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721)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4
相关作者:柳欣欣陈平石磊王昊赵伟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手术
  • 3篇神经内分泌
  • 3篇外科
  • 3篇内分泌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分泌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肠道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化
  • 2篇神经内分泌癌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微创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间质瘤

机构

  • 8篇扬州大学
  • 5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柳欣欣
  • 5篇陈平
  • 4篇王昊
  • 4篇石磊
  • 3篇赵伟
  • 2篇周宇
  • 1篇李湘鸣
  • 1篇王光尧
  • 1篇蒋健
  • 1篇宋树祥
  • 1篇陈娣
  • 1篇朱海杭
  • 1篇陈浮
  • 1篇王磊
  • 1篇梁栋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stic融合蛋白促进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1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真核膜蛋白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质粒。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Fat-1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Fat-1和插入膜蛋白表达分子伴侣Mistic基因的pET32a-Mistic-Fat-1;将两种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株BL21(DE3),IPTG诱导表达Fat-1蛋白和M110-Fat-1蛋白,通过十二烷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灰度分析其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一步鉴定蛋白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pET32a-Fat-1和pET32a-Mistic-Fat-1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1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没有明显诱导表达,而M110-Fat-1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占全细胞蛋白总量的15%。结论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1基因与Mistic基因融合表达,实现了在原核宿主中高效表达真核膜整合蛋白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1。
赵艳柳欣欣王大新李湘鸣陈平王昊
关键词:膜蛋白
超细内镜联合腹腔镜在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超细内镜联合腹腔镜在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收治的11例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先通过超细内镜引导下置入肠道支架,解除梗阻,再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一期吻合术。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结肠支架,病变部位包括结肠脾区1例、降结肠2例、乙降结肠交界4例、乙状结肠2例、直乙状结肠交界2例。9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后接受了根治性手术,2例因肝转移实施姑息性手术。术后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术前肠道支架减压联合腹腔镜一期吻合手术是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石磊陈平朱海杭赵伟陈浮陈娣柳欣欣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肠道支架超细内镜腹腔镜
手术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Meta分析
2014年
目的 通过对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随机研究,按照Cochrane推荐的文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共有10组研究中心的1 567例患者的数据纳入进行Meta分析.结果 单纯手术切除治疗与药物(奥曲肽)治疗、全身放化疗、经动脉治疗、射频消融术等非手术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相比较,3年生存率(OR:0.07,95%CI:0.02,0.22;Pheterogeneity=0.93,P<0.00001)及5年生存率(OR:0.19,95% CI:0.15,0.24;Pheterogeneity=0.1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的3、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安全有效且较其他非手术治疗在生存期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周宇宋树祥陈平石磊王昊柳欣欣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肿瘤转移外科手术META分析
红细胞ω-3指数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红细胞ω-3指数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较新的判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客观指标。它是指红细胞膜上两种主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红细胞总脂肪酸的百分比。以下对红细胞ω-3指数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临床应用、检测优势和检测方法等作一综述。
赵艳柳欣欣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塞来昔布和5-FU联用对人胃癌细胞增殖、VEGF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的体外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对VEGF和Survivin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BGC-823细胞,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在不同浓度下,不同时间对于BGC-823增殖的影响,并计算IC50值;PCR法检测塞来昔布联用5-FU对BGC-823细胞VEGF和Survivin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相同干预浓度塞来昔布抑制BGC-823增殖,其24h,48h,72h的IC50分别为:(255.36±21.1)umo L/L、(149.12±2.29)umo L/L、(89.95±1.61)umo L/L。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塞来昔布、5-FU均可抑制VEGF和Survivin m RNA的表达,且联合应用效果最强。结论塞来昔布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其于5-FU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Survivin的表达,从而对胃癌细胞起到协同抑制增殖的作用。
宋树祥陈平柳欣欣赵艳
关键词:胃癌细胞塞来昔布5-FU增殖VEGF
微创及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在结直肠手术中使用腹腔镜和手术机器人操作,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方案处理,观察分析临床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6月在笔者单位就诊的1139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及肿瘤的位置,选择进行左半结肠、右半结肠、乙状结肠与直肠手术,手术分为开腹、腹腔镜及机器人系统辅助进行。常规开腹手术组414例,腹腔镜手术组260例,机器人手术组465例,围手术期均采用ERAS方案,回顾分析各组围手术期肠道通气、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各组间年龄、BMI、术前ASA分级及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术后胃肠通气时间(2.86±0.84)d,术后住院天数为(6.98±4.39)d,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1%(92/1139),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AS在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是安全、经济、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包括机器人手术在内的微创手术在结直肠手术中进一步应用,可能带来更有益的短期临床结局。微创手术本身所带来的应激降低作用效果并不明显,ERAS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优化才是降低围手术期应激的主要环节,外科理念比手术技术更重要。
柳欣欣刘江江志伟肖克帅李玉萍王刚潘华锋
关键词: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机器人手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的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蛋白表达的特点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8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1R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无复发生存率的关系。结果GIST组中IGF1R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4%、48%和18%,对照组中IGF1R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0%、20%和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30.663,P〈0.001)。本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93%,1年、3年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76%和60%。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P=0.017)、肿瘤大小(P=0.022)、核分裂象计数(P〈0.001)、肿瘤黏膜浸润(P=0.003)、周围组织浸润(P=0.030)、肿瘤破裂(P=0.013)、NIH风险分级(P〈0.001)及IGF1R蛋白高表达(P=0.022)均与GIST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有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09)和核分裂象计数(P=0.015)是影响GIST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GF1R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与GIST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计数是原发性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石磊王昊赵伟周宇柳欣欣梁栋陈平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预后
小肠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小肠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起源于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低分化高度恶性肿瘤,弥漫性表达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一般性标志物。该病表现为类癌综合征,但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困难。2012年6月18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1例因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导致胶囊滞留引起肠梗阻的患者。患者经手术治疗解除肠梗阻症状,术中发现远端小肠恶性病变,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回肠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伴转移。
王昊陈平赵伟石磊柳欣欣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小肠肿瘤
扬州地区体检人群血脂与尿酸异常率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研究扬州地区18岁以上体检人群血脂与尿酸的异常率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检查的28 202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酸的水平。分析各项指标异常率及与其年龄、性别的关系,分析尿酸和血脂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受检人群中,TG、TC、LDL-C、HDL-C异常率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1.5%、32.1%、18.4%、15.9%、17.3%,男性高于女性(P<0.05)。血脂异常率5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而增长,>50~70岁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最高,70岁之后逐渐下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升高逐渐升高。高尿酸血症组的血脂异常率较正常尿酸组高(P<0.01)。结论扬州地区18岁以上体检人群血脂、尿酸异常率较高,且与年龄、性别存在显著关系;尿酸升高与血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血脂、尿酸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定期体检对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赵艳周林柳欣欣
关键词: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体检人群
胃间质瘤腹腔镜、内镜与双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内镜与双镜联合手术切除胃问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IST)的临床疗效,为胃间质瘤的微创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胃间质瘤患者90例,其中24例独立行腹腔镜下切除(腹腔镜组),34例独立行内镜下切除(内镜组),32例行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切除(双镜联合组),分析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的情况和预后。结果与腹腔镜组和双镜联合组比较,内镜组手术耗时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但肿瘤直径明显较其他两组缩小(均P〈0.05),三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三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10-41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胃间质瘤复发和转移,亦无因胃问质瘤而死亡的病例。结论对于直径〈3cm的胃间质瘤,独立内镜下胃间质瘤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直径3—5cm的胃间质瘤,双镜联合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近,但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周宇宋树祥陈平石磊王昊柳欣欣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胃镜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