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220)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丽平商可心刘民星黄金虎孙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猪链球菌
  • 5篇链球菌
  • 4篇耐药
  • 2篇突变
  • 2篇外排泵
  • 2篇多重耐药
  • 1篇蛋白
  • 1篇电泳
  • 1篇抑制剂
  • 1篇元件
  • 1篇原噬菌体
  • 1篇粘菌素
  • 1篇制剂
  • 1篇噬菌体
  • 1篇糖蛋白
  • 1篇猪肝脏
  • 1篇猪链球菌2型
  • 1篇主动外排
  • 1篇主动外排泵
  • 1篇转录

机构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王丽平
  • 3篇黄金虎
  • 2篇商可心
  • 1篇刘民星
  • 1篇姚杰
  • 1篇胡弘历
  • 1篇张雨菡
  • 1篇陆承平
  • 1篇邹曜宇
  • 1篇戴小华
  • 1篇董玲玲
  • 1篇黄珊
  • 1篇郭荔
  • 1篇孙勇
  • 1篇葛琳
  • 1篇何方

传媒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糖蛋白在健康猪肝脏、肾脏和肠组织中的分布及其mRNA相对转录水平被引量:3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P-糖蛋白(P-gp)在健康仔猪肝脏、肾脏和肠组织中的分布及mRNA相对转录水平的差异。选用5头60日龄健康三元杂交仔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猪肠道、肝脏和肾脏中的P-gp定位;gapdh为看家基因,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在健康猪仔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肝脏和肾脏中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P-gp在肝脏主要分布于肝细胞间的胆小管膜;在肾脏主要分布于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细胞膜上;在小肠主要位于肠绒毛上皮细胞顶端及小肠腺腔面上皮细胞顶端;在大肠中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顶端和大肠腺上皮细胞顶端。mdr1在检测组织中均有转录,其转录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回肠、结肠、肝脏、空肠、十二指肠、直肠、盲肠和肾脏。其中回肠转录量最高,且与十二指肠、直肠相比差异显著(P=0.017、P=0.014),与盲肠和肾脏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5、P=0.001);mdr1在空肠、结肠和肝脏中的相对转录量与肾脏相比差异显著(P=0.046、P=0.018、P=0.030)。结果提示P-gp在健康仔猪肝脏、肾脏和小肠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可能对一些口服药物的体内过程产生影响,因此猪临床用药时应充分考虑P-gp介导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对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董玲玲郭荔戴小华孙勇王丽平
关键词:P-GPRT-PCR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防耐药变异浓度测定及一步耐药突变株的筛选被引量:3
2011年
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CLSI规定的标准方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4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对临床分离的32株氟喹诺酮敏感的猪链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变异浓度(MPC),比较二者的关系;分别与利血平和氰氯苯腙(CCCP)联合用药,检测了各抗菌药突变选择窗(MSW)内富集的一步耐药突变株是否存在主动外排泵机制;采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在不同药物突变选择窗内筛选出的猪链球菌一步耐药突变株的DNA回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和氨基酸序列变化,探明猪链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不同氟喹诺酮药物在抑制猪链球菌时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4种药的MIC90值从小到大依次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MPC90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选择指数(MPC/MIC)除了环丙沙星为16外,其余药物均为2;只在环丙沙星的耐药突变窗内筛选到了耐药株,但其DNA回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QRDR)没有碱基或氨基酸的突变;与利血平联合用药时检测到了外排机制。结论:环丙沙星在治疗猪链球菌感染时很容易筛选出一步耐药突变株,从而导致猪链球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耐药机制可能是由主动外排泵介导产生。
张雨菡王丽平陆承平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猪链球菌MPC耐药突变株主动外排泵
比较基因组学鉴定猪链球菌新型多重耐药基因嵌合元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猪链球菌的基本遗传特征,鉴定介导多重耐药猪链球菌的可转移遗传元件,为研究其水平转移规律和进化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其基因组成,鉴定...
黄金虎梁园王丽平
关键词: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比较基因组学ICES原噬菌体
文献传递
PmrA/PmrB介导大肠杆菌对多粘菌素E的耐药机制
【目的】已报道PmrA/PmrB二元调控系统在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于此认识,本试验拟探讨PmrA/PmrB二元调控系统介导大肠杆菌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和...
葛琳何方王丽平
关键词:多粘菌素E大肠杆菌突变
文献传递
猪链球菌2型多重耐药菌株的人工诱导
2011年
采用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8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敏感性检测,从中选择3株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的菌株,采用体外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分别诱导成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按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CLSI)推荐的方法测定了红霉素和环丙沙星对同一亲本的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测定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存在的情况下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的MIC变化情况。微量稀释法测定的MIC结果显示:在所选的6种抗生素中,氟苯尼考和氨苄西林对临床分离的38株猪链球菌的作用最好,抑菌率都为100%,红霉素及环丙沙星有一定作用,耐药率分别达39.5%(15/38)和28.9%(11/38),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四环素的抑菌效果最差,耐药率达100%。浓度递增法成功诱导了猪链球菌2型菌株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其MIC值分别由0.001 8 mg/L上升至128 mg/L。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存在的情况下,抗菌药物对部分猪链球菌2型菌株的MIC值下降。结果提示:逐步增加药物浓度可以诱导猪链球菌2型菌株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而且猪链球菌2型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有关。
胡弘历姚杰顾昊旻黄珊邹曜宇王丽平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微量稀释法外排泵抑制剂
46株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FGE分型被引量:17
2013年
参照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了46株猪链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株和敏感株的遗传差异性。试验结果显示:46株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头孢喹肟、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43.48%、34.78%、26.09%、23.91%、15.22%和2.17%,所有猪链球菌对氟苯尼考表现为敏感或中介。46株猪链球菌中有34.78%(16/46)的菌株携带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均表现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其中12株携带ermB基因,菌株为MLSB耐药表型,是大环内酯类耐药的主要方式;4株携带mefA基因,菌株为M型耐药表型。PFGE指纹图谱显示16株ermB或mefA耐药株的图谱不一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结果提示猪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在猪链球菌中广泛存在,其中以ermB介导的核糖体23S rRNA甲基化占主导地位,其次是mefA介导的药物外排系统。这些耐药菌株分属不同的克隆株,推测耐药基因ermB可能通过移动基因元件的水平转移而广泛传播。
黄金虎刘民星商可心王丽平
关键词:猪链球菌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
大环内酯类耐药对猪链球菌的适应性代价研究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耐药对猪链球菌的适应性代价。(方法)本试验挑选4株不同来源的大环内酯类敏感猪链球菌作为研究对象,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及泰乐菌素分别对受试敏感菌株进行体外诱导耐药;然后对获得的高水平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和...
商可心黄金虎王丽平
关键词:猪链球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