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01-01B)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6H指数:10
- 相关作者:朱波韩广轩王跃思江长胜高美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高寒草地CH_4释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7
- 2005年
- 20 0 3年 6月 30日~ 9月 4日 ,利用密闭箱 气相色谱法 ,对发育于不同水分状况下的灌丛草甸(GC)、矮嵩草草甸 (AC)、藏嵩草草甸 (ZC)和季节性湿地 (SD)的CH4释放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 ,季节性湿地处于淹水状态 ,其它三种土壤平均水分含量分别为 39 6 %(GC)、38 4%(AC)、6 5 9%(ZC) ,而CH4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 - 0 0 31± 0 0 30 (GC)、- 0 0 2 6± 0 0 1 8(AC)、1 1 0 3±0 2 4 0 (ZC)和 6 92 2± 4 5 98mg·m-2 ·h-1 (SD) ,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 ,高寒草地土壤CH4释放由吸收转为排放 ,表现出与土壤湿度很好的一致性。矮嵩草草甸不同处理CH4吸收强度AC
- 胡启武吴琴李东曹广民
- 关键词:CH4土壤水分含量高寒草甸
- 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 森林土壤呼吸是森林土壤碳流通的一个重要过程,由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组成。温度和温度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目前,测定森林土壤呼吸的方法很多,各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由于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不一致,数据的可比性较差,导致大...
- 王小国朱波
- 关键词:森林土壤呼吸影响因素碳循环
- 文献传递
- 川中丘陵区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_2、N_2O和CH_4排放特征被引量:36
- 2005年
-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川中丘陵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旱地小麦CO2 、N2 O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中 ,常规、无氮、空白、裸地等实验处理的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具有显著差异。CO2 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 ,CO2 日最高排放值在每日 1 3:0 0~ 1 5 :0 0时出现 ,最低排放值出现在凌晨 3:0 0~6 :0 0 ,且作物的不同生长季CO2 排放通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小麦生长季中 ,N2 O通量排放呈递增趋势 ,N2 O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旱地小麦CH4通量排放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排放无规律。
- 张中杰朱波江长胜韩广轩高美荣
-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旱地温室气体小麦
- 冬水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研究被引量:48
- 2005年
- 冬水田生态系统在西南地区大面积存在,长期淹水,其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对中国温室效应有重要贡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地区冬水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获得冬水田休闲期CH4、CO2、N2O的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5.37mg·m-·2h-1、81.88mg·m-·2h-1、0.01μg·m-·2h-1。同时研究发现,冬水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土壤温度和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3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研究还表明,改冬水田为水旱轮作可减少甲烷排放。
- 马秀梅朱波杜泽林郑循华
- 关键词:冬水田休闲期排放通量
- 北京大气CO_2浓度日变化、季变化及长期趋势被引量:31
- 2002年
- 1993~1995年北京大气CO_2浓度上升较快,年平均增长率为3.7%,1995年平均浓度达到最高,为(409.7±25.9)μmol·mol-1,随后缓慢下降.强度基本稳定的CO2源与迅速增大的CO_2汇的共同作用导致北京1995~2000年大气CO_2浓度逐渐降低.CO_2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出现峰值,平均浓度为(426.8±20.6)μmol·mol-1;夏季出现谷值,平均浓度为(369.1±6.9)μmol·mol-1.CO_2浓度季变化主要受物候季节变化控制.北京大气CO_2浓度日变化强烈,峰值一般出现在夜间,谷值出现在白天,平均日较差>34.7μmol·mol-1.年际季变化分析发现冬季和秋季大气CO2浓度变化基本控制着大气CO_2年际变化趋势,夏季浓度年际季变化对大气CO_2变化总趋势影响不大.
- 王跃思王长科刘广仁黄耀郭雪清
- 关键词:CO2浓度日变化大气监测年际变化
- 紫色土两种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的土壤呼吸
- 利用DC-6400法对两种耕作方式下的冬小麦进行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研究发现:两种方式耕作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且与地下0~10 cm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得出稻麦轮作、旱地冬小麦的Q10分别为:3.42...
- 马秀梅朱波
- 关键词:影响因素土壤呼吸速率冬小麦
- 文献传递
- 稻油轮作稻田甲烷排放及其总量估算
-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稻油轮作稻田进行水稻全生长季CH4排放观测。结果表明:稻田CH4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呈“前低后高”的变化趋势,稻田CH4排放峰出现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测定期内稻田CH4平均排放通量为6....
- 韩广轩朱波
- 关键词:CH4排放稻田
- 文献传递
- 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生态系统呼吸观测中的比较被引量:42
- 2008年
- 基于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箱式法)的碳通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在评价禹城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生态系统和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保证涡度相关法和箱式法观测数据质量的条件下,两种方法实时观测的夜间通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0.95~0.98;箱式法白天的观测结果与涡度相关法估算的白天生态系统呼吸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前者普遍大于后者;两种方法测定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但二者的季节变化趋势较一致.在整个观测期内,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观测箱内外平均温差为1.8℃,涡度相关法较箱式法测定的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偏低30.3%;高寒矮嵩草草甸观测箱内外平均温差为1.9℃,涡度相关法较箱式法测定的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偏低31.4%.两种方法对生态系统生长季呼吸日平均值测定结果的偏差高于非生长季.
- 郑泽梅于贵瑞孙晓敏曹广民王跃思杜明远李俊李英年
- 关键词:涡度相关生态系统呼吸
- 川中丘陵区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8
- 2005年
-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冬水田和水旱轮作稻田进行全生长季CH4排放观测。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稻田和冬水田CH4排放的季节变化峰值都出现在水稻生长中期,且都有1个典型的排放峰。分析讨论了温度、水稻生物量、耕作制度以及水稻栽培方式等因素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发现川中丘陵水稻生长季节5cm深处地温与稻田CH4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植株生长对CH4排放有重要作用;水旱轮作稻田CH4排放通量比冬水田低54.1%~65.1%;冬水田水稻采用强化栽培方式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减少CH4排放。
- 韩广轩朱波江长胜高美荣张中杰马秀梅
- 关键词:CH4稻田影响因素川中丘陵区
-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土壤植物总硫及水中硫酸盐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0
- 2003年
- 以三江平原的3种主要沼泽类型——小叶樟沼泽、乌拉苔草沼泽、毛果苔草沼泽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和植物中的总硫质量分数及水中硫酸盐质量分数进行分析。3种沼泽土壤总硫质量分数的顺序为小叶樟沼泽(622.4 mg/kg)<乌拉苔草沼泽(820.5 mg/kg)<毛果苔草沼泽(1022.4 mg/kg);植物总硫质量分数的顺序为小叶樟(1638.5 mg/kg)<乌拉苔草(1796.9 mg/kg)<毛果苔草(1892.8 mg/kg);水中硫酸盐的质量分数为小叶樟沼泽(1.69 mg/kg)<乌拉苔草沼泽(1.81 mg/kg)<毛果苔草沼泽(2.00 mg/kg)。并探讨了典型湿地生态系统中硫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
- 郝庆菊王起超王跃思
-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壤总硫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