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PA115040)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汤富华易斌华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惠州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语感
  • 4篇翻译
  • 3篇英语
  • 3篇诗歌翻译
  • 2篇诗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写作
  • 1篇养成
  • 1篇译诗
  • 1篇英语写作
  • 1篇英语语感
  • 1篇英语自主
  • 1篇英语自主学习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本能
  • 1篇遮蔽
  • 1篇诗人
  • 1篇诗学批评
  • 1篇外语
  • 1篇文化

机构

  • 4篇武汉纺织大学
  • 3篇惠州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篇汤富华
  • 3篇易斌
  • 1篇华敏

传媒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国翻译
  • 1篇惠州学院学报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移情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9
2014年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移情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备受关注。由于交际双方语言、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不同,常常因为移情缺位或移情过度而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鉴于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为发挥文化移情的正能量,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语感体验,激发文化移情意识;超越本土文化羁绊,自觉进行文化移情认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偏见,提升文化移情能力;加强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移情障碍。
易斌
关键词:文化移情跨文化交际多元文化文化认知
从语感机制谈外语的自主学习——以大学英语写作为例
2016年
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写作一直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至今都没有一部清晰的指导纲要。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手段都比较模糊。教师究竟在教翻译还是在教写作技能?本文认为国内教师大部分不具备母语语感,英语的使用凭借的是后天习得的二语语感。而写作牵涉灵感,语感等因素,仅凭一点二语语感是不可能独立写作的,这时只能是用母语语感构思,将之译为目标语。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的二语学习环境中不能改变的现象。那么写作教学的本质就应该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母语尽量模仿英语母语者的写作构思方式,然后正确地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英语。抓住了实质,大学英语写作的本质面貌就清晰显现。
华敏汤富华
关键词:语感写作翻译
惠州学院英语语感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2011年
自1999年至今,惠州学院外语系在语感研究领域始终坚持从"一个中心"到"八个概念"的特色理念,不断地推进关于英语语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具体说来就是语感教学与训练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区分二个层次,经历三个阶段,注重四个前提,训练五个(100)小时,沿着六个路径,采用七个方法,落实八个概念。
易斌
关键词:英语语感
翻译的遮蔽:谈先锋诗人张枣的诗学“面具”被引量:3
2016年
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某种工具或文学体裁上。无视译者的关键因素,翻译作品的意义则大打折扣。译者作为接受者与改写者通过翻译将抒写技巧熟稔于心,变成杂合的书写者。接着华丽转身成为前卫的文学人。"翻译创造诗人"不是唯一的借口,翻译是一种维度,是新生意义的集大成者。翻译遮蔽了改写,也催生了更为伟大的诗性的发生,张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鲁迅的追随者,张枣立意借助翻译的力量给并不丰富的汉语世界引进新的语感,通过对元诗的追求,寻找语言的美意,达到改造母语的目的。
汤富华
关键词:诗歌翻译
翻译的诗学批评被引量:3
2013年
自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问世以来,中西文艺界乃至思想界对于诗学的探索绵恒久远。然而诗学的现代趣旨不是看诗歌如何表现美,更是看诗歌语言何以成为美。雅克布逊以降的形式主义诗学继承发展了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遗产,区分了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还原了语言诗学功能,指出使得日常语言成为诗的是语言的陌生化表达方式,在很多场合下恰好是翻译实现了这一目标。翻译诗学同样关注语言的美学问题,形式主义诗学则为其重要理论来源。
汤富华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诗学诗学批评
论语言本能与二语习得中的自主意识——兼谈语感的养成
2016年
二语习得的核心问题是语感。语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语言能力的深层结构。在自然环境中母语的语能获得近乎于本能,在具体的语言学习中二语习得理论很难让二语学习者快捷地获得语感能力。语感的获得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将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进一步予以区分,对母语语感的本能养成及二语语感知识类型学成进行语言学解读,可以探寻二语习得中自主学习与语感养成的行之有效的习得路径。
汤富华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言本能
语感的向度——以“五四”诗歌翻译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语感范畴在人文学科领域鲜有理论介入,但现有的探讨还停留于感觉层面,大多是一种心理的表述。事实上语感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本能感觉(intuition),还有人们对语言的知识体系构建(sense)。语感的更高层次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美的一种感觉(feel),即诗感。诗感是跨语言的,诗歌翻译就给出许多的印证。"五四"译诗催生了中国新诗,从而导致文学的整体革命,其效度与译者的双语语感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语感的翻译向度与诗学向度分别做出阐述并详述了语感养成的内部机制。
汤富华
CALL环境下的EQ教育: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2014年
相对于IQ来说,EQ对人的发展与成功更为关键。CALL环境为现代英语学习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CALL环境下的EQ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自信心和创造力。有鉴于此,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CALL环境下加强EQ教育有必要坚持生态外语教学观,营造有利于英语自主学习的情感氛围;落实建构主义学习观,激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构建多元化评价观,增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打破传统的师生观,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创新思维。
易斌
关键词:CALLEQ英语自主学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