暗条件下,可提高其发芽率。
- 韩向东
- 关键词:先锋植物生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