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30052)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涂长春郭焕成龚文杰吕宗吉余乐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吉林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毒
  • 6篇猪瘟
  • 6篇猪瘟病
  • 6篇猪瘟病毒
  • 6篇瘟病毒
  • 5篇细胞
  • 2篇毒株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体外
  • 2篇脐静脉
  • 2篇脐静脉血
  • 2篇脐静脉血管
  • 2篇脐静脉血管内...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机构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吉林大学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涂长春
  • 3篇龚文杰
  • 3篇郭焕成
  • 2篇李素
  • 2篇张思春
  • 2篇余乐
  • 2篇吕宗吉
  • 2篇谢晓明
  • 1篇任立群
  • 1篇冯烨
  • 1篇刘晓贺
  • 1篇夏乐乐
  • 1篇李江南
  • 1篇韩文瑜
  • 1篇杨凡力
  • 1篇谢金鑫
  • 1篇胡敬东
  • 1篇雷连成
  • 1篇路荣
  • 1篇赵红蕾

传媒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微生物前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猪瘟病毒2.1b基因亚亚型野毒株的体外细胞传代适应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RT-PCR从广东某猪场疑似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病例中检测出CSFV,并对扩增的E2全长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引发该起猪瘟疫情的毒株属于CSFV 2.1b基因亚亚型,命名为GD176。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毒株的复制特点,利用PK-15细胞对GD176进行了体外细胞适应性传代,并对获得的细胞适应毒GD176-F46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GD176通过在PK-15上不断传代,最终获得了高滴度的适应毒株,其滴度从第6代的102.61TCID50/m L提高至第46代的108.06TCID50/m L。病毒生长动力学结果显示,GD176-F46在感染后72 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值(108.17TCID50/m L)。为进一步分析GD176在细胞传代适应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不同代次细胞毒的E2全长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发现:GD176-F0与GD176-F6、F10、F15、F20、F25、F30、F35、F40和F46的E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这表明囊膜蛋白E2在病毒适应PK-15细胞过程中非常稳定。通过比对GD176和其他2.1亚型毒株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不同毒株之间同源性最小的病毒蛋白是NS5A,低于病毒囊膜糖蛋白E2。获得了高度适应PK-15细胞的GD176细胞毒,为进行病毒毒力评价、复制和致病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谢晓明张莉吕宗吉龚文杰郭焕成涂长春王全凯
关键词:猪瘟病毒全基因组
肝癌细胞靶向肽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噬菌体环七肽库筛选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对其亲和力进行生物学鉴定。以HL-7702为消减细胞,HepG2为筛选靶细胞,对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进行4轮全细胞消减筛选,并随机挑取6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以ELISA法鉴定其与HepG2细胞的结合活性,并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并合成多肽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经4轮筛选,噬菌体在靶细胞HepG2上出现明显富集;利用ELISA从随机挑选的60个噬菌体克隆中得到15个与肝癌细胞具有高结合力的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发现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发现1条多肽序列亲和力较高,为提高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奠定基础。
赵红蕾韩文瑜刁昱文冯新韩东朱僧刘晓贺路荣雷连成
关键词:肝癌细胞靶向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和SV40大T抗原永生化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被引量:5
2012年
为建立稳定的猪血管内皮细胞系,用于猪瘟病毒(CSFV)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本研究利用逆转录病毒分别转导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或SV40大T抗原(SV40 LT)基因进入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SUVEC),通过G418或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细胞传代研究和细胞形态学及表型鉴定。分别获得了两种方法建立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系SUVEC-hT和SUVEC-ST。两种细胞系均呈铺路石样单层排列生长,具有高度的增殖活性,在传代70代后不表现任何衰老细胞的特征,并保持接触生长抑制。SUVEC-hT细胞系持续表达hTERT、CD31、CD34和von Willebrand factor,并能摄取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SUVEC-ST细胞系持续表达SV40 LT、CD31和CD34,并能摄取Dil-Ac-LDL。两个细胞系均保持正常的核型并对CSFV敏感。结果表明通过表达外源的hTERT或SV40 LT,SUVEC已被永生化,并且保留了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张思春余乐李素涂长春
关键词:猪血管内皮细胞人端粒酶催化亚基SV40LT永生化
细胞亲环蛋白A对猪瘟病毒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细胞亲环蛋白A(CyPA)在多种病毒感染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实验室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猪瘟病毒(CSFV)感染PK-15后细胞的CyPA明显上调表达。为研究CyPA在CSFV增殖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采用环孢素A(CsA)处理PK-15细胞,特异性地抑制CyPA顺反异构酶活性,观察对CSFV的影响,在CsA处理后24 h、48 h、72 h收集细胞和细胞冻融上清,进行病毒基因组拷贝数和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表明CsA处理能够抑制CSF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同时,采用RNA干扰方法,下调PK-15细胞中CyPA的表达,结果也能够抑制CSFV在细胞中的增殖。本研究结果证明CyPA对CSF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具有调控作用,对进一步阐明CSFV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戴雅娟李江南郭焕成冯烨任立群涂长春
关键词:猪瘟病毒环孢素ARNA干扰
广东省猪瘟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囊膜糖蛋白E2是病毒识别和吸附宿主细胞的重要蛋白,同时也是病毒较不保守的蛋白,其编码基因常用于猪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为了分析我国猪瘟高发地区—广东省CSFV流行毒株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RT-PCR对采集自佛山等广东省11个城市的CSFV流行毒株E2全长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6株CSFV流行毒株有15株为基因2.1亚型,另外1株属于基因1.1亚型。根据核苷酸同源性的大小,这些2.1亚型病毒株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亚型2.1b、2.1c和2.1d。其中2.1c和2.1d亚亚型毒株是首次报道在该地区流行,到目前为止2.1a毒株尚未发现在广东省流行。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基因2.1亚型的4个亚亚型具有群特异性的氨基酸替换,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2.1亚型的分型结果。综上所述,基于E2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广东省CSFV流行毒株具有遗传多样性,同时发现有新的2.1c和2.1d亚亚型毒株的流行,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广东省猪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彭志成龚文杰吕宗吉胡敬东郭焕成涂长春
关键词:猪瘟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微囊泡与病毒感染被引量:1
2014年
微囊泡(microvesicle)是细胞释放到胞外的膜性囊泡,其能将所含的蛋白质、脂类和核酸分子转运给其他细胞,从而介导细胞间通讯。作为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病毒能利用微囊泡的生物合成和扩散途径进行病毒粒子的组装、出芽和传递,同时将病毒蛋白或基因组包装入微囊泡中。这些病毒修饰的囊泡能介导病毒在机体内的感染和扩散,或导致免疫细胞损伤以及耐受抗体的中和,从而逃避宿主免疫应答,引起持续性感染。重要的是,微囊泡介导的病毒感染打破了对病毒在体内扩散和感染时必须有病毒粒子存在的传统认知。对微囊泡与病毒感染进行综述,以促进对微囊泡介导病毒感染和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了解。
龚文杰谢晓明涂长春
关键词:病毒感染免疫逃逸
Shotgun质谱筛选与猪瘟病毒囊膜蛋白E^rns相互作用的候选宿主蛋白
2013年
猪瘟病毒(CSFV)Erns蛋白是瘟病毒属成员特有的囊膜糖蛋白,在病毒吸附和侵入靶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Erns特异性抗体对CSFV石门强毒株感染的PK-15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对获得的蛋白复合物进行Shotgun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病毒感染细胞样品中含有199种差异蛋白,其中可能包含与Erns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同时,实验还对Co-IP蛋白样品进行SDS-PAGE,切取差异条带进行质谱分析以进一步验证Shotgun技术的蛋白筛选结果。通过Co-IP和Shotgun质谱分析,本研究筛选出一些可能在CSFV生命周期中与Erns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SFV在宿主细胞中的感染和复制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尹凝蒋大良龚文杰郭焕成谢金鑫夏乐乐余兴龙涂长春
关键词:猪瘟病毒蛋白质相互作用SHOTGUN
猪瘟病毒E2蛋白BC抗原域的酿酒酵母表面展示被引量:1
2017年
为构建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B、C抗原域(E2BC)酿酒酵母表面展示体系,以pVEXE2为模板,用PCR克隆了E2BC基因,并插入酵母展示表达载体p1v5AG的BamH I和EcoRI位点,构建重组酵母展示表达载体,用LiAC方法转化酿酒酵母细胞W303,构建重组酵母菌。重组菌经培养后,对酵母菌细胞进行针对His标签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is-E2BC融合表达蛋白。结果显示,重组酵母菌表面有绿色荧光,表明E2BC蛋白成功表达于酵母表面,为开发酵母载体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刘小凤汪倩罗明阳孙金福
关键词:酵母表面展示猪瘟病毒口服疫苗
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并且能获得大量猪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采集新生健康长白猪脐带,取其脐静脉血管,灌注0.1%的Ⅰ型胶原酶,于37℃水浴消化10 min后收集内皮细胞,培养于含2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中,长满单层后用胰酶消化传代培养。并对培养的细胞形态学、相关抗原和其他特征以及对病毒的易感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可获得大量内皮细胞,细胞培养后的形态学观察显示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呈典型的铺路石状排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细胞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均呈阳性,内皮细胞比率可高达100%。传3代后的生长曲线显示细胞传代后延迟期小于1 d,对数生长期约3 d,第5 d进入平台期,第7 d开始脱落死亡。病毒感染试验表明所获得的内皮细胞对猪瘟病毒高度易感,病毒生长与常用的PK-15没有区别。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简便有效,为大量制备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余乐张思春李素杨凡力涂长春
关键词:猪瘟病毒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